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余位外籍人才在青“安居乐业” 占全省45%

2021-05-26 06:56 青岛日报阅读 (143943) 扫描到手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5月25日,市科技局联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市医保局和国家外汇局青岛分局举办外籍人才来华在青政策培训会,面向全市相关业务负责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事专员,以及在青外籍人才,系统讲解了与外籍人才相关的政策,让外籍人才在青岛能用好政策,享受到更加全面的服务。

近年来,青岛持续优化外籍人才在青工作生活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搭建、服务保障“三轮驱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才与城市共生共长,青岛也由此9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榜单。

来自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持有效工作许可在青工作的外籍人才5196人,占全省外籍人才总量的45%;其中外籍高端人才(A类)1351人,占全省外籍高端人才的57%。

外籍人才在青岛:

生活更舒心,创业更安心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依山傍海、啤酒海鲜,除了这样极具吸引力的宜居生态之外,青岛不断优化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外籍人才提供了肥沃而舒适的栖息土壤,让大量外籍人才翩然而至。

在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和高新区,我市均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专窗,“本地化”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发放;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青岛还及时调整了外国人来青工作许可审批方式,通过实行不见面审批、容缺受理、优化办理流程等方式,保障了外籍人才顺利来青工作。

运用平台思维强化“外部”引才力量,去年底,我市出台了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大手笔鼓励青岛企业在市域外就地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对将成熟项目导入青岛并培育壮大的,视人才使用和项目落地实效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补。

去年,青岛获批外国专家换用汇便利化试点。市科技局会同外汇青岛分局和试点银行制定了试点落地方案,实现了证明材料最多拿一次、等待时间最多一小时、允许他人代办、办理过程电子化等便利操作。而今,试点已初见成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4家银行的试点业务已为24名外籍人才办理了39笔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业务,总金额超1000万元。

外籍人才“反哺”青岛:

为创新发展按下“加速键”

青岛用最大诚意引来的外籍人才,早已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

最近,在青岛工作的外籍人才纷纷热情关注的同一件事——2020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启动了,他们是指定的“评委”,要给青岛投出宝贵的支持票。

齐鲁友谊奖获得者、德国人西吉以“李汉青”这个中国名字在青岛工作、生活已有十余年。“放眼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与青岛相比,生活舒适、创业顺畅,我每年都给青岛投票,今年也不会例外。”他说,青岛为外籍人士提供了许多便利服务,“最近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就得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他们陪我去的接种点。”据悉,在青岛相关政策支持和服务加持下,即使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李汉青的企业营收也同比实现了30%的增长。

像李汉青这样的高层次外籍人才,青岛有很多。在青工作的外籍人才中,14人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46人荣获山东省政府齐鲁友谊奖,3人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人受聘为青岛市政府特聘专家。他们为青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来自德国的专家入职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动这家民企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业务已经拓展到中亚、东南亚、南非、澳洲、美洲等地区;青岛智瑞生物有限公司引进俄罗斯科学家团队,其带来的环保型生物浸金制剂技术能带动生物冶金技术革命,获批为国家战略技术引进项目;青岛船舶制造产业龙头企业武船重工引进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5人专家团队,助力企业成功竞标世界最大深海养殖渔场建设订单,为我国深海经济开发奠定了装备技术基础……云集在青的海外人才“反哺”城市,为青岛的创新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完善顶层设计、搭建创新平台、广开引智渠道、提升服务层次,青岛种好了梧桐树,引得“金凤凰”成群结队越洋而来。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改革,畅通外国人来青工作通道,加强外国人来青工作统一管理,提升外国人才服务便利度,进一步提升青岛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促成更多外籍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提升青岛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