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丑的生成机理

2021-09-13 08:17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39320) 扫描到手机

泉子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抵制炒作负面热点、低俗“网红”、无底线审丑等泛娱乐化倾向。随后,所谓“高质量男性”徐勤根、拥有近千万粉丝的网红“郭老师”的个人网络平台账号被永久封禁。网络审丑这场闹剧,终于“凉凉”。

按道理讲,审丑现象本应是不该存在的伪命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欣赏或向往那些美好事物,丑恶的东西本应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为何偏偏在网上大行其道呢?要整治这种不合理现象,有必要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审丑,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副产品。近年来,以交友聊天、游戏互动为主题的直播平台极速扩张,斗鱼、虎牙、映客、花椒、快手、抖音等网络直播平台纷纷成立,吸引大量形形色色的颜值主播、才艺主播、游戏主播进驻。特别是,当直播逐步由PC端向移动端转移、人人举起智能手机就能开始直播后,就形成了一场全民直播的网络大狂欢。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10.11亿,直播的受众人数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此大的网络人口基数,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整体用户层次和“门槛”大大下降,甚至有了“网络是弱智人的乐园”的结论,虽有些刻薄,却也并非全是妄言。这就带动网络上的审美层次,出现了低标准倾向;其二,网民基数增大,即使受众者占有较低比例,也能形成较为庞大的拥趸群体:再出格的作品,厌恶的人再多,但即使千人中有一人喜欢,也足够凑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一场直播,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网民伸手点个赞,也足以将其推上热门直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不少内容制作者瞅准了审丑的歪门邪道,他们一惊一乍、矫揉造作、出言不逊、装疯卖傻,“丑不惊人死不休”,这样就能造出足够的动静来。以网红“郭老师”为例,在直播中,出口成脏,对着镜头闻臭脚、秀袜子,口味极重,丑得毫无下限,但这种恶搞却成功地引起了网络上的重视——这就完成了第一步。

随后是第二步:猎奇,是广大受众的普遍心理,围观,是互联网居民的“条件反射”。随着丑名的传播,本来丑恶的现象,却完成了某种程度的脱胎换骨,成为一种人人争睹的现象,异化为“越丑越会出名,丑到极致也成顶流”的奇异景观:去年,这位“郭老师”去南京旅游时,她的粉丝带动普通群众涌上街头甚至造成道路拥堵——虽然多数人对此反感甚至喝骂,但审丑却也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潮流”。

在这个过程中,某些直播平台也难辞其咎:为了吸引流量,对这些不良主播的行为非但不加管理,更有甚者想方设法推流、帮助他们提高曝光度,在客观上为这种异化现象推波助澜,让这种畸形审美病态毕现,加剧了网络乱象。

其实,当前的审丑现象,并非新生事物:从早年的芙蓉姐姐、凤姐这些“初代目”的走红,就开了以审丑暴得大名的先河。今天的“郭老师”“铁山靠”“药水哥”“高质量男性”,不过都是继承了芙蓉姐姐、凤姐的衣钵,他们共同的“发达”路径,都是建立在互联网良莠不齐的受众人群之上,依靠的是精准拿捏人们的“越怪越看”“娱乐至死”的低俗心理。在当年网络还缺乏充分互动的条件下,芙蓉姐姐与凤姐都能操作成功,现在出现这种乱象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面对这样的病态,我们必须警醒:无论扮丑者还是审丑者,如不加节制地追求奇异或怪诞,必会受到猎奇本身的反噬。这种审丑,空虚、浅薄、浮躁,否定并解构了传统文化和主流审美价值观,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对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青少年,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式的毒害。当前,相关政策的出台,已经为网络直播念起了紧箍咒,我们为此叫好,也期盼着网络审丑的闹剧彻底“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