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实戈院士捧回“中国诺奖” 山大人第四次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2020-09-08 14:1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587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得主公布,山东大学彭实戈院士以其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在素有“中国诺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中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彭实戈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领域中作出了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彭实戈和Pardoux合作于1990年发表的文章被认为是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BSDE)的奠基性工作。这项工作开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数学理论,又有在数学金融中的重要应用。

彭实戈在这个领域一直持续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他于1992年创建了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从而对一大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给出了BSDE表示。彭实戈发展了非线性数学期望的理论,这与传统的线性数学期望有本质上的不同,但相似的数学理论仍能够建立。这对风险的定义和定量有重大应用。

记者从山东大学了解到,今年是山大人第四次获得未来科学大奖。2019年,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励她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使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成为未来科学大奖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在王小云之前还有两位山大校友获得过未来科学大奖,他们分别是薛其坤和马大为,薛其坤获得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马大为和冯小明、周其林一起获得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其中,薛其坤为1984年山东大学光学系毕业生,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单层铁硒超导等新奇量子效应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工作。马大为是1984年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奖项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据悉,未来科学大奖2016年正式设立,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作为中国大陆首个非官方、非营利、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区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有“中国诺奖”之美誉。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每个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