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丨几度停办几复苏 青岛崇德中学回顾

2020-06-19 21: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5013)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文艳

阳信路2号,校园里异常安静。这座校园位于阳信路、济阳路、城阳路三角地,被称为“阳三角”。细细数来,在三角地及附近的小三角(上海路、济阳路、城阳路)周边,曾先后有礼贤中学、德华学校、文德女中、尚德小学等多个学校出现,这里是著名的学校聚集区,数十年前,到处是穿着制服的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和欢声笑语曾经为青岛的教育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篇章。

青岛私立崇德中学校旧貌。

走进“阳三角”中占地较大的崇德中学旧址,竟然被这里的安静惊着了,预想的喧嚣全然不再。学校门卫告诉半岛记者,第九中学已经迁走,为了迎接即将入驻的第三十七中,学校正在整修。于是,和校园来了一场宁静的对话,走过思聂楼和崇德楼,仰望明德楼,显然是一部鲜活的变迁史。忆当年,学校几经波折。本期,我们与专家学者和几代老校友一起,再现崇德中学的不凡往事。

学校诞生之时,名为明德中学。几十名学生,几名教职员,一所小型的中学,却在青岛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学校的历程也与时代的沧桑同步,几次关闭,几次重开,时至今日,仍在更迭。

崇德旧影。

学校的第一次停办,发生在1919年。

学校诞生于1911年,刚好距离青岛建置20周年,三年之后,日德战争爆发,日本强行赶走德国入侵青岛,这场无理的掠夺战争完全无视中国人的立场。加上学校里多是中国学生,而课程中仅以宗教活动为主,日本入侵后,接着进行奴化教育,中国人备受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榨,有压迫便有反抗,更何况是意识逐渐清醒的青少年。

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当“还我青岛”的口号传入青岛的时候,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当时全国各地进行示威游行,唯独事件的主角‘青岛’风平浪静,许多青岛的企业和人民都没有太大的反应”,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广顺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日军在青岛一直实行“军管”,“设立了青岛守备军司令部,武装管理城市,青岛民众一直处于军事压制之下”,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说。

蔡元培题字。

然而,沉寂最终还是被打破,作为教会学校的明德中学站出来了。“明德中学是教会学校,但因为是美国办校,所以相对于其他学校来校风要自由一些”,翟广顺先生说,因此,明德中学成为了唯一一所在“五四”运动中发声的学校。

在校长王守清的支持下,学生们高举横幅上街游行,“自胶州路至山东路(中山路),一路上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收回青岛和胶济铁路!’日本当局立即派军队沿街布防,而师生们向沿途围观的中国同胞宣传反对‘二十一条’,号召不买日货,日本商店全部关门”,鲁海先生描述的游行场景在当时的青岛是唯一的。就在活动之后,明德中学就被查封,“驱逐校长,解散学生,学校停办”。

日本在中国土地上大发淫威,自以为会将抗日热潮完全压制,其实他们大错特错,因为,就在这所学校里,抗日爱国的传统一直都在,而且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