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巨人”①:解决“卡脖子” “小巨人”被寄厚望

2021-08-21 22:1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922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殷红艳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2930家企业上榜。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公布三批、共4762家中小企业入选。其中,青岛共有97家企业上榜,此次新增50家,在非直辖市城市当中,排名第四。

早在2018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提出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字面上来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

当千千万万如城市毛细血管般的中小企业争相奔赴创新,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隐形冠军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样梯次分布的中小企业无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植入了活力基因,注入了强劲动能。

按照官方说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补链强链的重要力量,对解决“卡脖子”难题意义重大。

在我国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中,这些优中选优的“小巨人”被赋予了极高的期待。

1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业“四基”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补短板”,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通过工业设计促进提品质和创品牌等。

近期,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