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后宫 见证胡家兴衰命运

2021-01-13 23:4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479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青岛天后宫,在市区前海岸,创始于明成化三年丁亥。当时往来商船停泊其处,祭祷无地,乃有胡家庄胡善士捐施地皮数庙,以作庙基地,倡诸同善建筑”。  ——《太清宫志》

中秋、十一假期陆续将至,太平路上的天后宫人流逐渐密集起来。逢年过节来这里祈福成为不少青岛人的习惯。而这里,因为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成为青岛不可不看的一大景点。549年前,这座并不大的庙宇,出自于胡家庄胡善士之手。

倭寇被打跑,海上贸易逐渐兴盛起来,青岛前海常有船舶停靠。往来商船停泊“祭祷无地”,胡善士便捐地皮出地兴建了一座妈祖庙。明成化三年(1467年),它的名字叫天妃宫,规模较小,“有正殿三间,内供天后,东、西两配殿供龙王和财神,另有东、西厢房为住室”。来往船只停泊于此,祭祷天后,祈求平安。坐落于胡家庄,历代胡姓之族长,便世替为行监督之职的“庙董”。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近200年后,天妃宫得以扩建,住持道人宿义明和胡姓庙董,广为募捐,增建了戏楼和钟楼。这样,人们除了祈福外,还增加了看戏的去处。这也标志着,当时的青岛村已经逐渐热闹起来,人们在忙于生计之余,还会抽出闲暇季节娱乐消遣。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青岛村的胡启喜、胡存约等人,集资购香火地20亩,即今之太平路小学校址及其操场,令住持道人陈谦元永远看守,不许典当”,此时的天后宫已经颇具规模,由一个小庙变成了集祭拜、祈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繁华中心。

一座历经500多年的建筑不可能一帆风顺,它与青岛的命运休戚相关。在讲述天后宫跌宕起伏的命运之前,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位胡姓名人。

胡姓人从即墨迁居青岛村之后,因这里近山靠海,大多数人以半农半渔为生。经过数百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清代,胡氏族人逐渐发展起了家族企业,有的世代下海捕鱼,有的则下海经商。在以海鲜为主要食物的青岛村,配些小酒是人们祛湿驱寒的主要饮品,即使现在,“哈啤酒吃蛤蜊”还是青岛人饭桌上的标配。看准商机,青岛村的胡姓后裔胡增瑞便在“行街”上开设了一家酒作坊,名为“瑞茂烧锅”,生产白酒。从小作坊到大作坊,胡增瑞的生意越做越好,名气也大增。因而,当青岛商家在天后宫碰头开会,决定成立“公所”时,胡增瑞因为人正直,名望较高,被推举为“会首”,也就是商会会长。

胡增瑞的长子胡存约是胡家的关键人物。他字规臣,系胡氏家族的第15代孙,与1924年主持修家谱的胡存盛是同一辈。“他生性纯笃,少年读书时,聪颖异常,应童子试时,屡名列前茅,青年时弃读从商”。除了关于他从商经历的介绍,他还留下了一本《海云堂随记》,这本书是他勤于笔耕的作品,虽然这不是一篇文学佳作,但他记录的点滴细节成为研究清末青岛市井面貌的重要史料,在随记幸留的残稿中,我们依稀可以窥见清末青岛口的社会风貌,青岛口航运之通达,货物之繁茂,天后宫庙会之盛况,集市之繁荣,都比我们想象的要热闹得多。前面提到“行街”的盛况,主要来源于《海云堂随记》的记录:“除附近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店九,洪炉一,成衣、沽衣、剃发三,油房、磨房、染房六……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航载军船多由洋广杂货、木材诸号兼业”,详细的勾勒让我们似乎进入一个古朴的市镇,穿梭于来往的人群,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若俯瞰这一街道,好一幅青岛版《清明上河图》!

胡存约继承了父亲的“瑞茂烧锅”,在青岛村被拆时,迁往了今甘肃路,“更名为‘瑞泰协’,经营干海货、果品、土产、杂货等,并代办货物航运业务,由胡存约任经理,并继其父任商业‘公所’之会首,为当时青岛地方上的富户和名人”(《岛城的胡姓移民》,侯文程著)。胡存约的身份和名望就连德国人也惧他三分,他们设立的咨询机构参事会,除了德国人担任的各个官职外,还有4名市民代表,其中之一便是胡存约,1902年德国总督批准在天后宫成立的“中华商务公局”,胡存约也是董事之一,他还是齐燕会馆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