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栓Q”被写进作文 未成年人的语言“退化”不能放任

2022-09-26 09:02 大众日报阅读 (108053)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观澜亭|“栓Q”被写进作文,未成年人的语言“退化”不能放任

近日,河南一小学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作文写“栓Q”,并有一段看不懂的歌词。老师表示:“改到他那个作文,越看越不对劲,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只有慢慢引导,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栓Q”这一网络流行语,出自于百万粉丝网红刘涛(TeacherLiu),他的短视频作品以讲述英语和推荐旅游景点为主,因其独具特色的英语口音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收获一众粉丝。而“栓Q之歌”则是他翻唱的一首英文歌曲,由于其旋律洗脑、发音特别在互联网上形成病毒式传播,“栓Q”也因此成为了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热梗。

伴随着“栓Q”在互联网上的火爆,其流行态势从网络延伸到现实,含义也从最初的“感谢”进一步丰富和泛化,常常用以表达无语、懊恼、不满、愤怒等多种负面情绪。

类似“栓Q”的网络流行语还有许多,比如,“绝绝子”则可用以表达美丽、可爱、厉害等一切赞美之情。诚然,诸如“栓Q”这一类网络热梗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欢笑和快乐。但是,随着网络流行语“入侵”我们的日常用语,在简单化、同质化的语言环境下,公众的语料库似乎越来越“贫乏”,表达能力也在趋于“退化”。比如,抛开“绝绝子”,你会如何形容夏日午后的窗外呢?不用“栓Q”,你又会如何表达自己在早高峰排队的心情呢?

值得警惕的是,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在语言表达习惯正在形成的孩子身上似乎更为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成年人不可能把“栓Q”写进作文,因为他们懂得网络流行语和严肃的书面用语之间的边界。但是,浸淫在互联网世界成长的下一代,似乎从一开始就无法意识到两者的区别。

进一步来说,对于单一的、浅表的网络流行语的长期接触,也有可能降低孩子们对语言的审美标准和感受能力,越来越难以理解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美”之所在。

不过,指明网络流行语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网络流行语作为人们在网络中进行交往的工具,是当代大众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载体,有助于提高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社会交往的愉悦感。

但是,在其流行与使用中,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流行语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所以不能听之任之。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长、学校、社会必须对其加以正面引导和规制,保护其免受其过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