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海港”来到内陆城

2022-08-31 09:32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233177) 扫描到手机

数据共享、监管互认,放行时间由5小时缩短为1分钟,运输时间从8小时降至4小时,运输成本每个集装箱节省170元——

“海港”来到内陆城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8月26日,4台星辉数控的雕刻机坐上海铁联运班列,向东出发,开往青岛。在青岛,它们将换乘轮船,被运往俄罗斯。

这是首趟正式运行的“济南—青岛”海铁联运班列。40个标准集装箱,除了雕刻机以外,还装着食品、板材、玻璃等货物,成为首趟海铁联运班列的“乘客”。

海铁联运班列向东连接青岛出海口,打开向东对外联系的大门,作为内陆城市的济南,离“面朝大海”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衔接航运和陆域物流网

身为内陆城市,没有出海口,是济南交通物流方面的短板。为此,内陆港建设便成为济南“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全力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内容。

“以前企业出口需要先到港口提箱,集装箱运到济南之后,装箱再返回港口。”济南陆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越介绍,这中间就需要大概3天。有了内陆港,情况则大有不同。

所谓内陆港,指港口及其各项服务功能向内陆的延伸。内陆城市的出口货物进入内陆港后,就如同到达了港口,在内陆港就可以办理报关、退税等相关手续。而海铁联运班列,就是内陆港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济南到青岛,一个集装箱的汽运成本约3000元,海铁联运班列的成本则为2200元,一个集装箱就能节省约800元。”济南星辉数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陈秀月介绍,企业每年雕刻机出口额约在5亿元,主要出口到俄罗斯、美国等地,全部通过青岛港发运,“每年大约有500个标准集装箱,通过海铁联运班列预计能够节省40万元左右”。

海铁联运班列的开通,将顺畅衔接航运物流网和陆域物流网,为进出口企业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物流新通道,在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双循环”等重大战略。

磨合4个月体系渐完善

开通海铁联运班列,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

4月15日,山东港口陆海物流集团与济南历城控股集团达成合作,携手运营海铁联运班列。4个月以来,班列一直在试运行,已经开行40余列次、运送1300余标准箱。截至目前,海铁联运班列已与圣泉集团、顶津食品等1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经4个月试运行,整个运行系统逐渐磨合,一系列堵点渐次打通,一项项扶持政策出台落地,一站式服务体系日渐完善。8月26日,一系列合作协议在济南国际陆港大厦签订。围绕海铁联运班列,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运行体制逐渐清晰。

济南海关与青岛海关签署“铁海E通”监管模式,这也意味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终于落地。

以往济南企业通过青岛港出口的货品,需要到青岛港查验。“铁海E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全面打通了济南海关、青岛海关、青岛港数据通道,实现数据共享、监管互认,通过出口转关提前报关模式,优化了济青现有铁路出口通关流程,与青岛海关“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系统无缝对接,为济南出口企业搭建了高效的物流通道,让出口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通关查验等海关手续。

“与原有模式相比,放行时间由5个小时缩短到1分钟,运输时间从8小时降至4小时,运输成本每个集装箱节省170元。”泉城海关副关长王英介绍。

当天,山东晟绮港储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还牵手济南历城控股集团,共同打造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把外贸业务孵化服务、国际物流订舱服务、海关通关业务服务、港口业务服务、产地证明业务服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服务等与外贸业务相关的服务事项集中到平台来办理,实现了对济南外贸企业的全流程、全方位综合服务。

同一天,济南历城控股集团权属企业济南陆港运营公司与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长荣国际等27家物流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其中不少是全球航运龙头。”刘越介绍,通过与航运公司的合作,以后企业从济南预订集装箱和轮船仓位更加方便,时间也大大压缩。

一个内陆港激活一座城

海铁联运班列开通的同时,13公里外,小清河济南主港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随着海铁联运班列开通和小清河复航,济南向东出海的通道将日渐畅通。这是济南市构建现代物流网的重要一环。

在济南市东部,还聚集了济南国际机场、济南东站以及青银、济广、京沪等5条高速公路。公铁空河、四港合一,多式联运格局日渐完善,位于历城区的济南国际陆港加速崛起。

站在济南国际陆港大厦,放眼东北,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基地,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就位于其中。今年,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各类班列发运已达到195列、16826个标准箱,吞吐量达41万吨。放眼东南,是日渐成熟的高端物流商务集聚区,已落地陆港大厦智能化物流产业园、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齐鲁号欧亚班列(济南)集结中心等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11亿元,冷库容量达60万吨,世界各地的货物将在此集散。

不远处的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计划明年八九月份建成投用。“与青岛相比,济南陆运优势明显,国外进口货品从青岛港进来后,通过海铁联运班列运输至此,到达分拨中心,在此分拣以后发往周边,将覆盖500公里的范围。”济南陆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相忠介绍。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历城区委书记张军表示,历城区围绕打造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以唐冶北片区为承载地打造济南国际贸易中心,以国际陆港为承载港体,以济南东站为开放之翼,以自贸区为创新之翼,全力打通欧亚班列“一带一路”新通道、小清河“海河联运”航道等贸易廊道,推动济南国际陆港、济南国际贸易中心、济南自贸区、济南东客站等平台串联成链,形成“一核一港两翼多联”发展格局。

从贸易枢纽到内陆港,再到济南市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贸易中心”,依托现代物流网络,资本和资源日渐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