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天内,4家大公司传来造车消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到底需求有多大?

2021-04-06 19:28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39182)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王雪

清明假期后的第一天,贾跃亭“复活”了。

美国时间4月5日,FF(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即将与特殊目的公司PSAC完成合并交易,并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S4上市文件,计划以股票代码“FFIE”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流程或将在5月份完成

大大小小的科技巨头,都在抢造车这块蛋糕。仅在三月中下旬,就有富士康、海尔、小米三家大公司宣布跨界造车。

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热度便持续升温。众多科技公司掀起新一轮造车攻势,造车新势力“三剑客”赴港上市传闻再起,零跑、威马等企业正竞相角逐科创板。

不过,一片叫好声中也有声音质疑,造车是一门好生意吗?新能源汽车投资是否已过热?造车关键技术是否存在“卡脖子”现象?

“三剑客”盈利了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当新进入的科技企业完成从0-1这个阶段的时候,其实我们几家新势力造车,已经进入到从1-10的高速增长阶段。”

疯狂烧钱之后,造车新势力终于开始赚钱了。

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三剑客”都已公布去年的财报数据,从各项指标来看,三家公司打了个翻身仗。

蔚来全年交付43728辆,造车营收151.8亿元;小鹏汽车全年汽车交付量达27041台,造车营收55.47亿元;理想全年交付量32624辆,造车营收92.8亿元。

从毛利率来看,蔚来、小鹏的毛利率分别为12.7%、3.5%,而理想汽车毛利率达16.4%,数值逼近特斯拉,特斯拉2020年毛利率为19.3%。毛利润转正释放重要信号,这意味着,三家车企已经走出了“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局,造车业务开始“回血”了。

虽然净利润已经转正,但是造车新势力还未完全脱身亏损泥淖。从2020年净亏损情况来看,蔚来亏损53.04亿元,小鹏汽车亏损27.32亿元,理想汽车亏损数额最少,亏损1.52亿元。

在前有特斯拉,后有“追兵”的情况下,造车新势力迫切需要新卖点。

新能源车的未来利润点来自哪里?在《科创板日报》和华安证券联合主办的“2021首届未来汽车产业大会”上,新鼎资本董事王自超认为软件服务未来是一个能赚到钱的利润点。但如果新能源车将来像手机一样做成爆款,迅速迭代的话,可能会存在着三年抛的情况,汽车后服务赚不到太多钱,也不是研发型企业的兴趣点。

“20%”带来的想象空间

FF91新车还没有上市,市场便给出法拉第未来220多亿元的高估值;蔚来、小鹏、理想新车交易尚未完全起量,2020年底市值分别高达762亿美元、338亿美元、259亿美元的;特斯拉更是一骑绝尘,股价暴涨10倍,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热潮风起云涌,各类资本巨头蜂拥杀入,资本市场有声音表示新能源汽车投资已过热,但王自超认为“新能源汽车投资没有过热,甚至还不够热”。

王自超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培育市场和迭代新品的时候,做的是从零到一的事情,如果我们再能加把劲,让在座的每个人都能自愿去购买新能源车,而不是靠国家补贴,这个市场才真正培育成功。”

在她看来,市场认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一方面是认为新能源汽车标的的估值或市值过高,另一方面是认为会造成产能过剩。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新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新目标。

20%,是什么概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全年汽车销量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有136.7万辆,占比5.4%。从5.4%到20%的过程,是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燃油车的过程,也是接下来的五年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增量空间。

“现在像威马、小鹏的自建厂,年产量大概是10万辆。根据我们大致了解,目前的产能大体上能支撑四、五年之后规划的400万辆。” 王自超谈到,“小米近日也宣布要造车,FF91以5万元/台的定金进行开放式预定,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比新进的造车玩家早四到五年开始布局,在此情境下仍不断有巨头加入。如果把投资比喻成滚雪球的话,说明新能源汽车这个雪道还足够长、足够厚、相当有吸引力。”

谁来终结“芯荒荒”?

三月,蔚来汽车遇到开年第一个危机。

3月26日,蔚来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芯片短缺,蔚来汽车决定从3月29日起,暂停“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工厂的汽车生产活动5个工作日。蔚来汽车成为国内首家受“芯片荒”波及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早在去年年底,外媒就陆续报道本田汽车、德国大众集团、福特、通用等车企纷纷宣布减产甚至停工。

汽车产业停产减产,折射出国产汽车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份额中,欧洲、美国和日本公司分别占据37%、30%和25%,而中国公司仅占3%。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芯片进口率超90%。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节点遇“卡脖子”,加快国产替代进口芯片的步伐是破局之道。

“目前核心的‘卡脖子’领域,一方面是线控,EPS转向和底盘技术,另一方面是核心部件,比如传感器芯片,甚至GPU,目前基本上都是进口。”云岫资本董事总经理兼AI/智能制造组负责人符志龙认为。

上海易巴执行董事谢伯元认为,新能源车供应链最大的问题就是路径依赖,希望多给国内的企业一些机会,尤其是有自主可控技术的企业。“从最早主机厂选供应商,供应商选零部件的时候都是挑国外的,挑最好的,不会给国内厂商太多的机会,所以国内厂商成长速度很慢。”

近期,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完成B轮融资,交易金额3亿元,此次融资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规芯片的研发,包括满足ASIL-D等级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域控制器的多核MCU产品,以及射频、以太网和总线类车规产品。

在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之下,叠加全球缺芯潮,国产芯片公司正迎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