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跨境贸易便利化标杆城市!青岛出台26条新举措,口岸营商环境再优化

2024-05-22 10:23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21714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5月22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青岛市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按照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的统一部署,青岛作为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城市之一,2024年将开展新一轮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聚焦六个方面26项措施攻坚再发力,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着力把青岛打造成跨境贸易便利化标杆城市。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口岸办主任韩建平介绍,近年来,全市口岸部门以跨境贸易便利化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效率、降成本、促发展,青岛市连续三年蝉联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一名。今年以来,青岛口岸各部门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口岸营商环境建设走深走实,为全市外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一季度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5%,跃居全国第三位。

聚焦口岸服务辐射功能再发力。持续深化黄河流域“11+1”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加强关、地、港、铁、企协作,加快“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向沿黄流域各内陆港复制推广,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积极开展以青岛港为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构建辐射东北亚港口群的中转网络。支持内外贸同船运输,推动“山港一港通”建设,促进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推动上合多式联运中心扩容升级,建设TIR运输集结中心,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探索实施胶东国际机场全程物流联运模式,推动发展“空空联运”“陆空联运”“空铁联运”,巩固、加密日韩、东南亚及远程洲际航线,增开跨境电商特色货运包机。推动青岛自贸片区航空物流“超级货站”建设,开展出口前打板、进口拆板理货等业务。

聚焦口岸通关物流效率再发力。创新实施前湾港区跨区查验、集约化查验新模式,实现“一次缴费、就近提离”。协同加强海关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积极申建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中心实验室,全面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建设鲜活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持续提升港口航运效率,实施大港港区滚装船和董家口港区D13、D23泊位“夜间开靠”新模式,精准预制船舶动态,建立重点能源物资运输“精品航线”,进一步提升船舶通航效率。试行口岸“常船舶”计划,为航线、人员、公司“三固定”且通过预检审查的国际航行船舶提供快速通关服务,实现“一次办好、再来简办”。优化空港国际中转厅、公务机厅“专区查验”模式,推行“过境免签前置审核模式”,实施特需通关手续“即来即办”,进一步提升空港口岸服务功能。

聚焦跨境贸易新业态再发力。创新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二手车出口等监管新模式,推动扩规模、拓增量,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关地港铁区”机制,支持重点企业发挥进口供应链优势,打造供应链头部企业,带动大宗商品进口。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政策功能优势,扩大“保税+”进出口规模。加速培育临空产业集群,依托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展航空保税研发维修、仓储配送、融资租赁等业务,建设航空器、零部件仓储配送中心,发展特色冷链、芯片供应链管理等临空产业。发挥胶东国际机场特殊商品口岸功能优势,推动打造北方最大的鲜活类货物及特种货物集散中心。

聚焦智慧口岸建设再发力。完善“通关一点通”智慧口岸平台功能,结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通关与物流运输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查验等一站式服务。加快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建设,通过综合信息展示、数据发布等功能,为企业投资提供全方位支持。推进上合国际枢纽港“智慧物流”建设,完成数字孪生港规划设计并启动建设,推动国际铁路港扩能提升。创新与上合组织国家便利化通关模式,推动与俄罗斯实现报关单跨国“一单两报”。开展中国新加坡通关物流全程状态信息共享试点,提供青岛往来新加坡海运集装箱货物的全程状态查询服务。深化口岸智慧查验系统建设,整合海关、码头、查验平台等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查验通知、委托确认、查验预约、智能派车、免单申请、线上支付、查验动态跟踪等线上服务。推广进口无纸化提箱模式,推出业务办理全程数字化、无接触提货方案,进一步提高进口货物通关时效。

聚焦规范口岸经营服务再发力。进一步完善口岸服务收费公示制度,认真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并强化动态更新,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积极引导口岸收费主体通过“单一窗口”及时公开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信息,增强口岸收费透明度。加强口岸收费价格行为检查,畅通价格违法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口岸收费秩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作用,针对集装箱返空前不合规使用等问题,协同推进口岸服务规范化建设。建立企业诉求反馈平台,完善问题收集办理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口岸营商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聚焦惠企暖企政策再发力。推进AEO企业联合培育,深化跨部门守信联合激励,推出海关与其他部门“1+N”便利举措。持续优化提升外汇服务水平,扩大优质企业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拓展“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试点范围。深化资本项目“一企一策”外汇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跨境投融资诉求,支持高新技术、跨境电商等企业跨境办理税费缴库退库业务。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关企面对面”活动,完善业务咨询和问题办理机制,进一步公开海关现场业务部门联系方式,提升业务咨询回复质效。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企业直通车”平台应用,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重点出口产业贸易影响调查。借助专业机构力量,在青设立口岸营商环境研究实验基地,以“政、企、研、学”合作方式,助力化解各类问题。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直通车”服务机制,常态化收集经营主体意见建议,实施分类分级办理机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青岛口岸各部门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2024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着力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口岸环境,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建设在全国口岸系统打头阵、当标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口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