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青岛专场举行

2021-11-16 19: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010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11月16日,“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青岛专场在济南举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介绍有关情况,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豪志介绍,十八大以来,青岛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新跨越。今年,青岛首次在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达到10310亿元,同比增长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和0.8个百分点。

近年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面貌、新变化。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成效。青岛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始终把当好全省的“主引擎”和“驱动器”作为努力方向持续用力,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车四方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400家,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行列。

制造业始终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青岛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动重点工业企业主业倍增,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卡奥斯蝉联全国“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首,海尔、青啤入选全球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26个特定行业互联网平台投入运行,“上云用云”企业3万家。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6%。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积极经略海洋,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2020年达到3580亿元、约占全省27%。

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空客直升机、惠科微电子、东方影都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今年以来,青岛以“项目落地年”为抓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奇瑞汽车、北京汽车、京东方移动显示等大项目加快推进,青岛首个世界500强产业运营总部项目欧力士签约落地。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开创新局面。着眼城乡区域一体发展、协同并进,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深入实施现代化国际湾区空间发展战略,西海岸新区、高新区、蓝谷加快崛起,即墨撤市设区,胶州全面融入环湾都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58平方公里,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

青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4F级标准建设的胶东国际机场投运启用,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5位、第6位,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被国家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铁运营里程达246公里,三期获批建设、未来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03公里。加快建设“双千兆”城市,建成开通5G基站数量居全省首位,5G网络实现全市所有城区连续覆盖,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超过80%。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老工业区改造加快推进,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提升、“断头路”打通及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推动城市形象品质和宜居水平实现新提升。

青岛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县域经济和小城镇蓬勃发展,3个区市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客运(公交)“村村通”、道路硬化“户户通”。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牵头城市,青岛积极推动完善胶东五市协同发展机制,发起设立1000亿元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兄弟城市的联动, 携手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合作区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美丽青岛建设再上新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青岛的金字招牌,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鲜明底色。多年来,青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地将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交相辉映的美丽青岛呈现在世人面前。

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性地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持续保持在300天以上。水更清了,440条河流、49个海湾全部纳入河长制、湾长制管理,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98.8%。城市更绿了,全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建成了一批山头公园,增加了一批市民身边的口袋公园,打造了一批精品城市绿道,间绿透绿、显山露海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格局加快形成。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开放是青岛的特色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青岛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高水平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区域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商旅文交流“四个中心”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和中国巴基斯坦中心、俄罗斯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实现倍增,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迈出新步伐;加快释放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改革红利,106项试点任务全部实施,形成143项制度创新成果。国际经贸合作空间不断拓展,与世界229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2020年,全市货物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加快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沿黄流域“出海口”作用更加突出,“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100多列,海铁联运连续6年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等重大活动,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青岛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加快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履约践诺专项治理,特别是以 “政务服务一件事”“城市运行一个场景”为抓手,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码通城。在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青岛被评为营商环境“全国十佳城市”。金融综合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光大理财、兴华公募、意才基金、山东港信期货等金融机构相继落户,青岛成为七大类金融牌照齐全的城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创投风投中心加快建设,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200亿元、约占全省50%。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青岛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每年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七成以上,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156元。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连续开展民生领域十大攻坚行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跻身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从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一批百姓家门口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十三五”以来,新增学位24.9万个、医疗床位1.3万张、养老床位2.1万张、健身场地3369处。

坚决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标准逐年提高,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全市6万多贫困人口和200个省定贫困村、3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10个市定经济薄弱镇全部脱贫。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青岛建设,大力畅通政民互动渠道,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集中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和谐。

赵豪志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