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张连刚: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领跑者”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章规定和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将光荣地出席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大众日报从今天起开设“二十大代表风采”栏目,重点介绍部分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今天刊发《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领跑者”》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
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领跑者”
湛蓝晴空下,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目之所及,只有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引车穿梭其中,机器人自动拆解着集装箱锁垫……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你会看到这样的日常作业场景。而如此行云流水般智慧运行背后,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和他所带领的“连钢创新团队”的不懈奋斗和默默付出。
今年61岁的张连钢,依然奋战在创新的道路上,向着港口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起冲击。不久前,他成功研发出集装箱码头智能指挥控制系统,使得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九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再次站到了港口自动化领域的最前沿。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张连钢说,“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自主创新。中国的事情,一定要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1983年,张连钢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来到青岛港,投身港口事业发展。凭借专业学识和刻苦钻研,他渐渐从一名维修技术人员成长为公认的港口技术领域专家——20世纪90年代,参与开发“青岛港前湾三期智能生产控制系统”;2006年,实现大型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突破;2008年,主持的青岛港“油改电”项目被交通部作为首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在全国推广……
然而,就在这样意气风发的年纪,张连钢却突然病倒了:经过检查诊断,确诊肺癌。2011年夏天,张连钢在妻子的陪同下远赴上海,接受了第一次手术。2013年2月,感觉身体已恢复得差不多的张连钢,正式返回工作岗位。
令张连钢没想到的是,这一年,青岛港启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他被选定为自动化码头筹备组组长。“自动化码头,关系国家脸面、民族尊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扛起这个重任,拼了命,也得把它建好!”在自动化码头建设期间,张连钢把“多休息、不能劳累”的医嘱抛在了脑后。
国外技术垄断,国内建设零经验,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张连钢带领团队“5+2”“白加黑”地干,开了大大小小3000多个专题分析论证会,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将200多个生产流程、7000多个测试案例在十几套系统中进行了十几万次测试……短短15个月,他们形成了完整的码头设计和集成方案,仅用三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国外需要8—10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2017年5月11日,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诞生,把国外专家认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弯道超车”。
“成绩只属于过去,要有归零心态,不能躺在之前的世界纪录上睡大觉。”张连钢说。2018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项目启动,他带队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5G”等多项科技成果,2019年11月,自动化码头二期建成投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氢+5G”自动化码头;2021年6月,“连钢创新团队”和中车长江集团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青岛港竣工; 2021年10月,以张连钢为“特聘导师”的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落地……
让科技强港之梦薪火相传,张连钢注重培养青年人才。对内,他推行“揭榜挂帅”,把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榜公示,鼓励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对外,他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强化培训交流,不断壮大“连钢创新团队”。从8名核心成员,到25名骨干成员,再到如今上百名科技骨干,在张连钢的培养带动下,自动化码头有了一支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青年科技团队。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忠诚,对党毫无保留,在党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站出来、义不容辞冲上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要奉献,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吃苦耐劳,甘守寂寞,甘当铺路石;要创新,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扛在肩上,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张连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