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回家路!在青岛走失两年的老母亲终回家,尚有16名走失人员盼回家

2020-12-12 00:0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4809)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在青岛走失两年的老母亲终回家,尚有16名走失人员盼“照亮回家路”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妈,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老大啊……”苏凤兰弯着腰,搂着坐在座椅上的母亲张某芹的脖子,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眼睛已经湿润。两年多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张某芹从即墨租住地走失,她和家人们寻找了半年未果。直到前几日,他们收到了救助部门打来的寻亲电话,为他们点燃了希望。12月11日,苏凤兰和家人终于与失散两年的母亲团圆。当天,另一名走失人员张某军也认亲成功,被家人接回了黄岛租住地。

今年5月4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正式启动“照亮回家路”专项行动,为走失人员寻亲归家,半岛进行了持续关注和连续独家报道。据了解,截至目前,共成功寻亲30人,还有16人等待着与家人团聚。

两年前母亲从家中走失

12月11日4时,天还没亮,苏凤兰和妹妹苏二华以及妹夫、外甥就从即墨蓝村的租住地出发了。他们接到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的电话,9点在市南区珠海路派出所认亲。想到即将与朝思暮想的母亲见面,苏凤兰和妹妹商量着,早点去,早点见到母亲。

苏凤兰的老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宝石镇的一个村庄,大约十年前,她来到即墨蓝村镇打工。生活安定后,两三年前,老家的妹妹妹夫和母亲也先后来到即墨投奔她。之所以把母亲也接来身边,苏凤兰和妹妹是考虑到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在老家多次走失,幸运的是均被村委寻回。“老家就我小妹自己在家,怕她照顾不了。”苏凤兰说。

母亲张某芹来到即墨后,跟二女儿苏二华一家生活在一起。白天,苏二华夫妇都在蓝村一工厂打工,留母亲一人在家。但母亲总是在家待不住,即使院子里锁上门,她也能把门撬开从家里出来。跑出去后,张某芹会满大街捡些破烂,大多数时候都能自己返回家。也有两次从家中跑出去后,走失了,最后是苏二华的丈夫在附近的七级镇上将她找回。

这一次走失,是2018年4月13日。苏二华的丈夫记得很清楚,当天下班他最先回家,一回家看到租住处院子的大门又被弄坏了,丈母娘张某芹从家中走失。他赶紧通知家人,四处寻找。但是眼看着天黑了,也没有找到张某芹的身影。

到处寻找并张贴寻人启事

一家人首先想到的是去七级镇上寻找。第二天,苏二华的丈夫和亲戚开车去了七级镇,苏凤兰骑上电动车在蓝村寻找,依然无果。家人随后报警。

母亲走失后的一个月里,为了寻找她,苏凤兰一家连班也不上了。苏二华的丈夫把家里张某芹身份证上的照片扫描后放大,除了冲洗出一张大尺寸照片外,还打印了500张寻人启事,留下电话号码,到处张贴。

“那段时间,我们成天到处去找她。火车站、大集哪儿都去了,尤其是人多的地方,除了贴寻人启事外,我们就拿着照片到处问别人有没有见过。”苏凤兰说,那时候总觉得她精神不好,不可能走太远。

找了一个月也没有找到,苏凤兰他们不得不专心打工。不过,此后半年时间的周末或者节假日,他们一家的外出行程几乎都是为寻找母亲。

张某芹的外甥祖长志有车,每次出远门寻找,都是他开车拉着苏二华的丈夫。“除了把即墨找了个遍,周边我们也都去过了。莱西、平度、莱阳,都去过。”祖长志说,曾经有人根据寻人启事给他们打电话,说在即墨南泉见到过差不多模样的老人,他们很激动,放下工作就开车去了南泉,结果空欢喜一场。

苏凤兰说,她甚至养成了一个习惯,骑着自行车赶路的时候,眼睛都会不自觉地在人群中扫描,幻想着能一下子看到母亲,那个走路有些弯腰、瘦瘦的老人。后来找了半年也找不到,她就安慰自己,就算找不到母亲,她也应该不会没了,是不是被好心人收留了。

没想到还能找到她

今年12月9日晚上,苏凤兰突然接到了内蒙古老家亲戚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对方激动地告诉她,她的母亲还活着,一直在青岛,被救助服务中心救助了。随后,对方给她发来了一段母亲的视频,让她确认是不是张某芹。

视频中,母亲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没胖也没瘦,只是头发有些短了。工作人员询问她的名字等基本信息,她一句也答不上来。“我一看,百分之百确定就是我妈!”苏凤兰说,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没想到还能找到她”。

与此同时,市南区珠海路派出所也联系上了苏二华。同样思母心切的苏二华也认为视频中的人就是自己走失的母亲。

在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的档案中,张某芹于2019年1月9日被人在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发现后,被送到救助服务中心接受救助。随后,在今年5月份启动的“照亮回家路”专项行动中,被列入了走失人员寻亲名单。但是,由于张某芹患有精神疾病,小丛工作室负责人丛淑丽曾多次与其沟通交流,均无法获得任何有效信息,就连名字她也回答不上来。因此在寻亲名单中,69岁的张某芹只能以代号和无名氏的形式出现。

另一名女性三年前从黄岛走失

办理完前期手续后,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通知苏凤兰他们12月11日前来市南区珠海路派出所认亲。当天早上5时,苏凤兰一行四人就赶到了珠海路派出所。当天和他们一起在这里认亲的,还有夏胸堂一家四口。

2017年9月份,夏胸堂的妻子张某军从黄岛租住地走失。夏胸堂说,张某军患有精神疾病十多年了,此前也走失过,但被找了回来。张某军的精神疾病是间隙性发作,发作的时候会骂人,但她的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均没问题,走失前,还能自己出门买东西然后回家。

但是,上次从家中走失后,张某军再也没有回来。她的女儿夏女士告诉记者,除了报警外,他们开着车把黄岛能转的地方都找了个遍。当时还去查了附近监控,但只看到她拎着包上了公交车,此后就不知去向。“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她能跑到青岛市区来。当时我就想,不管她在哪儿,只要她平安就行。”说着,夏女士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对于母亲走失这三年的生活,她再不愿意多提。

今年59岁的张某军是2017年10月10日被人在李沧区四流北路发现的,随后被送至救助中心。与张某芹不同,张某军是能与别人进行交流的。但是,她说出的信息,除了年龄正确外,其他均与实际情况毫不沾边。老家河南的她,却自称家在秦皇岛盐城,自己及家人的名字也全部说错。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多次联系当地寻找无果。

见到母亲后女儿激动落泪

11日上午10时,张某军和张某芹乘坐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的车辆,由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和珠海路派出所民警护送至珠海路派出所认亲。车一抵达派出所门前,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家属立马跑到车前。车门打开,苏凤兰一眼看到了母亲。“妈,我是老大,我是老大……”苏凤兰上前搀扶张某芹,但张某芹看到女儿后毫无反应。

在等待办理手续的过程中,苏凤兰站在张某芹的座位旁,一会儿摸摸母亲的头发,一会儿扯扯她的衣服。“她以前还动不动就骂我,现在也不骂了,都不认识我了。”苏凤兰伤感地说。在她眼里,母亲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她们一共姐妹三人,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健康的时候,对她们非常好。前些年,最小的三妹因为年轻气盛,从家里离家出走。北方下着大雪,天寒地冻,母亲就天天出去找,她们都不知道母亲在外面受了多少苦,只知道最后母亲右手冻掉了四根手指。后来,妹妹找了回来,但此后母亲的精神状态就变差。苏凤兰觉得,有可能是当时母亲受了刺激。

在派出所办完手续的苏二华看到母亲后,立马红了眼眶。她对着母亲说了半天话,母亲只面无表情地从喉咙处“呜啦呜啦”地发出了几句她们也听不懂的话,姐妹俩难过得都流下眼泪。但就在离开上车后,苏二华从包里拿出一块蛋糕给母亲吃时,张某芹咬了一口后,又先后递到了两个女儿的嘴边,示意让她们也吃。这让女儿们喜出望外,“她应该是记得我们了,她知道给我们吃好吃的。”苏二华激动地说。

张某军的家人与她认亲时,张某军的反应也很平淡。夏女士握着母亲的手,不停揉搓着,眼里含着泪,默默不语。

“太感谢了,人找到了,我们非常开心。回去后,一定好好照顾母亲,我们想好了,无论花多少钱,雇个人看着她,不能再让她走丢了。”出发时,苏凤兰向所有人表达着感谢。

还有16名走失人员未找到家人

两名走失人员能够顺利回家,背后离不开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据青岛救助服务中心小丛工作室负责人丛淑丽介绍,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救助张某芹和张某军后,通过多种方式寻亲,都未能成功。按照有关规定,今年下半年,两人被安置到青岛市社会福利院,落户青岛。

“此前,我们曾把所有走失人员的资料都发给了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的缘梦公益寻人工作站,没想到今年12月7日,工作站传来好消息,在他们与公安部门的努力下,通过两名走失人员的当地部门,联系上了他们的亲人。”丛淑丽说,由于两名走失人员已经安置到市社会福利院,落了青岛户口,因此需要户口所在派出所,即珠海路派出所进行进一步核实,并进行销户。

考虑到家属急切的心情,珠海路派出所警官立即高效率地开展工作,让走失人员尽早认亲。12月11日上午,两名走失人员办理完销户后,被亲人接回。

丛淑丽告诉记者,今年启动“照亮回家路”专项行动时,共有34名走失人员滞留救助服务中心。此后,在他们与公安部门、志愿者以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有走失人员找到亲人。不过,也不断有走失人员加入寻亲行列。今年以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共成功寻亲30人,目前中心待寻人员还有16人。“我们会继续努力,帮助滞留中心的走失人员寻找家人,为走失家庭送去重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