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宝“马”!青岛渔民自发成立海马保护组织,坚守中有期待也有无奈

2021-09-06 06:3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7363)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署名除外)

8月26日,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西杨家洼码头,渔民们正在整理网具、收拾渔船,为9月1日开海做最后的准备。

50岁的船长刘树杰蹲在自己那艘40马力的木壳渔船里,一会儿调试设备,一会儿整理船舱,身旁的一面“蓝湾卫士护海巡湾巡护队”队旗格外显目。作为蓝湾公益团队负责人,伏季休渔正式结束,也意味着刘树杰和伙伴们的工作重点,将从岸上培训转到日常出海巡护中。

8月26日,码头上,刘树杰在自己的渔船上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开海做准备。

刘树杰和他的团队都成了巡湾护海的卫士。

又是一年开海季,渔民们个个喜气洋洋、满怀期待,可刘树杰的脸上却挂着一丝愁容。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纠结?

>>坚守<<

老渔民成了“土专家”

从琅琊台出发,沿着滨海大道西行6公里左右,就是刘树杰所在的刘家崖下村,这里到大海的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刘树杰从20岁就开始驾船出海捕鱼,至今已有30年。

尽管只有初中学历,刘树杰却爱钻研、爱琢磨,在长期出海作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对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分布等情况了如指掌。这些优势,也让他成了科研专家们的得力助手。

刘树杰说,从2000年起,他就参加了黄海水产研究所金显仕、赵宪勇、李显森等专家组织开展的黄金鳀鱼等近海资源调查和渔业信息采集等工作,曾协助时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秀梅开展海洋牧场平底调查和金乌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调查。凭借丰富的经验,刘树杰还被聘为渔业资源信息员。

8月26日,刘树杰在自己的渔船上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开海做准备。

长期耳濡目染,让刘树杰具备了与一般渔民不一样的知识和眼界,成了一名“土专家”。2011年,当时还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的张秀梅教授研发了一种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新型网具——方形网囊。产品设计出来了,可沿着海岸线在多个省份找了不少有经验的老渔民,却没有人能制作出来。刘树杰拿到图纸后,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只琢磨了三天就成功地做出了网具。从此,张秀梅教授对刘树杰刮目相看,不仅多次把他请到课堂上与研究生们交流分享,还经常安排学生到村里跟着他一起搞科研。

这些年来,每年都有不少科研人员上门租船作业,再加上自己平时出海打鱼,家里还种了几亩地,刘树杰一年的总收入达十多万元。“咱也不用买房,这样的收入对我们当地渔民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即使不出海,小日子也能过得很舒坦,但在刘树杰看来,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好好地干下去。“俺是渔民,守好大海就是俺的本分。”他说。

刘树杰会定期查看海马的生长状况。资料照片

倾心守护这片祖宗海

时光静静地流淌,转眼到了2015年。那年盛夏,一位学者的来访,打破了刘树杰平静的生活,也让他逐渐走上了公益之路。

来访者名叫张雄,当时正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导师阿曼达·文森特教授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洋保护委员会主席及海龙科专家组组长、加拿大海洋保育科学首席科学家、CTIES海马工作组组长,在海马保育及CTIES国际贸易管理决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017年,阿曼达·文森特教授(右二)、张雄博士(左二)一行来琅琊考察海马分布情况。受访者供图

海马是探索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指示和旗舰物种。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海马资源普遍衰退,海马种群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当时,张雄正在国内沿海开展海马野生种群资源分布调查。那年4月,他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于7月初抵达青岛。

在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们告诉张雄,他们在西海岸请了一位名叫刘树杰的船长帮忙从事渔业资源监测工作,最近几年那里的海马种群数量比较多,并展示了采到的海马标本。“这是日本海马”!张雄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刘树杰等渔民口中,张雄了解到,附近海域最近几年内日本海马的数量的确有明显增长的迹象,并且还得到了比较详细的分布资料。令张雄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为什么这里海马数量会增长,刘树杰还给出了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猜想。

琅琊海域生长的是日本海马。资料照片

2015年11月,张雄完成调查工作后返回加拿大。随后两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再来青岛,但他和刘树杰通过微信保持着联系。“我记得他给我发过几次照片,显示那边日本海马被非法捕捞,并表达了他的担忧。”张雄回忆。

“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非法收购、运输、出售,我虽然是一位渔民,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起专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把这片祖宗海里的海马资源保护好。”刘树杰道出了初衷。

他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2017年12月,阿曼达·文森特教授和张雄博士一行专程赶到青岛。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刘树杰驾船带着大家来到那片海域,下网仅十多分钟,就捞上来138只日本海马,阿曼达·文森特教授发出连连惊叹。当时,专家们就建议,应该尽快将这片海马栖息地保护起来。

西海岸新区琅琊海域发现的野生海马,生存状况良好。资料照片

为了水更清鱼更丰

2017年10月,刘树杰受邀前往广州,参加中国海马巡护队长及保育讲师训练营。那次培训,参训人员有的是硕士、博士,刘树杰是唯一的渔民。经过四天培训,刘树杰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中国海马保育讲师”和“中国海马保育巡护队长”称号。他萌生了成立一支公益组织开展海马保护的想法,“保护海马就是保护渔民共同的家园”。

2017年底,刘树杰出资8000元购买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组织培训12名渔民,成立了一支以渔船船长为主体的海马保育志愿公益队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专家组命名为中国海马保育网络青岛站。

“海马种群的健康存在,是我们渔民永远的钱袋子,不仅我们自身要参与保护海马,还要向周围的亲友宣传保护海马,不捕捞、不吃、不买卖……”休渔期间,刘树杰带着志愿者们走进码头、市集,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开展培训,用自己的语言劝导渔民。开海后,大家利用出海作业的机会,对海马栖息地开展巡护。

琅琊海域海马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资料照片

2018年初,西海岸新区推行湾长制,刘树杰等被吸收为 “蓝湾卫士”,10名成员、10条渔船组成首批蓝湾卫士护海巡湾巡护队。在相关机构的引导下,公益团队的志愿活动从保护海马拓展为护海巡湾,定期开展净滩、净湾、净港活动,对违法作业船只进行劝离。近年来,青岛近海多次发现海江豚的身影,刘树杰和伙伴们将它们也列入巡护范围。

经过多方奔走,2019年9月,刘树杰注册成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蓝湾生态环境公益服务中心”。从此,这支公益团队有了正式的“身份”。“据我所知,我们是全国首支海马保护民间公益组织。”刘树杰说。

四年来,团队成员从当初的10余人逐步发展到如今的80多人,他们精心守护着海马和海江豚栖息地,守护着这片蔚蓝的海湾。“为了滩更美、水更清、鱼更丰,绝不做旁观者。”刘树杰坚定地说。

四年前,中国海马保育网络青岛站成立,刘树杰也走上了公益之路。

>>困境<<

至今仍在看护房办公

随着蓝湾公益团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刘树杰和同伴们遇到了新的难题。

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办公场地问题。“别看我们团队在外面的名气很大,可至今我们还在码头上的一间看护房里办公。”刘树杰说。

蓝湾公益团队至今仍在这处位于码头上的值班室里办公。

记者看到,刘树杰所说的“看护房”其实就是一处简陋的值班室,十多个平米的房间里摆着两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一组木制沙发和茶几,里间是一处带炕的卧室。

4年前,保育站成立后,首批加入公益团队的码头老板杨洪雪、尹崇香主动将值班室腾出来当作办公室,自己搬到了里面的卧室。“这十几平米的空间,既是我们的办公室,也是我们的培训教室,还是我们的宣讲展厅,所有功能集于这一间屋子,而且还和房主家的生活用房混在一起。”刘树杰说,大伙也都知道非常不方便,但眼下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刘树杰(左)和李和锋在办公室门口,场地问题成了他们当前面临的头等难题。

如今,海马保护日益受到关注,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来到站里参观学习,经常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很多孩子就趴在窗户上听。更让刘树杰尴尬不已的是,站里虽然买了投影仪,可狭小的空间里无法播放。

“几年下来,我们总共整理出了上千份科普宣传资料,但受场地限制无法展示出来。”刘树杰说,位于龙湾海水浴场附近的一家饭店老板王瑞兰也是公益团队中的一员,她主动提出把一部分宣传展板挂到了店里的墙上,好歹有了一个“窗口”。

另外,蓝湾公益团队每年都要对渔民们进行培训,可站里的地方太小坐不开,出去租会议室,一天的租金也得好几百元。“我们亟需一处面积够用、功能配套的场地。”刘树杰急切地说。

刘树杰说,每次出海巡护,他们都会做好相关记录。

资金瓶颈困扰发展

资金短缺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大伙。

志愿者们说,如果专程巡护,出海一次的油钱等成本至少得上千元。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一般在出海作业期间顺道进行巡护,就是这样,巡护一次的成本也高达300元。休渔期间,在岸上开展公益培训、印制发放宣传材料等,同样是一项较大的支出。

刘树杰介绍,从2019年底至今,他们先后两次获得相关基金会的资助,共计11万元,这些资金用在了购买电脑、相机等设备,以及对出海志愿者的补贴等方面。这也是该组织成立以来,收到的仅有的两笔资助。

李和锋是蓝湾公益团队会计,对每一笔资金的去向,他都要记录在册,做到有据可查。他说,2019年底获得8万元资助,看上去不少,其实在完成设备采购等支出之后,发放到几位队员手中的补贴只有每人4000元。

2019年底,刘树杰的公益团队入选“创绿家”项目,获得了8万元资助。

刘树杰介绍,以李和锋为例,平时为了做公益,经常连出海捕鱼和外出打零工也顾不上,一年下来起码少挣8000~10000元。“对大伙而言,这几千元补助,更多的是一种鼓励,让大家有信心继续走下去。”

渔民出海捕鱼,一网捞上来除了鱼虾,还会夹杂着大量的海底垃圾。很多渔民把鱼虾分拣出来后,往往会将垃圾又抛回大海。大量废旧塑料等垃圾沉睡海底,令大海不堪重负。之前,蓝湾公益团队曾利用肥皂作为奖品,“交换”渔民从海上带回的海底垃圾,仅5艘船就“回收”了1000多斤。

这是刘树杰申报公益资助基金时的材料,最终获得了3万元资助。

在刘树杰的规划中,除了要进行公益培训和巡护,还准备开展净海行动,号召渔民自觉带回海底垃圾,并进行适当奖励。他粗略算了算,如果正常开展下来,一年至少需要投入20多万元资金。然而,他们今年的资金支持只有3万元,“很多公益活动,想做却做不了。”

刘树杰算了算,这几年,他个人在公益方面的投入达到了8万元。自创立以来,他和其他团队成员们多次凑钱渡过难关,至今仍备受缺资金的烦恼。“不怕你们笑话,小朋友们来参观学习,我们有时候连矿泉水都管不上,更别说安排盒饭了。”

公益组织创立之初,刘树杰自费购买了很多设备,他个人在公益方面的投入达8万元。

公益团队亟待“走出去”

刘树杰还有一个非常迫切的愿望,那就是尽快走出西海岸,到青岛其他区市和周边城市开展海马保护公益宣传。

去年,他曾从媒体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周边某市多人因为买卖海马被公安机关查处。这则消息令刘树杰感到十分焦急,“如今,依然有个别渔民缺乏法律意识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偷偷买卖海马,这也说明我们公益机构的工作不到位。”他称,今年5月,自己曾和同伴们一起到周边某市码头进行走访,发现仍有渔民在叫卖海马。

琅琊镇西杨家洼码头,刘树杰(右一)向渔民宣传海马保护知识。

“经过多方持续努力,如今在西海岸沿线码头上,再也没有敢卖海马的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保护动物,如果买卖就违反了法律。”刘树杰认为,当务之急,要尽快走出去,让更多的渔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海马的行列中来。

此外,蓝湾公益团队还存在人员组成结构等问题。目前团队成员主是要本地渔民,而且多数队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大部分人都不会使用电脑,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这也不利于更大范围地开展活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刘树杰说。

刘树杰向渔民宣传海马保护知识。

>>期待<<

最好与本地企业长期合作

自2015年至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专家组东亚负责人、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张雄博士已来过青岛七八次。在他的眼中,刘树杰是一个对海洋渔业非常了解、对海洋环保有着很深情怀的船长。

6年前的青岛之行,琅琊海域的海马分布情况让张博士感到意外和惊喜,开始长期关注这里。张博士介绍,海马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非常关注的海洋珍稀濒危鱼类,目前我国海域约有16种海马,青岛琅琊海域中有日本海马,其种群密度之高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少见。作为一位渔民,刘树杰带着团队尽心尽力地呵护着这片海域,并且做出了成绩,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举动。

虽然面临资金场地等困境,但刘树杰和伙伴们的各项工作记录都做得很完整。

对蓝湾公益团队面临的困境,张博士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虽然已有公益机构进行资助,但基本上都是短期行为,一般都不超过3年。“我们更希望得到10年以上的长期资助,这对海马保护和公益团队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张博士也希望,在对海马栖息地的保护中,有更多的民间志愿者能参与进来,通过公益论坛以及各类宣传平台,让公众了解海马保护知识,有利于从社会层面推动企业等机构对公益组织的支持。按照张博士的设想,未来还筹划在琅琊一带海域构筑水下“海马旅馆”,通过合理投放人工鱼礁,既让海马免受外界干扰,让它们真正在这里定居,也有助于渔业资源修复。

张博士认为,成熟稳定的NGO(非政府组织)一般都有一个或多个企业与其长期对接,从而形成良性发展,这也是刘树杰所在的公益组织下一步发展的最佳途径。

“最好寻找青岛本地的相关企业,通过长期合作从根本上解决公益团队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可以请当地有社会责任感的养殖企业提供长期资助,公益团队则可对接企业的团建活动。此外,因为海马是近海底层环境健康的指示生物,有海马的海域基本上生态系统较为健康,可以成为本地海产品外销的一张名片。”张雄博士说。

公益团队成立四年来,刘树杰和伙伴们至今仍在码头上的一处值班室里办公。

相隔千里依然鼎力支持

“这些年来,刘树杰船长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已担任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的张秀梅教授高度评价自己的“老搭档”。

张秀梅院长说,最初也是经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介绍才认识刘船长,双方合作已经10多年。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刘树杰虽然是一名船长,但有着超强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海洋科研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刘树杰在码头上向渔民们宣传保护海马、爱护海洋相关知识。

更让张秀梅教授感到惊讶的是,有时候科研中遇到一些难题,刘船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成功解决。比如,2015年,张秀梅教授开展金乌贼保育网式鱼礁实验时,起初没有成功。刘树杰分析认为,可能是流速过快导致金乌贼卵无法黏在鱼礁上。他大胆调整方案,换到了一个流速较低的地方进行实验,结果鱼礁上很快收集到了密密麻麻的金乌贼卵。

“刘船长还是一个热心肠。”张院长说,当时,她的学生们因为经常要跟着渔民出海开展科研工作,由于一大早就要从码头乘船出发,刘树杰就让学生们提前一天住到自己家里,对待老师和学生就像自己家人一样,让大家都非常感动。

在张院长看来,刘树杰发起的蓝湾公益活动,吸引了众多渔民参加,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开端,也是一个积极的尝试。“这样一个有热心、爱钻研的公益团队带头人,我们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他也是责无旁贷。”张院长说。

志愿者下海查看野生海马。资料照片

草根公益还需多方助力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青岛项目总监李真真定期与蓝湾公益团队合作开展净海、净滩以及保护海江豚等行动。在她看来,蓝湾公益团队当前遇到的难题,在很多公益组织发展初期都不同程度存在。

李真真说,海马保护虽然是一个略为“冷门”的公益项目,但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根据我们的了解,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渔民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有不少,但像他们一样专门从事海马保护的组织,这是唯一的一个。”正因为刘树杰和他的团队踏踏实实地开展公益保护,他们的行动和方案打动了阿拉善SEE基金会的评委们,相继入选“创绿家计划”和“净海行动二期环保公益资助计划”,并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不过,阿拉善SEE基金会推出的创绿家项目,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小公益组织实现自身造血功能,达到良性运转。对初创公益组织来说,尽快找到一条自我发展之路非常关键。“对蓝湾公益团队而言,除了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还需要在项目推介、传播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据我了解,现在已经有一些专业的基金会等机构表示看好蓝湾公益项目,但是要想得到资助,还需要公益团队在项目设计等方面做好筹划,以符合标准和要求。”李真真说,这些工作相对较为繁琐,仅靠渔民朋友们自己恐怕难以完成,需要专业人才助力。

刘树杰(右六)参加研讨会。

延伸>>

环境好水质优,海马来“扎堆”

截至2020年,蓝湾公益团队发放宣传材料1.8万余份,累计培训渔民300多人次,组织净滩、净湾、净港活动36次,清理海洋塑料垃圾9.1吨,出动渔船200多艘次对包括海马栖息地在内的“祖宗海”进行巡护,配合渔政执法人员清理违法网具40余套、2000余米,多次对受伤海江豚进行紧急救助,先后举办10期海马保护培训班,72名学员被授予“保育先锋”。2020年,刘树杰获评“奋斗‘十三五’最美新区人”提名奖。

刘树杰获评“奋斗‘十三五’最美新区人”提名奖。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琅琊海域海马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据专家测算,我们琅琊海域海马种群数量为其他地方平均数量的30多倍,这也充分说明海洋环境越来越好。”刘树杰说。他告诉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经过增殖放流,金乌贼、梭子蟹等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琅琊一带,开海后渔民三分之一的渔获物都是金乌贼等海产品,为大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