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答案在自然!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日,三大咖畅谈青岛野生动植物保护

2022-05-22 12:2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675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仲维莉

珍稀鸟儿归巢,罕见植物重现。这些生态标志无一不向我们证明,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青岛境内已记录到的野生鸟类达21目72科近400种,占全国鸟类种类数量的28%,占山东省鸟类种类数量的91%。青岛崂山地理环境特殊,有“天然药库”之称,已经发现的植物品种达1000多个。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去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青岛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迹成功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集《守护多彩家园》,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案例。今年的5.22日是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日,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关于青岛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人和事。

环境变好 鸟儿回巢

爱鸟爸爸:王希明

园林林业综合服务部工程师

观鸟协会常务理事

“就是这种鸟,中华攀雀!又见到它了”王希明欣喜地说道。

今年春天,中华攀雀飞抵即墨丁字湾,驻扎做窝,不止中华攀雀,还有珍稀野生动物震旦鸦雀在青岛的分布范围也开始扩大。

“还有黄眉翁,白眉翁……这些都是在南方繁殖的鸟,现在也开始在北方繁殖。”

王希明认为,这说明环境好了,城市绿化变好,各种浆果树的增多为鸟提供丰富的食物,并为它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民的素质高了,大家有意识地不打扰它。”

湿地保护 “神话鸟”现身

无独有偶,珍稀的野生鸟类红耳鵯,近年来也在中山公园和植物园繁殖,要知道这种鸟原为南方鸟。跟鸟类研究打了30多年交道,王希明发现,青岛湿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青岛市近几年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增大,先后建立了唐岛湾国家级湿地公园、少海国家级湿地公园、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等一批自然保护地,环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鸟类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长。同时,政府、民众越来越关注,民间成立了观鸟协会等组织,岛城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很多孩子也加入进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曾经被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灭绝的“神话鸟”——中华凤头燕鸥,从2016年夏季开始在胶州湾湿地现身;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姜山湿地、太平山等传统的候鸟栖息地,每年都有新的鸟类记录诞生,全球珍稀濒危鸟类如青头潜鸭、小青脚鹬等相继被发现。青岛境内已记录到的野生鸟类达21目72科398种,占全国鸟类种类数量的28%,占山东省鸟类种类数量的91%。这些鸟类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如丹顶鹤、大天鹅等64种。“其中冬候鸟约有60种。”王希明说。“去年在城阳区白沙河湿地还首次发现了珍稀鸟类棉凫的身影,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春天时曾在此处短暂停留。就连对环境非常挑剔的‘鸟中熊猫’震旦雅雀也来此安家。”震旦鸦雀首次在青岛就是被王希明发现,此前山东从来没有记录过。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属全球性濒危鸟类,被称为“鸟中熊猫”。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目前,震旦鸦雀已作为濒危物种,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

挽留海鸥行动

每到冬季对于大多数的北方城市来说都是一个旅游的淡季,但是在海滨城市青岛却有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万千海鸥翱翔在岛城的海岸线上,引无数市民喂食观景,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青岛从1994年起开展“挽留海鸥行动”,经过28年的努力,鸟类栖息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极大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鸥到来。这里离不开王希明和其团队的共同努力。

“别人都说青岛是无鸟的城市,冬天基本看不到鸟,但我偏不信。组织大家给越冬的海鸥投放食物,把距离拉近,现在栈桥的海鸥是青岛的著名景观了!”

每年飞徙青岛越冬的海鸥主要有红嘴鸥、黑尾鸥和银鸥,另有少量的灰背鸥、黑嘴鸥。数量已从当初的几千只增加到超过10万只。二十多年来,岛城市民为挽留海鸥做出的努力让一代又一代的海鸥记住了青岛这个美丽而又有善意的地方,才有了现在栈桥海鸥成群,人鸥共舞的壮观景象。渐渐地,青岛的海鸥不怕人了,在海边,它可以近距离和人玩闹,接受游客的食物。

“如果没有鸟类和其他动物,我们等于生活在一个光秃秃的孤岛中,最后也会走向灭亡。一只黄雀可以控制5亩林地的害虫量,少了一只黄雀,5亩林地的树木就要遭殃。鸟类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天使,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保护鸟类的生存。我们通过各种宣传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用行动爱护我们身边的鸟类,共享生态自然。鸟语花香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美好画卷和生态文明的象征。”王希明说。

保护青岛崂山百合

百合爷爷:于涛

青岛植物学家

据1905年德国出版的系统学植物学史和植物地理学植物学年鉴,德国传教士Faber(法布尔)在小青岛发现了这种百合,并命名为青岛百合。青岛百合的颜色很鲜艳,花朵呈星状,有着桀骜不驯的姿态,特别赏心悦目。而这种以青岛命名的百合花却在很长一段时间濒临灭绝的状态。如今它跨域历史的长河,三十年后又出现在河谷、密林,仿佛一个漫长的轮回,它们已经忘记前世的灾难和厄运。

青岛植物界鼎鼎有名的老先生于涛,痴迷于各种植物,特别是青岛百合。

几代植物学家培育青岛百合

“当‘青岛百合’再次被发现,我好一个激动。”于涛说。

早些时候, 青岛百合不仅生长在小青岛上,崂山,太平山(德国命名为伊尔底斯山),北九水,双北石屋,都可发现青岛百合的芳踪。

“青岛百合主要是野生的,繁育起来其实比较麻烦。”于涛介绍说。

“野百合”是一个统称,有好几个植物品种,花瓣多为白色,叶子狭长。“青岛百合”算是野百合的一种,不同的是,唯独它的花瓣是橘红色,呈六瓣星状,倒匙形叶子,莲座状根茎。 “青岛百合”全身都是宝,还可以食用,炒菜、做汤都行,根部还可以入药,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于涛说,这种植物生长在一定海拔的深山密林中,上世纪70年代前还比较多,后来由于过度采挖和破坏,慢慢减少,野生植株已经好多年难见踪影了。

于涛介绍,为什么在青岛,日本植物,美国植物甚至南美洲植物都能存活?这是因为青岛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所以也被称为东方瑞士。不仅这样,青岛就是一个开放的,露天的大温室。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青岛崂山地理环境特殊,分布着许多特殊植物及其亚种、变种,药用植物资源量多质优,种类齐全,有‘天然药库’之称,已经发现的品种达1000多个。近年来,在青岛地区又陆续发现10几种新的中草药植物,有些现存数量已经很少了。”

然而,生命又是神奇的,濒临灭绝的青岛百合又奇迹般地重回我们视野。于涛好友纪群尚经过30多年的努力对青岛百合进行盆栽驯化,成功繁育。国内外学者也来纷纷取经,为保护濒危物种作出了巨大贡献。说到这里,于涛是既骄傲又自豪。

“将青岛百合利用种生繁殖,并移植到盆中并不简单。”于涛说,很多专家学者进行青岛百合的种生繁殖都失败了。日本的著名植物学家大岛,法国的安德烈都曾专门来请教过青岛百合,甚至国内的高校都有。国家濒危物种办的专家也多次登门探访学习。这是经过几代植物学家的推动,才终于培育出青岛崂山百合。

而现在青岛崂山百合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稀有濒危植物名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于涛呼吁大家崂山珍稀濒危植物的当务之急是保护,保护的最高境界是繁殖,规模性扩大繁殖!同时要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刻不容缓,如大米草、豚草、美国白蛾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还有一些有价值的植物,被人们当做野菜吃掉了。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殊不知随手一摘,就破坏掉一株濒危植物,因此于涛希望大家都能够养成文明出游的习惯。说不定你随手吃的哪个就是这世界上最后一颗珍稀植物。

人与植物关系最密切

70年代初,于涛跟着恩师,著名植物学家王凤亭在崂山做中草药资源普查。崂山就像是一个天然的中药库,它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非常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几位老师白天作业,晚上还要翻看各种标本。

就是因为几代植物学家的努力,才能完整地保护崂山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其习性,药性,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青岛市市树雪松,也是王凤亭老先生研究的“雪松人工授粉育种技术”获得成功,从而加速了雪松在青岛的繁殖和推广。有性繁殖不但成活率高,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很快适应了中国北方露地栽培的气候条件,为国内北方城市引植雪松提供了健壮苗木,因而也使青岛市成为国内最大的雪松繁育基地。该项科技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雪松也被评为青岛市的市树。象征青岛人民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既有松的原则性又有柳的灵活性,雪松在隆冬季节披上一身皎白的雪,也显出高洁而不自傲的本色。

于涛说,其实人类与植物的关系最密切。人与植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没有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像植物一样,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植物是第一生产者。由植物吸收大地的养份经雨露滋润,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生产出各种食物、营养物质、药品和木材。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进化条件、发展条件;并且还提供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善待海洋从你我开始

海的儿子:吴旭文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海洋危机 不容乐观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还哺育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蕴含着无限的能量。然而,海洋也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呵护,据央视新闻报道,每年约10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去年超15亿个口罩流入海洋,需400多年才能分解;每年经各种途径入海的石油约600余万吨……

在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批研究人员也开始致力于海洋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吴旭文就是其中之一。

“海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来说至关重要,但又不容乐观。”吴旭文说。

迄今为止,共记录到中国海洋生物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1%,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海洋生物中有许多是中国特有种和世界珍稀种,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餌、儒艮、文昌鱼、鳖等。但是近年来海洋生物多样性逐年下降。吴旭文解释: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海洋垃圾和过度捕捞等。

“塑料占海洋垃圾的75%左右, 超过800种海洋和沿海物种通过对塑料的摄食、被缠绕、 幽灵捕鱼或被漂流物分散而受到影响。”吴旭文说。 2012年至2016年间, 已知受海洋垃圾摄入影响的水生哺乳动物和海鸟物种分别从26%和38%增至40%和44%。 除此之外, 塑料还为独特的微生物群落提供栖息地,是疾病的潜在媒介。还有过度捕捞,以及气候的极端事件。都成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出海远行,发现新生物

海洋生物多样性不容乐观,也促使科研人员一直不懈的去寻觅新的物种。2017年,吴旭文跟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在海山作业时,突然发现,一只胖乎乎、憨态可掬的橙色生物扇动着一对“大耳朵”出现在屏幕中。

”操控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我们就这样与深海“小飞象”不期而遇了。”吴旭文说。

深海“小飞象”又被称作“小飞象章鱼”,名字源于迪士尼经典动画角色小飞象丹波生活在100~7 000 多米的深海区域,是已知章鱼中生活在最深处的一类,全球目前已知十几种。201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

除小飞象之外,每次“科学”号出海总能带给我们无限惊喜。2014年12月,“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对马里亚纳海沟南端的雅浦海山区在距离海平面289米的海山山顶处发现了一只翁戎螺。这一发现令船上所有的科考人员都兴奋不已。12月22日,航海船采集到一只活体翁戎螺。翁戎螺虽然历经了数亿年的演化,但在贝壳形态上依然保留着和祖先基本相同的样子,因此,翁戎螺被生物学家誉为海洋中的“活化石”,是研究海洋腹足纲系统演化的理想材料,其科研价值堪比大熊猫。而且这只都与其他所有已知的翁戎螺存在明显的区别,是一个新种。精致翁戎螺由此成为第 33 个被科学发现的现生翁戎螺,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翁戎螺。这也是第一种在深海海山区发现的翁戎螺,丰富了全球翁戎螺科物种多样性和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海洋生物

关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吴旭文这样回答。

“海洋生物看似离我们生活遥远,但其实它们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燃料、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在保持地球理化环境稳定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个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每灭绝一个物种,就会有很多物种生存受到影响,继而导致更多物种的灭绝。有利于保持丰富多样化的遗传多样性,进而有益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也有利于培育优良经济水产品。”

海洋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她孕育和守护万千物种。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我们要珍惜现在生活的环境,参与到保护海洋的行动中去。保护海洋行动没有健康的海洋就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的前提是真正地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去保护、去爱护。生命从海洋开始,而善待海洋从你我开始。

记者手记:

初夏的青岛碧海蓝天,前海一线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李村河畔流水潺潺,“水清、岸绿、景美”……这一切都凝聚着青岛多年来为生态文明建设付出的不懈努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青岛近年生态方面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升级,是新时代必答题。生态环境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支持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区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通过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宣传节点,让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来,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还打造了为鸟安家、保护青岛百合、市花耐冬保育种植、保护母亲河生物多样性、护飞行动等活动。

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城市最靓丽的名片。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条主线,强化“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造生态环保铁军”两个支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筑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根基。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我们的家园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