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办好民生“微”实事 幸福路上不落一人

2021-09-10 06:4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334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走访残疾家庭,帮扶残疾人就业,聚焦群众关切,成立市北区扶残助残联盟;提高特殊人群的供养、护理标准,解决各类民生诉求……市北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着力解决民政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

13家

立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党组成员开展广泛调研,实现3家辅助性就业机构、3家残疾人托养机构、13家康复服务机构走访调研全覆盖;入户走访残疾人家庭15户,全面摸排机构和残疾人家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扶残助残工作模式,把各项惠残政策落实落细落户。

74户

组织开展特困供养人员走访慰问活动,为全区74户特困供养残疾人发放了慰问金和慰问品。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圆梦”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就业帮扶、助残圆梦”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当场达成就业协议5人,达成初步意向进入面试环节的残疾人17人。

30余家

组织30余家爱心企业、公益组织成立市北区扶残助残联盟,组织开展“粽情浓香,爱心专递,扶残助残”活动,发动爱心企业定项向困难重度残疾人捐赠30桶花生油、30袋面粉,向困难残疾人家庭捐赠了50箱粽子礼盒。发动公益组织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开展绘画联谊活动;开展托养机构义务理发、陪聊等志愿服务20余人次。

市北区民政局联合爱心企业建立1亿元的助学慈善冠名基金。 崔冬妮  摄

518.41万

编织保障服务网络,共救助精神残疾人805人次,救助金额71.09万元;实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889人次,拨付救助资金518.41万元;完成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定点机构招标,完成了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助42人,补助金额7.52万元;开展康复进机构、进社区活动,就近就便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残疾预防讲座30人次,发放辅助器具及康复器械共170件。

市北区在春节期间为4788人次的社区独居困难老年人、2271人次的留青过年人员提供爱心配餐。北讯  摄

10%

将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员的救助、供养、护理标准提高了10%,受益群众20810余人;不断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将社会救助审批权试点下放全部街道,从而精简了审批环节,有效提高了办理效率;严格落实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单人保”政策、低保渐退等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筑牢民生底线。

市北区志愿者广场上,“爱心白菜”进社区深受居民欢迎。 北讯  摄

2079条

扎根基层广泛开展特困、低保人员困难需求摸查工作,汇总了2079条、250余种民生诉求,将有效诉求流转到责任单位和街道进行办理;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场景化”救助供给模式,推进“一户一策”精准救助,实现“主动发现—跟进服务—精准帮扶”全链条畅达不断档,满足困难群众差异化需求。截至目前,已对1501户提出需求的困难家庭开展了帮扶工作,其中960余户帮扶措施已经完成。

海伦路街道顺昌路社区为独居老人包饺子,传承敬老风尚。 崔冬妮  摄

271户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在每个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助力救助对象发现、审批、管理等工作。将社会救助融入网格治理,试点选聘网格社会救助专员,通过主动获取群众救助信息和困难诉求,链接区社会救助平台、红色合伙人、志愿服务组织等救助资源,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今年以来,已为271户困难家庭主动办理了低保。

公益组织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一起参与绘画活动。

2.2万余户

经摸底,市北区共存在59个问题项目未办理房产证,共涉及居民3.5万余户。自2018年以来,已累计解决问题项目38个,惠及居民2.2万余户;剩余21个项目正在抓紧推进,涉及居民1.35万户。今年,成立化解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全面摸排,建立台账,根据各项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研究项目推进路径,计划化解9000户办证问题。今年上半年,华光侨馨苑、埠西花园、十五大街A4区、小水清沟花园、天怡景园C区等5个项目已具备办证条件,惠及居民57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