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创建1家5A景区,争取上市公司破百家……看,青岛这些“十四五”专项规划

2021-09-02 20:1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511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9月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启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对青岛市“十四五”专项规划进行详细解读。第一场由市委改革办、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四个部门分别发布。

本文图片均据新华社

市委改革办

“十四五”期间实现深化改革五大突破

“十四五”时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十四五”时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青岛市“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于今年1月份经青岛市委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青岛在深化改革上将实现的五个方面突破:

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必须充分利用战略优势推进改革,找准战略定位,率先探索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着力建立和完善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客厅”等体制机制,推进“双招双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外贸体制机制,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用足用好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围绕打造一流发展生态创新体制机制。必须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积极推进创业城市建设,用改革的“冲击钻”打破制约创业创新的阻碍,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在青岛加快集聚、互动耦合,推动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必须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突出创业城市主题,把城市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来,推动资源要素更加自由化、便利化流动,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广泛凝聚“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的社会共识,加快民生领域改革,创新城市现代治理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党建统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理念,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商务局

建设特色消费湾区,打造一条滨海消费带

“十四五”是青岛围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科学创新发展理念,把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等创新要素作为经济产业转型、促进改革创新、引领新型消费、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突破期。

青岛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设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东北亚、特色鲜明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优质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区域特色国际消费目的地、国际消费时尚创新引领地。到2025年,形成业态创新、产业融合、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量、绿色开放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成为打造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青岛创新发展的新要素、青岛城市魅力的新亮点。“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住宿业营业额分别保持9% 、8% 、9%、5%以上的增速。商贸业增加值、税收、就业贡献稳步提高。

为实现这一目标,青岛将多管齐下。例如在优化商贸流通空间布局方面,将依托青岛市现有商业空间布局基础,结合自然海湾,建设特色消费湾区,形成一条滨海消费带。初步形成以市南、市北、崂山、李沧为主的消费活力提升区,以西海岸新区为主的消费新兴发展区,以城阳、即墨、胶州为主的消费战略发展区,以平度、莱西为主的环胶州湾商业消费集中区域外围的国际商贸功能区,带动和引领全市商贸业发展,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空间支撑。

还将推动青岛进入全国商贸流通数字化先进城市行列;以创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为抓手,健全现代高效开放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抢抓新业态、新零售、新动能战略机遇期,加快完善促消费新体制机制,挖潜庞大内需市场,创新供给、提升品质、健全体系,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消费,满足个性消费等。

市文化和旅游局

“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

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本市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开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征程的有力支撑。 《青岛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青岛将坚持“城市即旅游”理念,着力打造要素齐全、设施完善、产品多元、环境优美、气质时尚,兼具齐鲁传统文化底蕴、胶东海洋文化特质、近现代欧陆风情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和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高地、旅游消费大都市和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这一规划透露,青岛将依托崂山、珠山、大泽山三大山系,建立山林山地旅游支撑体系;依托胶州湾、鳌山湾、灵山湾三大湾群,打造海岸旅游核心区;结合城区发展定位,打造中部时尚消费、东部康养度假、西部休闲娱乐三大主题城区;沿即墨丁字湾至西海岸琅琊台一线,打造滨海度假旅游带;沿大沽河流域打造生态休闲乡村旅游轴带;依托胶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区域一体化旅游生态圈。

未来五年,青岛将重点推动“一山、一台、一港、一区”的“四个一”工程。“一山”即:依托崂山打造国际知名山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一台”即:依托琅琊台打造“东方琅琊”地标景区;“一港”即:依托百年海港打造集港口经济、文化交流、海上旅游于一体的国际邮轮母港;“一区”即:依托老城区打造一批独具青岛特色的文旅消费集聚区。

青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A级景区的数量已经达到100多家,但是多年以来只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十四五”期间,青岛将做好5A景区的创建工作。据透露,青岛正在打造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要把奥帆中心和海底世界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申报5A景区。据悉,目前国家文旅部原则同意创建,2022年10月将迎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最终验收。同时青岛将做好景区储备,对4A景区进行各方面的提升,对有些4A景区进行联合营销、联合推介、联合打造。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全市拟上市后备培育企业达500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十四五”时期是青岛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期。《青岛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计划到202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5%左右,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33000亿元和33500亿元,金融机构总数超过3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元。青岛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显著提升,财富管理与创投风投“两个高地”优势突出,航运金融、贸易金融、海洋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蓬勃发展,中国北方资本强市地位更加牢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这一规划提出,到2035年青岛要实现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目标。

规划还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分别包括:引导生产要素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拓展航运贸易金融,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优化创投风投生态,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深化金融改革,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增强区域金融辐射能力,加快胶东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优化开放布局,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上市企业一个地方金融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回顾青岛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2006年底青岛上市公司仅有8家,“十一五”期间新增8家,“十二五”期间新增13家,“十三五”期间新增30家,“十三五”末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家。今年以来,青岛企业上市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实现新增上市公司10家,达到整个“十三五”期间新增数量的三分之一,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9家,居全省第一。

同时,青岛拟上市企业储备充足。目前有2家企业已经过会等待发行,有10家企业在证监会、交易所排队在审,21家企业在证监局辅导备案,101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全市拟上市后备培育企业达500家,形成上市工作“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排队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发布会上透露,青岛争取到“十四五”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能够突破100家,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这一工作,青岛市出台政策,将市级企业上市奖补由3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各区(市)也纷纷出台奖励政策,最高奖补达到1500万元。同时加大孵化培育力度,今年成功推动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纳入全省首批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