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时间“6天变1天” 青岛一项创新举措救了这家福建钢厂

2022-07-07 20:49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38329) 扫描到手机

       文/图  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实习生 王润青

  7月7日凌晨,一艘载有14900吨铁矿粉的“金泰999”轮抵达福建码头。截至下午2点记者电话采访时,该轮正在福建码头直靠卸货。“真是太及时了,这船铁矿粉化解了我们钢厂原料短缺的风险。”货主方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在几天前,伴随着青岛前湾港码头上卸船机第一钩货物经料斗顺利进入皮带,“海狮”轮与“金泰999”轮正式“牵手”,实现“船船直转”,仅一天功夫,就帮助企业完成了二程船的转运。

  进口铁矿石从一艘船直接转运到另一艘船,而不必卸到堆场上再装运,通过这种“船船直转”,原本需要至少6天时间的装卸周期,现在只需一天完成,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为企业解决原材料短缺等难题赢得了宝贵的“抢货”时间。

  受国内外疫情影响,能够保证物流通道畅通,进口铁矿石原料能否快速转运,能否克服原料短缺,是钢企眼下保证连续稳定生产的前提。

  在此背景下,进口矿产品“船船直转”新模式应运而出。据了解,这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重要制度创新内容,是青岛海关助力青岛港打造东北亚大宗商品集散基地、提升港口功能,发挥集群效应的重要举措。

       “救命”的铁矿粉

  受近期大雾天气影响,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载有9万吨铁矿粉的“海狮”轮在青岛前湾港错过了一轮靠泊时机。“福建的钢厂因铁矿粉库存紧张,工厂已面临断料停产的风险。而‘海狮’轮上载有9万吨铁矿粉,我们已安排二程船“金泰999”轮7月2日抵达青岛前湾港,计划装载14900吨铁矿粉运往福建,以解我们福建钢厂的燃眉之急。”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如果按照正常卸船查验通关进度,二程船从等泊到装船完毕会产生大额滞期费,目前公司钢材销售利润处于亏损的状态,大额度的滞期费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额外的负担。7月1日,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一份求助申请向黄岛海关说明了企业目前面临的难处。

  黄岛海关查检二处查检三科副科长张诚介绍,接到企业求助后,黄岛海关马上行动起来,联合青岛港相关调度生产人员共同研究如何与时间赛跑,压缩企业原料供给时长。在深入梳理货物申报、查验检验、港方作业流程等各个环节,并经反复沟通论证后,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船船直转”作业模式。

黄岛海关查检二处查检三科副科长张诚

  “众所周知,炼钢厂开工容易停工难,炼钢需要的高炉,正常生产的温度在1000℃以上,因为高炉的开炉成本非常高,只有炉子出现故障或市场行情极差才被迫停下来。因此,钢厂非常在意原料供应的连续性。”张诚说。

  “以往货物从卸船开始,再经过查检、通关、备料、装船、驶离,至少需要6天时间。”张诚介绍,传统中转作业,需将货物先通过皮带流程运至堆场暂存,海关先完成查检作业,等装货船来后,再通过皮带流程将货物装船。而“船船直转”可以将货物从卸货船直接装到装货船,中间无需经过堆场中转或机械转运,整个流程可压缩至1天时间,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还可以大大降低货物的堆存周期。7月2日,仅一天时间,“海狮”轮就与“金泰999”轮完成了货物搬家。

  “感谢黄岛海关为企业解困。对我们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减少了装卸时间,直接提高了我们的运转效率,使我们钢厂原料告急的难题得到了解决”。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先放后检”到“船船直转”

  物流业连接生产和消费,对促进要素流通、稳定市场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疫情下的物流运输不畅问题,黄岛海关积极配合综保区管委会,联合青岛港为企业创新货物运输模式,在做到精准防控的同时,提高货物运输时效难题,有效解决保供难题。此次进口矿产品“船船直转”作业模式,就是其中的一项制度创新。

  除了“船船直转”,为进一步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近两年来,在保障查检工作的前提下,黄岛海关细化“先放后检”适用场景,还探索出了很多模式创新。

  “‘先放后检’是指允许进口矿产品在先期放射性检测、外来夹杂物检疫、数重量鉴定、外观检验合格、固体废物风险初步筛查无异常的情况下,整批货物完成’查检+取样’后,货物即可提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张诚介绍, 除了“船船直转”,还有“船铁直转”等新模式,这些措施细化了“先放后检”适用场景,改善了传统的发运模式,大大节省了码头堆场空间和企业的运转效率。

  “我们的船选择在青岛港口停靠时,能充分感受到青岛港口提货的便利性。”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涛表示,青岛的这些模式在全国来说是都是颇具创新性的。

  据了解,早在去年9月,在前港公司20万吨级矿石码头上,青岛自贸片区、黄岛海关、山东港口青岛港联合发起成立了区关港联合创新实验室。仪式上,“船铁直转”等作业新模式首次亮相。

  此外,青岛自贸片区、黄岛海关、山东港口青岛港通力合作,推动了原油混兑调和、原油期货交割等新业态落地,推出铁矿石“随卸随混”、自动化码头无人卡口海关监管新模式、全时查验、“水水中转智能管理系统”的创新成果,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为青岛片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

       增速第一背后的创新推动力

  据介绍,黄岛口岸是全国重要的铁矿石、橡胶、棉花、原油等大宗散货商品集散中心。疫情之下,黄岛海关在严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创新,让企业享受到更多改革创新红利,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问题,是黄岛海关推动创新环境向更深层次迈进,推动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更好服务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关键所在。”张诚介绍。

  对企业而言,最直接的是大幅降低成本,而这也直接提升了港口的竞争力。以一艘20万吨级进口矿产品船舶“船铁直转”模式为例,单船可为港口节省1万平方米堆场,减少装车作业时间2天,节省搬倒费用80余万元。预计每年可为青岛港综合节省成本1400余万元;而若以“船铁直转”模式测算,进口矿产品卸货过程中即可装车,为进口矿石企业大大节省搬倒费用和等待时间,同时由于装卸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船舶滞期等问题的发生,预计每年可为进口矿石企业节省成本2400余万元。

  可以说,随着新模式细化了业务场景的适用范围,打通了海运和陆运、海运和海运之间的隔离屏障,吸引沿黄流域、“一带一路”沿线货物在青岛中转卸货,有效提升了港口的行业竞争力;同时,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海运和陆运环节的货运物流效率,为下游生产制造企业节省了等待时间,避免了由于疫情影响造成的供应链断链问题带来的产能闲置,提升了产能的整体利用效率。

  据青岛海关统计,2022年1-5月份,山东全省的外贸进出口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山东的出口7572.5亿元,增长26.8%;进口5127.8亿元,增长5.6%。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主要外贸省市的出口增速中,山东位列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结合港口实际,进一步推动模式升级,并细化具体操作推广措施,形成操作规范。并推动在更多码头实施推广,更好的服务钢铁生产企业。”张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