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村少年的苦难经历与惊蛰之醒——杜阳林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惊蛰》出版

2021-08-03 17:4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480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通讯员  隋静静

四川作家杜阳林的最新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惊蛰》日前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正式推出。小说讲述了一位坚韧的农村少年的成长史,延续并推进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对乡村青年“奋斗改变命运”这一主题的书写,是一部关于乡村命运变迁的沉重史诗。《惊蛰》最初刊登于《十月》杂志2020年6期,本次出版成书增补了杂志刊载时删减的部分内容,并对全书进行了全新的修订,使得小说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更加完整和细致。

小说描绘的是时代变革中一位乡村少年的苦难经历与惊蛰之醒:20世纪70年代末,四川北部阆南县观龙村,凌云青的父亲突然病逝,不仅带走了他的童年,也带走了凌家的欢笑与希望。年幼的凌云青不得不过早地直面生活残酷的一面:寒冷和饥饿的折磨,乡邻旁亲的刁难与欺辱,被烧伤、身患腿疾的性命之忧……但在这个沉稳的少年心中,始终有读书求学的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经历十年苦难的成长,时代的列车载着凌云青和他沉重的过去,无可阻挡地奔向未来。

作者杜阳林是四川省南部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为成都媒体资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多次荣获新闻奖。他的写作风格稳健,类型横跨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惊蛰》在国内重要文学阵地《十月》发表时,获得了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和作家阿来,以及国内外众多作家、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阿来对杜阳林的成长和创作经历十分了解,并对他称赞有加:“杜阳林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川北贫瘠乡村而来,曾在川内新闻媒体任职,但后来不管他持何种身份,他内在有一点是始终未曾改变的,那就是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阿来认为,杜阳林“笔下的人物十分过瘾,既有精准的新闻感,又具温度十足的文学性,他将二者巧妙地结合与呈现,处处闪烁着哲理之光” 。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惊蛰’是一个时代环境的象征或隐喻,作者对这个时代怀有的情感、希望和巨大冲动跃然纸上一览无余。小说有主人公凌云青的成长史,是一个乡村少年的命运史,同时也是1970年代、1980年代之交的中国乡村史。“

《惊蛰》上市前的7月7日,由《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主持,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出席的《惊蛰》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梁鸿鹰、孟繁华、贺绍俊、刘庆邦、陈福民、张学昕、刘琼、王春林、何平、杨庆祥、张莉、刘大先、李云雷、饶翔、杨青等二十多位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以及十多家重要媒体出席了活动。各位嘉宾就《惊蛰》的文学创作、时代背景、苦难书写与超越等话题进行了评价和探讨。

李敬泽称赞杜阳林“凭借直觉写出了一部有力量的作品”,让他感到深深的共鸣,并表示对杜阳林未来的创作充满了期待。作者对文学的坚持与勤奋,一直受到阿来的赞赏:“我很少对别人的创作有所期望,但杜阳林对待文学的态度和进步,让我不得不关注他。”

杜阳林在访谈中说到,写作《惊蛰》是他对自己的一个承诺。从起心动念到最终成稿,小说的酝酿和创作历时五六年,在主人公凌云青身上,也有他自己的影子。故事的完成似乎令他自己更加完整,也更令他坚定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故事的主人公凌云青从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每一个严峻时刻、苦难与磨砺之中,都获得了精神的觉醒、丰盈和拓展,并促成了自己心灵的成长。他年少失祜,却并未陷于迷惘之中拒绝长大,而是在不断磨砺心智的过程中,成为家中能扛事的主心骨;烧伤和腿病让他险些丧命,却也令他获得更为强大的生存意志以及对生命的感念与敬意;流浪的经历让他尝尽世间冷暖,也令他理解了尊严的真正含义,开始正视苦难的意义;最终,在周爷的启迪与细妹子的关爱下,“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在他的心中不断升腾,坚定了他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同,最终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出路。

《惊蛰》是作者杜阳林以真实的乡村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可以说是对一代人生命历程的回忆和追溯。小说体现出质朴、刚劲、昂扬的审美格调,大量运用川北方言,并对地方风俗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和刻画,具有浓郁的川北地域色彩与韵味。将一个少年的成长史置于宏大的历史长河背景中,以“惊蛰之醒”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书写个体命运的同时,也刻画了中国农村大地苦难下的人物群像,呈现了四川农村地区的风貌及其在时代大潮中的变迁。

当下,我们更加需要阅读这样的“直面苦难、超越苦难的故事”。正如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刘庆邦所说:“我们写个人的苦难经历,其实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人生中肯定有很多苦难,但正是在苦难中,才表现出了中国人、中华民族生存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