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无论烈火骄阳还是寒霜飞雪,多年来,他始终在生态环境执法一线

2022-12-02 22:0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837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我的帮扶故事”征文活动总结视频会上,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线执法人员曲秋世获得二等奖,并作为全国唯一的一线执法工作人员代表在总结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2015年入职生态环境执法系统以来,无论烈火骄阳还是寒霜飞雪,曲秋世一直坚持在环境执法一线,并先后牵头全市固体废物、环境安全、大气等执法工作,2021年获得全国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获得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个人二等功记功奖励。

曲秋世(中)进行日常检查。

背20斤设备爬十来个烟囱

12月2日下午,曲秋世正前往供热站检查煤改气改造情况,作为秋冬控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在整个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

说到刚刚获得生态环境部“我的帮扶故事”总结视频会二等奖,曲秋世腼腆地说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据介绍,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部连续5年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

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水平,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执法人员,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监督帮扶执法行动。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继续从全国抽调人员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监督帮扶行动。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监督帮扶实施专项监督和常态帮扶相结合的新机制。专项监督聚焦重点行业、园区、集群和企业,开展机动化、点穴式监督检查,有效传导监督压力。

作为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选派人员,曲秋世更是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分别参加了2021年7月份山西和12月份天津唐山的两次专业组帮扶行动。

“七月份的山西气候闷热,骄阳似火,身穿单衣短裤仍止不住挥汗如雨;十二月份的唐山天津天寒地冻,寒霜飞雪,身穿棉衣毛裤仍禁不住冷颤哆嗦。”曲秋世回忆,那时候大家都奋勇争先,早晨七点出发,下午两三点吃午饭,晚上十点回酒店,凌晨一点写总结报材料,这样的作息贯穿在他们历时半个月的帮扶行动中。

“刚到山西时,我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水土不服,再加上三十六七度的VOC监测作业环境,嘴上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曲秋世说他就喝冷水吃稀饭来缓解疼痛。

而到天津唐山帮扶时,正值12月份,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下,为了检查煤改气曲秋世走街串巷,患了风寒感冒,“头昏无力,我就喝姜汤嚼辣椒。”

回忆那段日子,曲秋世说很充实。为了读取氮氧化物监测数值,曲秋世和同事们背着20多斤的设备爬上十来个五六十米高的烟囱,身上被蹭得黝黑,烈日下,汗哗哗地往外流,在衣服上形成一层层盐渍。“再苦再累我们也绝不掉队。”曲秋世说。

付出总会有收获,2021年曲秋世参加的两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行动,所在小组两次取得专业组第一,2021年他获得全国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获得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个人二等功记功奖励。2022年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我的帮扶故事”总结视频会上,曲秋世获得二等奖,并作为全国唯一的一线执法工作人员代表在总结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曲秋世爬进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查勘内部结构。

每天步行10余公里

入职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近八年来,曲秋世参加过多次环境部组织的排查工作。为了改善渤海海湾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查清并有效管控渤海入海排污口,2019年度生态环境部决定在天津、唐山、大连、烟台4个城市约1700公里的海岸线上组织开展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行动,并从全国各地抽调执法骨干参与其中,曲秋世成为了其中一员。

他回忆,为期一周的排查任务十分繁重,根据无人机航测推送到每人手机APP系统中的排污口信息,每人每天要查将近二十个点位,而且很多还是在海边、入海河流边、港口码头等处,点位隐蔽、路况复杂、风险较大,排查起来十分困难,可以说是“既靠高科技,又需笨功夫”。

过泥坑,下涵洞,登滩涂,越礁石……那时候曲秋世每日步行10余公里。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每天清晨队员们就背负着各种检测仪器出发;中午在野外气温高达三十六七度的排查现场,为了防止尖石刺伤和蚊虫叮咬,检查人员冒着烈日酷暑仍然身着长衣长裤。

在海浪拍打的海岸线,在崎岖蜿蜒的小道上,在蚊虫叮咬的杂草中,在错踪难辩的盐碱滩,处处留下了排查人员的辛勤忙碌身影。“白天争分夺秒,晚上继续挑灯夜战,同志们忙碌了一天归来也来不及洗漱,就要抓紧核实汇总当天的检查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安排明天的路线和分工。”曲秋世说那时候一天恨不得当成两天用。

北出山海关,东入渤海湾。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工作,曲秋世和团队们最终圆满完成了排查任务。

曲秋世(右)进行日常检查。

与违法排污企业斗智斗勇

除了体力上的锻炼,在环保执法过程中,还需要许多脑力博弈,才能精准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环保执法第一现场取证很重要,但在刚开始时我吃过几次亏。”曲秋世说,当时去到一个企业,正要检查时,公司派人给里面的人打了电话,让人关了阀门,最终影响了我们的数据。

此外,还有企业会弄虚作假。“有一次我们在检查一个玻璃企业时,总感觉数据不对,但查了好几次都没查出问题,经过多方研判,最终才发现了其中的猫腻。”曲秋世说,企业将窑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埋在地下的应急排放管道擅自偷排到主烟囱中,偷排的这部分烟气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绕过了自动监测设施,逃避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最终企业负责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曲秋世说,在之后的检查过程中,他们会提前做好分组,提前分析研判,延点撒人,拍视频证据。

同时,科技监管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也让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增强了脑力值。

曲秋世介绍,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他们从现场执法主战场转变为线上、线下双结合,也从耳听眼看鼻闻到在线监测、用电监控、无人机、走航等科技监管方式转变。

“在监督帮扶中,我们应用了许多先进的战斗装备,无人机区域排查,红外摄像仪定点观测,便携式检测仪定值分析,真正做到了天地人一体化协同作战,极大提升了检查覆盖率和问题发现率。”曲秋世说随身携带的诸多装备和执法人员的日常积累,让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仍然能够熟练的运用科技元素实现精准执法,也充分展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近几年,青岛环境质量连年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84.9%,全省排名第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水质优良面积(一类、二类)比例达到99.0%,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看着青岛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感觉这其中有我们自己贡献的一点点力量,非常有成就感。”现在曲秋世每天都坚持绿色出行,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而整个青岛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正因为有一群像曲秋世这样的执法人员组成的新时代的生态环保铁军,他们不仅有一腔血勇,也有智慧的头脑,能下苦功夫,善用高科技,保护青岛的一方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