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观察 | “共同富裕”深思考:读懂这场宏大叙事中的几个关键点

2021-08-21 20:45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62551)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一个决胜脱贫攻坚的国家、一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一个人民至上的国家,下一步将为她的人民谋取哪些福利?

  答案早已不言而喻,那就是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他们的身份不同、角色不同,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那么,共同富裕到底意味着什么?

  近日,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召开,来自顶层的声音所传递的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信号越来越强烈。共同富裕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均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实践,对此,我们尝试着从几个大众所关心的关键点来梳理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

       重新认识“公平与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中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从效率为先到重视公平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突显是与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不开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收入分配循环论》作者刘尚希表示,无论是学界还是大众,“效率和公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

  公平一词正式形成理论解释是在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他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

  直白点说,公平就是个人的努力与收获成相对正比。

  效率最早出现在物理学科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大规模使用,引入了效率的概念。而经济学中的效率体现在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后所能实现的经济收益的大小。

  过去许多人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跷跷板”,重视效率可能会有失公平,重视公平同样会有失效率。对于大众来说,在新发展阶段下,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刘尚希认为,公平与效率相冲突是基于物本逻辑得出的结论,如果转向人本逻辑,公平与效率完全可以融合。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公平与效率并不冲突,二者之间是一种融合关系。

  举个例子,过去相当一部分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如今随着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从而使得人的收入不断提升、效率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转型,效率与公平便实现了融合。

  也就是说,人的能力差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贫富差距,贫穷是能力的贫穷,富裕实际上是能力的富裕,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所有人能力的共同提升和发展才是共同富裕的本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宏观层面来看,人的能力差距并不是由于个人不努力造成的,而是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群体性能力差异,如农民与市民的差距。因此,本次会议强调,“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归根到底,补齐低收入者的能力短板,缩小群体性能力差距,才是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键。

       何为“第三次分配”?

  本次会议提到的“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对于“初次分配、再分配”耳熟能详,那么到底什么是“第三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最早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厉以宁提出的,1992年,他在《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影响收入分配的三种力量,在1994年出版的《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他又做了进一步阐释。他表示,初次分配是各个要素获得要素报酬,二次分配就是通过税收(个税、遗产税、赠与税等)、转移支付再平衡,三次分配就是通过自愿公益捐赠进一步调节。

  用最直接的方式来理解,初次分配是工资,由市场主导,讲效率;再分配是通过税收社保调节高收入群体,由政府进行调节,讲公平;三次分配是慈善公益,鼓励富人自愿向社会做贡献,靠道德推动,讲觉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中,“三次分配”被首次明确为基础性制度安排。会议提到,“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可以看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和定位越来越明确,高层对慈善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和路径,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本次会议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从对共同富裕的表述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不同时期党和政府结合时代特点对共同富裕表述的不断完善,而从第三次分配的高规格提及来看,第三次分配实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看来,第三次分配所面向的是高收入人群,鼓励高收入人群回报社会,防止市场机制下富者越富、穷者愈穷的阶层固化。

  正如本次会议所指出的,“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这里的“畅通向上流动通道”,不仅有财富的流通,还有阶层的流通。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近年来,共同富裕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在日常的行业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先是去年蚂蚁上市被叫停、阿里被开出“天价罚单”,再是滴滴上市后迎来监管风暴,还有K12校外培训机构关停整改、中央出台“双减”政策严禁资本化运作教等。

  这些被点名的行业、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关系到资本。

  在监管层的雷霆监管下,频频的行业爆雷,看似突然,实则早有征兆。点名批评相关行业、企业是监管部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具体举措。

  刘尚希认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是限制资本、打击资本,而是保障资本在特定的轨道里发挥作用。在其他领域要对资本进行合理地规范和约束,不然会造成整个社会机会的短缺。

  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蛋糕”既要做大,也要“蛋糕”分好。这一点,我们不妨来看“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省委书记袁家军的讲话。

  今年6月,在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袁家军谈到,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更不是均贫富、杀富济贫;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的共同富裕,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是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通过反垄断引导资本有序扩张,才能推进共同富裕、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