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 风华百年丨95岁老党员王存树:第一个报名去支前 战场勇救伤员两次立功

2021-06-11 17:5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8442)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好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延珉

74年前的孟良崮战役中,山东各地群众组成浩浩荡荡支前民工大军,用小推车、担架抢运弹药、转运伤员,让人民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期间涌现出无数动人事迹,至今为人称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窝洛子村,今年95岁高龄的村民王存树就是池处支前民工队伍中的一员,他随军支前整整两年,数次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战斗一线营救伤员,荣立二等功,孟良崮战场上火线入党。近日,“丹心一片 风华百年——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采访组来到老人家中探访。回首峥嵘岁月,这位74年党龄的老党员百感交集、记忆犹新,“是党员就要往前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第一个报名去支前

窝洛子社区距离街道办驻地两公里,三面环山,境内水资源丰富,村落因位于山间低洼处而得名。初夏时节,岭上梯田平整,山上松槐密布,苍翠欲滴,王存树老人同二儿子一家就居住在这样一派宁静田园之中的一处普通农家小院里。

看到记者到访,老人十分高兴,让儿媳扶他下炕来到客厅,招呼迎接客人落座。面前这位95岁的老人,精神尚好,但因为年事已高听力下降严重。当老人得知希望听他讲讲新中国成立前的入党和革命经历后,他神情激动,脱口而出道,“共产党救了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接下来,老人做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意外又感动的举动。只见他缓缓从椅子上起身站立,双手用力拽了拽灰色外套的下摆,而后双脚并拢挺直腰杆,举起右手与眉同高,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目视前方的眼神中流露着坚定的光彩。

老人说,自己并没有当过兵,但解放战争时期曾跟随着部队支前,期间光荣入党。作为一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那些追随党和部队的日子历练造就了他,所以他希望用敬礼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对于党的感念之情。随后,王存树跟记者的交流便从他支前的往事说起。

“我是土生土长的窝洛子人,家中兄弟姊妹七人,我排行老二。”勤劳吃苦,是贫农出身的王存树自小便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做人道理,为了养活家中的弟弟妹妹,他从十六岁起就下地干活,对家乡的每一粒泥土都充满了感情。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他年年辛辛苦苦,到头来粮食却几乎尽数要交给地主,“我们村地主恶霸多,天天上门抢东西,弄得家家户户提心吊胆。”在王存树的记忆中,一大家子人食不果腹是生活常态。

1947年初,解放军和工作队来到了村里,王存树和乡亲们的生活从此改换了天地。“解放军带领穷苦人们斗地主分田地,农民有了土地。”当时21岁的王存树看着自家分到的田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后,工作队号召村民支前,他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为啥不在家享受安生日子,偏要上战场送命?面对父母亲人的担忧,王存树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共产党和解放军,咱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土地。”正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让王存树毅然加入了支前民兵大军,一干就是两年。

冒着弹雨勇救伤员

根据部队安排,王存树和同村的另外七个青年被编入担架队,负责转运伤员。这是一项考验勇气与智慧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在战斗一线蹲守,冒着枪林弹雨冲上阵地抢救伤员;另一方面,他们还要负责把在战地包扎所简单处理过的伤员护送到根据地的后方医院,以确保伤员得到最有效、最及时的救治,减少伤亡。而整个运送过程中,担架和支前民兵的双手是仅有的护送工具。

孟良崮战役是王存树第一次执行战斗一线抢运伤员的任务,他至今记忆犹新。“仗打得十分激烈,伤亡很大。”老人说,那场战役中,我军的对手是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对方凭借全套美式装备在武装配置上优势明显,但是解放军战士人人斗志昂扬,战场上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赴后继毫不畏惧,拼死也要把阵地夺下来。解放军视死如归的气概,作为阵地担架队员跟在进攻部队后面执行伤员救助任务的王存树全都看在眼里,“孟良崮是山地战,咱们军队为了切断敌人在制高点的大炮火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从山坡下面往上冲,前面的倒下了,后头的接着上,没有一个人退缩,不夺下山头决不罢休。”这些舍生忘死的战斗画面,让王存树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战士们的英勇拼杀,也意味着大量的伤员需要迅速转移。作为担架队员,老人说,“当时大伙儿不怕子弹在头顶飞过的‘嗖嗖’声,就怕子弹打在身上的那种‘噗噗’声。”因为那意味着又一名战友倒下了。而为了能尽可能多抢救伤员,让这些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多一分生的希望,他当时下定了决心,“不打算活着回去了。”

王存树记得,有一次他和队友埋伏在山坡下的草窝里待命,当时山坡上枪炮声不断,“我眼看着有一名年轻战士中弹倒地。”他立即请示所在连队的指战员,要求冲上去救人,但由于当时敌军火力猛烈,为了避免伤亡扩大,指战员示意他暂时隐蔽,等待时机。

“子弹不长眼,几秒钟的工夫一条人命可能就再也救不回来了。”生死之间,王存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当时我觉得自己能把他救下来,就没有考虑太多,瞅准时机用最快的速度飞奔到山坡上,一把把他拉起来搭到我的背上就跑。”这次救援十分成功,受伤战士被转运到包扎所得到了有效救治。此后,王存树被授予二等功,并在前线火线入党。他至今都清楚记得入党时部队领导对他说的话: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他此后的人生信条。

深藏功名 回乡种田念党恩

入党后的王存树更加积极地参与支前工作,先后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南京战役。其中在解放南京战役中,他因执行打扫战场任务过程中发现被遗漏的伤员并及时送医,荣立三等功。

事实上,从战斗前线把伤员抬到战地包扎所只是救援的第一步,因为有大量重伤员急需手术,包扎所不具备手术条件,只能进行简单的医疗处理,必须尽快转运到根据地的后方医院。这也就意味着,担架队员需要跟死神赛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伤员安全护送转移。

“白天随时有敌机轰炸,大多时候都是晚上转运。”老人说,淮海战役时,从前线到根据地的后方医院有六七十里路,夜间行动要快速转移,又要尽可能减少路途颠簸对于伤员造成的二次伤害,这对担架队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自己是党员,而且担架运送经验丰富,他每次都主动要求承担更多转运任务,“只有一个念头,按照部队的指示,把伤员尽快安全送到医院,然后赶紧再回到前线运送下一批伤员。”老人说,当时包括他在内的不少担架队员的手脚都磨出了血泡,但是大家常常浑然不觉,“这点小伤跟战士们比起来不算啥,实在疼得受不了,就用布条缠一缠继续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战场上出生入死抢救转运伤员的立功经历,老人深藏心底七十多年,就连在采访现场陪同的家人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当时很多担架队员都在抢救伤员时付出了生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老人动情地说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存树复原回到家乡,后担任窝洛子小乡民兵中队长,承担起了剿匪反特的新任务。

虽然不是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但解放区的反特斗争同样残酷激烈。“党员和民兵是敌特分子报复杀害的重点。”老人回忆,窝洛子村跟周边的其他三个村子属于胶南县(现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九区,是重点防区,因为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前汉奸、国民党军官、地主盘踞最多的区域之一,这些人不甘心失败,潜逃回来专门趁着夜晚伺机进村祸害乡邻、杀害共产党员和民兵。

其中,对于原籍胶南西郭家沟村的国民党特务郭立茂及其部下的围剿行动,王存树印象最深。当时,已经逃亡中国台湾基隆的郭立茂被委任为“保密局华北站青岛郊区流动组”上校组长,他曾几次派员潜回胶南进行策反破坏活动。作为民兵队长,王存树积极配合解放军、公安武装对郭立茂及其部下进行围剿,“当时郭立茂的一个勤务潜逃回来进行暗杀策反活动,被我们抓住,送到公安部门接受法办。”

1960年,王存树选择卸甲归田,回归耕种劳作的乡村生活,“我是农民出身,党给了我土地,我就得把地种好,给国家多产粮食”。如今,虽然已经95岁高龄,但老人仍然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并且经常参加社区的组织生活,积极提供发展建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太平盛世,更没有我的现在,我见证了祖国从贫穷到强盛,很感恩,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