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挎包”李金玉:曾三次进京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2021-07-09 09:52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84841)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大挎包”李金玉

图①李金玉画像

图②李金玉事迹漫画插图

图③李金玉向孩子讲述大挎包的故事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 本报记者 王爽 徐佳

“李金玉、大挎包,有钱朝里存,用钱往外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首民谣一直在临沂市苍山县(今兰陵县)下村乡的老百姓中间传唱,背着大挎包走乡串户的老党员“老农金”李金玉,一直被乡亲们记在心中。

当年,他是“全国金融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挎包”“百事管”“贴心人”。他曾三次进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山东省政府曾号召在全省财贸战线开展学习李金玉的活动;他创造的“三勤四上门”办信用社的经验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重点报道。

如今,兰陵农商银行党性教育基地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李金玉的塑像,他曾用过的粗布大挎包,被珍藏在山东农村金融展览馆里。挎包上的补丁密密麻麻,绣在上面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经历了岁月的长河,依然清晰可见。作为“大挎包”精神的发源地,该党性教育基地每年都迎来全国几千名金融战线的党员和群众,重温农村金融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

放空枪打不倒高利贷,

要掌握足够“子弹”

李金玉1906年出生在苍山县下村乡东涧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0月,苍山县筹建信用合作社,李金玉被党组织安排任筹委会副主任,具体负责涧村信用合作社的筹建工作,并在首届理事会上当选主任。那时候农民有了土地,生活有了改善,可抵御不了天灾人祸,有些人还遭受高利贷的盘剥。

面对高利贷者的阻挠破坏,面对支农资金的严重不足,李金玉认为,信用社好比一杆枪,放空枪是打不倒高利贷的,要掌握足够的“子弹”,不能光靠国家给资金,一定得自己想办法。

他和会计宋建玺披星戴月,东奔西跑到处动员,终于落实了一批存款。在信用社的支援下,社员们度过了1956年春荒。从此,信用社的威信大增,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下了根。

对经济上比较富裕的社员,李金玉说服他们不要乱花钱,把多余的钱存到信用社,一些社员把钱一点点存起来,最后用自己攒的钱盖上了新房子、有了新营生、步入了新生活。

时至今日,在兰陵县下村乡的老一辈人里,仍有人念念不忘李金玉当时教的顺口溜。6月17日,记者到80岁的村民王彩云家中采访,她流利地说出“拾块粪,真怪强;上地里,多打粮;多打粮,还怪强,上级号召卖余粮;卖余粮,花不了,送到银行保存着;银行就是‘大挎包’,用的时候就去掏。”形象地反映出那个年代“大挎包”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也正是在生产不断发展和社员生活逐步改善的基础上,信用社的存款逐步增加。有了存款,贷给谁?这是涉及到党的信贷方针、政策的问题。

当时的农村信贷工作,金融系统内部有两条路线,一种认为“贷富不贷贫”:富裕人贷款“有借有还”“工作好做”,把穷队和困难户看作包袱。

李金玉是第二种,他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把困难户看作亲人,认为“越穷越要贷款,越困难越要贷款”。他坚定地相信只要依靠集体力量,依靠广大群众,通过扶持生产,开展多种经营来帮助困难队、困难户自力更生,一定能够做到有借有还。

下村乡村民杨振东今年已经87岁了,说起李金玉对他的帮助,老人依然满怀感激。1960年,杨振东复员回家。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义务兵,他始终怀揣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家中的困境让他陷入了苦恼,“我是个很能干的人,但一身的力气不知道往哪儿使。”

1964年,杨振东认识了李金玉,两人之间的一次对话,他至今没忘。

“振东,家里穷,你得想个门路。”看到杨振东家徒四壁,李金玉急在心上。

“没钱呀,一穷二白能怎么办?”杨振东愁上眉头。

“钱不用愁,贷给你款,你得养点什么。”李金玉支招。

思虑再三,杨振东有了主意。“要不养两头小猪吧。”

这次对话后,杨振东从李金玉那儿贷到了30元,买了两头小猪,养到年底,两头猪卖了百余元,“还完贷款还余下70多元,改善了生活,添置了农具,也有了以后生活的本钱。”这是杨振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李金玉贷款,通过这30元贷款,他的日子红火了起来。

“哪里贫穷就往哪里钻,哪里困难就往哪里跑。”李金玉帮助老百姓克服了买粮、喂猪、搞副业、修房屋、治病等方面的许多困难。老百姓觉得他知心、温暖、实诚、牢靠。正如那首广为流传的民谣里唱的,背着大挎包的李金玉成了老百姓的“贴心人”。

不论钱多钱少,

存进李金玉的“大挎包”里才踏实

“李金玉,脑子好使!”记者在下村乡采访,多位村民在回忆中交口称赞,李金玉是出了名的“会算账”,给谁放款、放多少钱、什么时候还款、本息多少,都在他脑子里。

但是,让人难以想象,“脑子好使”的李金玉,竟然不识字。干起工作来难度多大可想而知。

1965年,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工作组曾对李金玉进行走访,还原了李金玉办理业务的情景。当时,李金玉每天转六个村子,经手的业务少时一二十笔,多时六七十笔,谁存了多少,谁支了多少,主要靠心记。

开始的时候,业务少,他就利用上衣的几个口袋,把每村的货款条、存折、存单和票子分别存放。晚上回来,顾不上吃饭,先和会计宋建玺下账。后来,业务越来越多,他就努力学习,用红蓝铅笔写数码,红笔表示存,蓝笔表示支。他不会打算盘算利息,就苦练心算,白天走在路上练,晚上向会计报账的时候练,并且经常用自己的心算和会计的珠算核对。日久天长,李金玉在会计的耐心帮助下,竟然练就了过硬的心算本领。

除了提高业务水平,李金玉还总结出了“三勤四上门”办信用社的经验。“三勤”就是脑勤,多为人民生产生活着想;嘴勤,宣传金融政策使之家喻户晓;腿勤,走村串户登门服务。“四上门”是动员储蓄存款上门、兑付存款送上门、发放贷款“三查”上门、催收贷款上门。1956年8月,苍山县人民银行召开全县银行和信用社干部职工大会,介绍推广了李金玉“三勤四上门”的工作经验。

1965年7月,李金玉又总结出“一讲、二帮、三严、六上门”的做法。“一讲”就是大讲勤俭节约;“二帮”就是帮助生产队勤俭办社、帮助社员勤俭持家;“三严”就是严守自愿、严守信用、严守秘密;“六上门”就是存款上门拿、取款送上门、贷款送上门、还贷上门取、贷款买的实物送上门、各类服务上门办。

和群众走得近,和群众心贴心,乡亲们都信任李金玉。新媳妇出嫁的压柜钱,小孩子的压岁钱,卖鸡蛋的零钱,墙窟窿里的私房钱,三毛、五毛、一块、两块,不论多少,存进李金玉的“大挎包”里才踏实。

李金玉常说:“造弓的望弓弯,造箭的望箭直。托咱办信用社,咱就得忠心耿耿,一丝不苟地管好钱、用好钱。”他曾为2分钱的差错彻夜难眠,后查出是少付了储户利息,第二天清晨,他翻山越岭把2分钱送给了储户。

还有一次,一个储户去世,信用社里留下50元存款,他的儿孙都不知道。他的孙子找李金玉贷款办丧事,李金玉告诉他:“不用贷款,你爷爷还有50元存款。”储户的孙子以为李金玉开玩笑。李金玉严肃地说:“你这是想哪儿去了,别说你爷爷还有你们这些后代,就是五保户存的款,要是人死了,俺还得交到队里去呢!”

1960年冬天,李金玉给崖头村社员送款,不小心摔倒,把左胳膊摔伤了,他硬撑着把钱送到。后来他的左胳膊有一年多抬不起来,但工作一点儿没放下。大伙儿都劝他歇些日子,他说:“这比起打鬼子时受的伤,算不了什么。”社员们都说他是“信用社迷”,连他孙子也说:“俺爷爷算迷在里边了!”

“勤跑勤颠”,这是李金玉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刮风下雨,不问严冬酷夏。苍山县多丘陵,李金玉每天要爬四五道山岭,过六七条河沟。他患有气管炎,有几次走在路上喘不过气来,险些搭上了命。贴心的服务,使群众与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许多群众说:“两天不见‘大挎包’,心里觉着空落落。”

原兰山联社金雀山信用社主任颜世英说,二十世纪的农信服务工作“只有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艰苦的环境下,“大挎包”精神给了她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始终将存款工作作为立社之本,工作中始终坚持“储户至上,信誉第一、礼貌待客,竭诚服务”的宗旨,把客户当亲人、当朋友,“这一直是我们老一辈基层农信人几十年来的工作原则和服务信念。”

在外“百事管”,

大挎包却是自己侄子的旧书包

除了业务好,李金玉还有一个称号:“百事管”。

他躺在床上也好,走在路上也好,在家也好,外出也好,心里总是惦记着业务片区的大队,经常琢磨怎么帮大家把日子过得更好、更舒心一些。

1964年快过春节的时候,上级下发了救济款和烈军属补助费。当时下了一场大雪,路滑难行。李金玉不顾这些困难,跑遍负责的村,给生活困难的家庭送去救济款,给12户烈军属送补助费,给14户烈军属、五保户买粮、割肉、称盐。他还上门服务,给一部分社员支了存款,大家欢欢喜喜地过了春节。

他见事就管,遇事就揽。今年85岁的下村乡村民赵玉启,在孩童时代最愿意跟着李金玉走村串户。6月17日,赵玉启坐在自家天井下,回忆起往事仍历历在目。“我当时就愿意跟着他,想和他亲近。”

原来,李金玉刚来到下村乡开展信用社工作时,当时不少村民手里有一些老票(已经退出流通的纸币)。老百姓拿着老票,买不了东西,急得直跺脚。李金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自掏腰包给老百姓兑换,把不能用的老票压在了自己的手里。

“当时谁都不知道这些老票已经永远不能用了,他总是这样默默地去帮助老百姓。”赵玉启说,李金玉前后一共用50多元钱兑换了村民手中的老票,这在当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后来大家知道了这件事,更加敬重李金玉。

李金玉对服务的社员很大方,对自己却十分节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李金玉外出服务背的大挎包,是自己侄子的旧书包。侄子上学背了五年,他办信用社又背了九年多,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李金玉叫老伴儿缝补的时候,老伴儿总爱挖苦他说:“信用社那么多钱,连个背包也舍不得买。我看你呀,就是鸡窝里打拳——小架式!”李金玉回答:“给社员办事,一分一文也不能乱花!”

李金玉的“百事管”多着呢:生产队缺地瓜种,他跑遍费县、平邑两个县七十余个村庄,调剂来十五万斤地瓜种;生铁犁铲在山区耕地碰到石头容易折断,他就与公社铁业社联系,督促抓紧赶制熟铁铲,并送到多个生产队;生产队搞副业,他帮着操持资金,并往返县城与有关部门联系买了小钢磨和粉碎机,还到供销社联系人员给安上,指导操作技术;就连走在路上,他也四下留神,遇事就管,见到牛吃了庄稼,就赶紧去撵,还对主人说教一番……

原苍山联社下村信用社信贷员赵启云,刚参加工作时是李金玉的徒弟,他们共事了7年。他清楚记得,李金玉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心甘情愿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口碑。李金玉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到76岁,当地群众见面都亲切地喊他“李姥爷”。“他对农信事业和人民群众几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我心中,‘大挎包’精神就是他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心系群众的精神。”赵启云说。

“你是‘大挎包’的重孙子呀!”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李金玉一生牵挂的乡亲们终于拔掉了穷根,过上了好日子。虽然老人已在1992年离世,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但他的“大挎包”精神,被千千万万的金融工作者传承着,早已深深扎根。

兰陵农商银行三何支行客户经理陈永生,在农村金融领域工作了36年,他的大爷陈汉鼎是李金玉事迹的挖掘人,也是李金玉当年的同事。陈永生曾干过基层信用社主任,但后来他主动要求去做一名像李金玉一样的客户经理,一干就是21年。2019年,陈永生还说服大学毕业的儿子陈沫放弃了公务员的工作,成为兰陵农商银行的一名柜员,小伙子在去年全系统的点钞大赛中获得大奖。

陈永生告诉记者:“李金玉的事迹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我也始终在用‘大挎包’精神勉励、指引自己,把‘百事管’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现在的他,也成了群众的贴心人。接到不明电话、短信时,乡亲们会第一时间向陈永生咨询;手里有了余钱,会请陈永生帮助规划理财方式;手头紧、有资金需求时,也会向陈永生求助,寻求最合适的贷款品种,并且能最快获批贷款。真心换真心,乡亲们主动变成了“宣传员”,口口相传给陈永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客户。“我理解的‘大挎包’精神,就是一种服务精神,‘大’是个量词,是指不论客户有什么困难,你都要尽心去帮他解决问题,这也是服务精神的大义。”

李金玉的重孙李波是农商银行的一名优秀员工。“你是‘大挎包’李金玉的重孙子呀!”直到现在,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一听李波是李金玉的后代,就赶紧拉起小伙子的手嘘寒问暖。而老爷爷教的道理,李波至今都还记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走满天下端着碗,光喜勤快不喜懒”“我觉得这也是对他一直坚持的‘三勤四上门’的一种诠释。”李波说,自己家里珍藏着记录老爷爷李金玉的书籍,在书里他读懂了“大挎包”精神,“它就好像一封家书一样,我永远把它视为传家之宝。”

“以‘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勤俭敬业、公私分明’为内核的‘大挎包’精神,是全省农商银行的一面旗帜。”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说,回顾我省农信事业创业史、发展史、改革史和转型史,不难发现,“大挎包”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创造辉煌业绩的重要红色根脉、基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