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青岛:电影宣传 夸张炒作

2020-08-18 21:5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718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商品种类繁多,产生了大量的广告,这也意味着,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

“当年的广告战打得非常厉害”,青岛文史学者孙保锋说。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他早年就有收藏广告的习惯,经常把报纸上的广告剪下来订成杂志。“瑞芬茶庄登报的广告也很有意思,留下的地址是四方路大茅房对面,字很大,其实想想,喝茶的地方在茅房对面,不恶心吗?”不过这种手段一方面是因为四方路大茅房人人皆知,另一方面也有故意的嫌疑。

登报宣传是一方面,有特色的服务和管理方式也是老字号最吸引顾客的方式。古人云:诚招天下客,信集四方财。开店较早的绸布店瑞蚨祥的信条是明码实价,言不二价,童叟无欺,足尺加一。不同于一般的绸布店,这里一律不准议价,但也不“要谎”,而且买一丈送一尺。盛锡福帽庄的广告专门把老板刘锡三的照片放上,刘锡三身上还戴着各种奖章,意为盛锡福在各地获奖无数。在介绍中,强调“为提倡国货定价俱甚公道”,“公道”二字比其他字大了好几号。

前段时间参观青岛市纺织博物馆,在姜才先馆长的带领下,见到了一幅纺织商标,非常具有童趣。民国时期,兄弟二人,身着崭新的学生服,手拿课本,开心地去国民小学校上学。广告上有一幅对联式的广告语:“品质优良 坚固耐用”,横批是“兄弟图”,下书“青岛福兴染织工厂出品”。用孩童的肖像吸引消费者,同时又主打品质好、很耐用的商品特性,且色彩亮丽。

当然,明星效应必不可少,瑞芬茶庄、玉生池让著名书法家吴郁生题写金字招牌;影视明星吕中的母亲一直穿孚德皮鞋,受母亲影响,吕中也让人从青岛带,甚至推荐给其他明星……

打官司也是不错的宣传炒作手段,比如亨得利。其实,亨得利的创始人王光祖本是名裁缝,靠“广告”起家,所谓的广告其实就是“人体广告”,“穿上一件瑞士手表企业的广告坎肩,身前背后贴满字,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在马路上行走”。这种街头“活广告”至今仍然存在。后来,王光祖在上海开了亨得利钟表眼镜店,没想到,1920年的一天,他遭到法院传唤,“法国人霍普早在1864年就在上海开办了亨达利钟表眼镜店,因为两家名字读音相同,霍普便状告王光祖侵权。”两家多次对簿公堂,最后以和解了事。但经过这场“博弈”,两家店面都名声大噪。在青岛,亨达利看中了中山路和天津路路口地段,亨得利则开在了劈柴院门口。它们在竞争中大力发展,信誉和口碑都不错,直到1956年,包括三山诚、长城、金龙、金星等都并入亨得利。

广告是商品的第二生命,回顾青岛老广告,也是在回顾青岛的历史,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生命力。对今天来说,也同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