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巩固4%成果!“十三五”教育经费“账单”来了

2020-12-01 22: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6641) 扫描到手机

12月1日,教育部举行首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十三五”期间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信息化建设等情况。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在发布会上就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随教育小编一起来看。

“十三五”时期

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如何

来听刘景副司长

在发布会现场的介绍

↓↓↓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明确提出“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调整优化经费结构,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服务保障和政策导向作用。

(一)财政投入逐年增长。从2016-2019年财政教育投入情况看——

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逐年做到“一个不低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8.2%;占GDP比例为4.04%,连续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这个成果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心。

二是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第一个只增不减”。2019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3.5万亿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长7.6%。

三是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了“第二个只增不减”。2019年各级教育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达到幼儿园8615元、普通小学11949元、普通初中17319元、普通高中17821元、中职学校17282元、普通高校23453元,年均增幅分别为12.8%、5.6%、6.6%、9.4%、6.8%、4.8%。

(二)使用结构逐步优化。从2016-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看——

一是体现了“保基本”。各级教育之间,义务教育占比最高,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占到52.7%,四年始终保持在53%左右。

二是体现了“补短板”。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年均增长15.4%,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2019年的5%,在各级教育中提高幅度最大。

三是体现了“促公平”。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0.9%,高出全国年均增幅2.7个百分点。用于学生资助的财政资金累计支出超过5000亿元(不含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长8.35%。

四是体现了“提质量”。教职工人员支出占到62%,比2015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支出重点逐步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转变,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效益逐渐显现。随着4%成果持续巩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9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了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学生资助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随着经费使用结构的逐步优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投入充分发挥了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内涵的政策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