青岛市人大代表、专家云连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关键词受热议

2020-05-16 20:30 半岛网阅读 (191582)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徐杰 李晓哲 娄花

  16日中午,在听完孟凡利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回到代表驻地顾不上吃午饭,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铁流就通过视频连线,走进半岛客户端《云端看两会》直播间,与来自青岛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教授毛振鹏一起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乡村振兴、海洋文化、养老服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6.5%、青少年心理健康……代表与专家就一个个民生关注的关键词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和建议。

市人大代表铁流(右)和专家代表毛振鹏(中)做客《云端看两会》(视频连线截图)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在连线《云端看两会》直播间期间,市人大代表、省作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铁流首先谈起了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他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接地气、有温度、实事求是,同时也非常鼓舞人心,“今年在疫情防控期间,青岛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共克时艰,仍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非常鼓舞人心。尽管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大家的热情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铁流说,他比较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海洋文化和养老服务这些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乡村振兴的篇幅较长,这是以往少见的情况,说明了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重视。”如何才能振兴乡村,在铁流看来,有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重视。首先,是振兴乡村集体经济,铁流在农村进行了大量调研,不少农民反映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力度还不够,“村庄富不富,要看村集体经济强不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铁流说,其次,乡村振兴还离不开乡村的文化振兴,他在深入农村调研中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民口袋富了,但是精神世界还不富裕,农村文化相对匮乏,农村生活相对单调。铁流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有了文化,才有能力进一步投身到农村经济发展中。

  铁流说,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为民生服务的,随着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需要政府和社会打造更多的养老平台,加大养老服务行业的建设力度,给老人提供幸福的晚年。谈及海洋文化建设方面,铁流认为,“青岛的海洋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在‘十五个攻势’海洋攻势中,也提到了要打好滋养海洋文化根脉硬仗。”铁流说,随着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与海洋接触的密度越来越大,海洋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已经渗透到每一位青岛市民的生活中。“但是海洋文化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铁流建议,在青岛建设一座有关海洋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融入渔村文化、海洋城文化、海军城文化等元素。

加快实施互联网攻坚行动

  青岛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教授毛振鹏在做客《云端看两会》直播间时介绍,从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明显感觉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旧动能高度结合,“比如,青岛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而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工业互联网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通过远距离的整合资源,把经济从平时体制转到了战时体制,集合了各类的医疗器械、工程设施等,为战胜疫情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毛振鹏认为,以此为契机,青岛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实施互联网攻坚行动,以海尔卡奥斯等众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为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作出积极的准备,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毛振鹏介绍,政府工作报告在关注工业互联网的同时,对传统制造业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振兴传统制造业,这在青岛的经济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项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毛振鹏说,青岛过去有“上青天”的美誉,有“五朵金花”成功的典型,当下,青岛要争取新一轮的发展,赢取更大的突破,就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设备、橡胶轮胎、家电等产业,不断壮大规模,提升这些行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为重振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为打造制造业名城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考虑到疫情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经充分征求意见、深入论证和慎重研究,市委市政府把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6.5%左右。对于这一目标,毛振鹏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这个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6.5%的增长目标也是考量标准之一。“经济新常态下,市委市政府实现提出的这个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今年的疫情给实现这个目标造成了很多的困难。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完全的实现,一定能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毛振鹏说,他同时希望今年的市两会能完成凝聚共识、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任务,助力市委市政府实现这个目标。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加学校心理老师数量

  今年参加市两会,铁流还关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一话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不仅要学习好工作好,更重要的是还应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和健康阳光的心理世界。”铁流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根据调研,在一些大中小学中,有一定数量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患有抑郁、强迫、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影响着未来他们在社会上的发展。

  铁流建议,在各级教育部门设置家庭教育处、教育科,投入专项经费,卫健、教体、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家庭和学校联动,利用在全市中小学设立的家长学校,给家长上好“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课,把家长学校延伸、下沉的广大农村学校。还应增加学校心理老师的数量,把大学辅导员培养成一支“懂心理”的队伍。

  “患了抑郁、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他们不想交流可又渴望交流,不想融入群体中又渴望走进他们中间,在这种纠结中显得更加封闭和孤独,学校应该有选择找一些同学与他们结对子,给他们提供一种交流、活动的平台,让他们知道,学校和同学们没有抛弃他们,他们无时不处在关爱之中。”铁流说,对遭遇挫折的青少年,家长、老师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尽快消除他们因挫折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如果青少年心理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已经产生明显焦虑抑郁及其异常行为,应尽快寻求专业心理机构帮助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