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反弹的旅游业背后:近郊出游“花为媒”,留客还差“住一宿”

2021-03-26 22:5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6601)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贝贝 图/受访者提供

到不了“诗与远方”,就来拥抱“花与近郊”!随着天气转暖,花期到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近郊游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近郊乡村游火了,是否带来了商机?以近郊乡村游等为代表的“微旅游”,是青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青岛应如何掘金风口下的“微旅游”?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人气旺了,但商气还不够旺,虽然涌现出了一批“花与近郊”的旅游产品,但产品变现和延伸出的产业潜力还未得到有效激发。对标先进地区,青岛“微旅游”需要在提档升级上深度破题。

春来飞红,火了乡村游

  3月20日,第十六届青岛西海岸杜鹃花会在青岛大珠山景区开幕。

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珠山的万亩野生杜鹃花海,向游客展示了“春来飞红第一山”的美丽壮观风采。

3月20日,第十六届青岛西海岸杜鹃花会在青岛大珠山景区开幕。本届杜鹃花会以“时尚花潮”为主题,除开幕式“布鲁西花样欢乐跑”外,还有“城市展厅”“繁花市集”“鹃·恋秀”“万人同唱《映山红》”“珠山花月夜”共六大时尚活动板块,可以说,主办方为丰富景区内容,下了不少功夫。

“疫情发生后,我们家庭就没有出远门旅行过,有时间我们就选择就近游玩。这次趁着周末杜鹃花会开幕,我特意开车带着家人孩子一起来赏花,感觉有很多内容穿插在赏花途中,使爬山赏花一点都不单调。”家住市南区的张先生说道。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杜鹃花会”已经成为青岛当地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旅游节会品牌。据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西旅心度假平台总经理董卉介绍,杜鹃花会开幕3天来,通过网上预约,在错峰、限流等安全防控措施下,共接待游客1298人次,其中近半数为青岛本地游客。

董卉还介绍,通过西旅心度假平台的数据测算,2021年以来,进入西海岸新区的游客,90%以上是省内游客,其中青岛本地游客高达80%以上,而且游客多以家庭、小团体为单位的近郊休闲游为主。

“随着清明小长假的临近,我们预估假期期间,外地游客占比会略有上升,达到30%左右。”董卉说。

不仅是西海岸新区,崂山、即墨等地也同样成为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相关专家表示,疫情防控下,大众的旅游消费习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伴随着出游半径缩小,以近郊游为主的出游方式大量拉动了城市周边的旅游经济。以飞猪平台为例,3月份春季周边游预订量同比涨超400%。

碧海蓝天,留客难长久

提到青岛,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便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景色,青岛的确有发展“微旅游”的充足底蕴。但遗憾的是,青岛的人气旺,但商气却不温不火。

例如,乡村游行情红火,却也暴露出青岛短板。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青岛乡村游业态比较单一,例如采摘游,游客采摘之后没有其他可以游玩的项目,没有形成综合布局,造成游客只能“浅游”。

除了乡村游,市内的“微旅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期间,青岛海岸线上可谓“人山人海”,他们一家也在其列。“除了‘免费’的碧海蓝天,真不知道再带家人去哪逛一逛。”李先生说。

董卉表示,通过西旅心度假平台数据分析,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的游客更关注度假产品、本地特色美食、本地特产等当地消费产品,但总体而言,高品质旅游产品的打造仍有待提升。例如,乡村旅游配套的民宿,品质参差不齐,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平台显示,‘星级酒店+景区套票’购买数量不断提升,游客更加信赖品质、服务有保障的星级酒店。”董卉说。

  以家庭、小团体为主的近郊休闲游受青睐。

“微旅游”消费带动中,民宿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尤其是乡村游,民宿更是“必备硬件”。被赋予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青岛,有着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民宿等方面的短板,暴露出青岛近郊游红火行情下的尴尬一面。

“相比一些先进地区,乡村游火了,民宿都很火,很多人甚至是冲着民宿去近郊游。但在咱青岛,民宿产品还缺少竞争力,游客不能留下来‘住一宿’,导致旅游品质和消费能力上不去。”一位旅游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李光全看来,青岛对民宿的理解还过于传统。目前,青岛的民宿大多数还停留在“农家乐升级版”的思维,缺乏民俗特色,甚至每个房间都一样。反观安吉县、德清县等江浙一带民宿创收很高的地区,其民宿是经过差异化打造的“五星级酒店”,能够满足高端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麦肯锡在对全球旅游消费复苏预测中提出,中国旅游企业应从“减轻出行顾虑”和“捕捉本地消费者需求”这两个维度入手,塑造需求、吸引流量。对此,董卉也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国内汽车保有量增加等因素的叠加,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疫情进一步倒逼旅游业品质、消费双升级。

李光全认为,就“微旅游”而言,诸多新兴旅游产品在青岛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在传统自然游、室外游为主的基础上,青岛应大力打造文化游等产品和项目,形成旅游产品内生的有机链接,展开“微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深层次破题。

■破题

丰富城市底蕴 推动智慧旅游

根据麦肯锡预测,中国旅游行业最快可能于2022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能否真正抓住“微旅游”的新机遇,成为青岛旅游消费格局升级的重要一环。

李光全认为,青岛城市、城郊、乡村旅游业态丰富,在发展“微旅游”上有空间载体的优势,用文化、历史丰富城市底蕴,是青岛“微旅游”破题的关键。比如,作为近郊游产品的即墨古城就在文化上下足了功夫。今年春节,即墨古城刷出了存在感:成为央视多个频道播出的《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三大外景地之一;在相关游览限流措施下,即墨古城接待入城人数36.5万人次。

也有专家表示,如何留住游客,还需要以智慧旅游、全域旅游为指引,营造全产业链服务和生态打造,实现景点景区从集散地到目的地的转变,让游客主动留下来。西海岸新区就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西旅心度假平台是西海岸新区打造的国内首个度假目的地服务平台。“我们的目的就是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游客到了这里,通过智慧旅游的推荐和服务,可以清楚看到和使用各种旅游服务。比如,哪里可以赶海,哪里海鲜好吃,就近还可以玩哪些地方等,还可以直接下单。”董卉表示,“在平台上看到一个更精致更丰富的西海岸,就会情不自禁地留下来。”

而在整个城市层面,青岛也在多措并举,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体验,更大限度发掘旅游资源,延长游客在青旅游时间。比如,引入综合性大项目,厚积青岛文旅产业优势。2020年,青岛市单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签约、在谈的重点文旅项目共计128个。“这些综合性大项目可以补齐青岛市缺乏大型综合游乐场的短板,覆盖更多的目标人群,同时强大的内容载体可以吸引游客反复旅游,进一步带动旅游消费。”李光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