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记|小小番茄大生意经!崔家集新一茬小番茄上市,亩产2万斤能卖十多万元

2024-11-24 12:33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3014) 扫描到手机

经过4个月的空档期,进入11月份后,平度市崔家集镇的大棚里,小番茄又成熟了。可别小看这一枚枚小巧玲珑番茄,它可是崔家集这个“中国西红柿之乡”的大明星,它带动了周边能民增收,也带动了当地物流、用工等发展,也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可谓是崔家集农民的致富果。11月22日,记者来到了崔家集,感受种植户们丰收的喜悦。

大棚里春意盎然新,一茬小番茄上市已有20天

初冬季节,大田里的蔬菜水果收获已接近尾声,农民正在平整土地,为来年的播种做准备。

而此时,崔家集镇西红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棚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小番茄正在尽情地接收光照,肆意生长,他们即将被销往全国各地的市场。

11月22日,小雪节气,记者刚走进青岛宅科梁家粮食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小番茄种植大棚,就感受到了一股热浪。“大棚里的温度逼近30度,跟现在外面10度左右的气温还是对比明显的,平时我们进来干活都是穿着短裤短袖。”合作社负责人梁胜伟告诉记者,“我们大棚里的小番茄是在8月27日种植的,进入11月份,就有小番茄逐渐成熟,我们就开始采摘,送到我们这里的小番茄代收点,现在已经销售20多天了。”

梁胜伟介绍小番茄的品质

“我现在正在给小番茄盘头,把小西红柿的头盘到这根绳上,让它往上长,防止头耷拉到地上。”梁胜伟告诉记者,每年小番茄的生长期在八九个月,只有七至十月份这四个月是不产果的,“通过这种不断地盘头、打叶、放蔓,让小番茄直保持一个固定的高度,方便采摘和管理。”

种植户正在给小番茄“盘头”

记者了解到,受现在日照时间短和夜温较低的影响,大棚里小番茄的产量并不高。“每年三月份左右,我们的小番茄将进入盛果期,那个时候采摘、管理仅靠自己家的人根本忙不过来,需要从外地招聘工人来干活。”

亩产2万斤,每亩收入十多万元

8月底种植,11月产果,一直到来年6月份,大棚里都会有小番茄往外销售,这个超长的产果周期也确保了每个大棚的产量。“我这个大棚占地两亩,按照往年的平均产量来看,每亩地产量在2万斤以上,一个大棚的的产量就在四万斤以上。”梁胜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两万斤的产量,这几年的行情在七八元钱左右,质量好的能卖到10元上下,一亩地的毛收入就有15万元左右,一个两亩的大棚毛收入就有希望达到30万元。”

小小番茄成了崔家集农民的摇钱树,这棵摇钱树之所以能够持续生财,一方面靠的是本地产的小番茄独特的口感,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支持、规模化发展。

崔家集小番茄种植大棚

“我们现在种植的这个品种是釜山88,这个品种的小番茄特别适合我们这里的土壤,小番茄酸甜可口、皮薄爆汁,吃完后口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品质上乘。”梁胜伟告诉记者,依靠高品质的产品,崔家集小番茄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我们这里小番茄之所以能从无到有、发展得这么大,并且不愁销路,跟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关系。”梁胜伟告诉记者,最初崔家集尝试种植小西红柿是得益于政府的扶持项目,“多年前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这里建起了一些大棚,政府鼓励村民承租种植,就是在这一契机下,村民们发现了大棚种植小番茄的收益。"

在一个代销点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卸货、分拣、包装。”我们这里都是老客户,他们在网上下单,我们这里根据对方需要的型号分拣和包装,当天就将货发出。“负责人王子龙介绍,”现在还不是小番茄的收获旺季,我们这个代销点每天大概发出2000斤的货,等到明年二三月份,我们这里每天大概能发出两万斤的货。“

钱包鼓起来,年轻人回村种地成为“潮流”

年轻人流失,是不少农村地区面临的尴尬状况,而随着崔家集小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壮大,这里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

“我之前是开物流车的,在外面闯荡了今年,后来了解到我们这里的小番茄很吃香,在家人的鼓励下,回村创业。”2019年,25岁的梁胜伟回村盖起了大棚,“一个大棚的成本在15万元左右,加上一些种植成本人工成本等,第一年的成本就在20万元上下,但是当时市场行情好,一斤小番茄的价格在10多元钱,仅用一年的时间,我就回本了,这不比自己出去干好吗?”梁胜伟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自己就有七个大棚。

种植户王忠先的情况跟梁胜伟类似。“之前我也是在外面工作,是小番茄把我吸引力回来。我们这里种大棚的,从20多岁的小青年,到60多岁的大爷大叔,都有!”王忠先说,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崔家集是一种常态。

记者了解到,崔家集镇的西红柿种植规模已经非常庞大。目前,该镇拥有4000多个西红柿设施栽培大棚,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这个规模使得崔家集镇成为中国西红柿的核心产区之一,年销售收入高达10.3亿元,带动村民年增收超6亿元。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宋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