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市北”围绕居民的切身需求做文章 警情少了居民安全感更强了

2020-09-17 22:3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3085) 扫描到手机

马怀龙和社区治安队队员们一起巡逻。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通讯员 王斌 图/市北公安、警事画报提供

穿梭于大街小巷的850余名网格警、900余名网格员、9900余名志愿者;宛若“生活服务保姆”的“110”报警电话24小时在线……近年来,“平安市北”逐步建立起覆盖全辖区的“邻里守望网”“警民巡逻网”“科技防控网”,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市北公安分局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名,刑事警情较去年同期下降28.26%。

“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中,民警正在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

安心

近万人全天候巡逻护平安

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早上9点钟,兴隆路社区“志愿红”巡逻队队员们,又和社区民警马怀龙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哪家炒菜糊锅厨房冒浓烟了、哪个小区新来的租户经常夜出晚归、哪条小道上有私家车忘关车窗,诸如此类的“小事”,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自从有了‘志愿红’社区巡逻队,我们小区治安明显变好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很多居民都自发加入巡逻队,大家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们住在这儿可安心了。”社区居民武大娘身有感触地说。

“咱市北区属于典型的新旧并存城区,总面积6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32万人,居民家庭54.44万户。既有台东、啤酒街等有特色的老街区,又有经济发达的中央商务区、新都心等新街区,同时还是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每年都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此打工,这就导致人口流动性强,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市北公安分局治安一大队王毅大队长说:“我们在全区主要干道、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全部安装了摄像头。光有摄像头还不行,‘平安建设’还得靠大家的力量,所以我们在每个社区配备了网格警、网格员、治安巡逻队和志愿者服务队队员84余名,对辖区进行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只要您出门,保管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巡逻队员们。”

正在巡逻中的民警。

暖心

警民联系卡,连着你我他

“我俩是多年的老邻居了,关系一直很好,就因为养狗的事,差点打起来,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多亏警察同志,给我们耐心调解,这下心里都舒坦了。”海岸路2号的两户老邻居因为养狗的事差点打起来,在社区民警的耐心调解下,终于握手言和。

近年来,市北公安分局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每个派出所都对辖区居民逐一建档立册,每户居民手中都有一张警民联系卡,遇到困难时按下电话即可一键求助;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民警、辅警走进居民家中促膝恳谈、征求意见等方式,通过居民的反馈及时了解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反应的问题或当场解决或列出解决时间表。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警民联系卡8000余张,排解化解矛盾纠纷12000余起,解决“疑难杂症”150余起,帮扶困难家庭1100余家。

110指挥大厅里正在工作的民警。

放心

各部门协同解决问题就是快

“110吗?我家老人走失好几个小时了”。

“110吗?我家停水了,怎么办?”

“110吗?失业金上哪领?

……

随着时代发展,居民的生活需求也在发生着转变,“110”电话接警中各类非警务类警情占用警务资源不说,还容易造成老百姓的事情办起来“有点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北区打造了“非警务类警情分流”模式,老百姓的求助电话被快速转接到相关职能部门,得到及时回应。

“警察同志,多亏了你,我家老人走失之后,这么快就找回来了。”居民孙先生说,前几天他的父亲出门买菜,不记得回家的路了,情急之下,他赶紧拨打了“110”,民警马上行动,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找到了走失的老人。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居民打来的不光是求救电话,还有涉及水、电、燃气等求助电话,这些求助明显超出了我们的受理范围,往往民警到场之后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再向相关职能部门求助。”市北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副中队长扈晓阳说。

现在,政务、电力、燃气、供水、环保、工商、劳动保障都已接入“110”社会联动机制,把这些求助电话及时、妥善分流到相关部门解决处理,由“专业的人来解决专业问题”。今年已经分流、处置非警务事项近2800余起。居民孙先生直呼:“110真是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公安解决不了的事也能及时找到解决的部门,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