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王军成:铸强国利器 护万里海疆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部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
铸强国利器 护万里海疆
□ 本报记者 赵君
本报通讯员 厉运周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是一种无人自动海洋观测装备,是长期、连续、实时、全天候获取海洋水文气象环境资料的重要工具,是认识海洋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开发利用海洋的“信息侦察兵”,也是防灾减灾的预警利器。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有90%以上来自一个人所带领的团队,他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部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
虽已年近七旬,但王军成攀登科学高峰的步伐仍未停歇。“从浅海走向深蓝,迫切需要智能化、精细化的新一代海洋浮标装备保驾护航。”王军成说。当下,他正带领团队开展自主可控的浮标智能化前沿技术攻关研究,重点攻克浮标的智能感测、智能感知、自主驱动、主动应对、异构组网等关键技术,推动实现我国浮标监测网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升级换代。
让浮标拥有智慧“大脑”,精准感测,智能感知,王军成已取得一些亮眼成绩。2018年,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三锚式15米超大型智能剖面观测浮标系统,这也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观测参数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综合观测和试验平台,已加入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观测阵列,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海洋技术必须先行。”从走上海洋浮标研究这条路开始,王军成始终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1978年,王军成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那时候,国家对海洋的重视日渐增强,但国内对海洋监测浮标的研究非常薄弱,曾从英国引进几套浮标,但数量太少,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面对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业务化海洋浮标网的巨大差距,王军成毅然把科研重点放到海洋浮标上。
20世纪90年代,基于无数次的海上实验,王军成带领团队攻克了浮标系统在恶劣海洋环境下运行以及获取气象水文基本监测数据的技术难点,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业务化大型海洋浮标系统,实现了业务化海洋浮标的自主研发与应用,彻底扭转了我国浮标依靠进口的困境。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王军成和他的团队逐一攻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国产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
在祖国辽阔的海域里,他们研制的浮标,组建起国家业务化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每天向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约3万组气象水文数据,为我国海洋环境预报与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北极区域内的北欧海是“北极涛动核心区”,不仅影响全球海洋循环,更深刻影响我国的气候变化。王军成带领团队艰难攻关,先后采取传感器低温保护、传感和采集通信系统双机并行、太阳能和风力互补发电等一系列技术,终于解决了在该海区布放和运行浮标的世界级难题。2012年,他们研制的浮标顺利布放,这是我国首个极地大型海洋观测浮标,中国浮标开始源源不断地为全球海洋和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
攻坚克难的征途上,需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斗志。曾经,出海检修设备是王军成经常面临的问题。王军成告诉记者,一次设备检修时,浪高1.5米,他和同事勉强作业4个小时,设备修理好了,风浪也越来越大,浮标和船在3米多高的落差间上下起伏,他们无法直接回到船上,只能跳入海中,让同事用绳子把他们拖回船上。
四十多年间,再艰难的环境,都没有消磨掉王军成对浮标事业的热爱。“我这辈子,人在陆上,根在海里。”他说,“建功海洋,矢志报国,无畏、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