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提升发展“硬实力” ——聚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2024-06-16 00:04 大众日报阅读 (29781) 扫描到手机

  □ 本报记者 刘兵 李子路

联办主题事项材料精简49.38%,联变主题事项材料精简44.84%,联消主题事项材料精简59.5%……围绕食品许可等51个高频事项,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首创推出企业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有效解决企业同时办理营业执照和涉企许可证件业务需要跑多个部门、重复提交材料、办理周期长等问题。

6月14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证照“三联办”助力企业快速准入准营》等14个最佳案例的单位代表上台受奖,50个案例汇编于会场摆放的《山东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中,成为现场参会人员关注的重点。

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山东持续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营商环境整体取得新成效、展现出新气象。同时也要看到,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围绕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大会从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等八个重点方面作出系统部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在济宁市,群众报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现‘点单即办’,只需在‘爱山东’济宁分厅简单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身份证件、不动产证等数据自动后台共享,最快当天可完成安装。”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向大家分享的一件“民事”,背后是当地围绕群众最关注的交通出行、入托入学、就医养老等17个领域推行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政务环境是政府行政效能的集中展现,也是最直接、最基础的营商环境。高效便捷政务环境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放眼全省,山东聚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便民利企“一网通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已推出“一件事”100个,办件量约850万件。

企业到一个地方发展,首先要算成本账,要素成本是重要方面。大会提出,要强化用地保障,畅通融资渠道,优化人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生产要素的优质服务。“聚焦破解企业用地难题,东营市创新实施弹性供地制度,被自然资源部推广。”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说。弹性供地包括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既解决了土地使用期限与企业活跃期错配的问题,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又降低了企业初期拿地门槛和一次性用地成本,为中小微企业节省出更多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产品研发。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感受最直接;营商环境哪里需要改进,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以及行政检查乱作为等问题,曾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也对营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上持续用力,就要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全过程,全面加强涉企执法监督,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省司法厅厅长杨增胜说,省司法厅持续强化涉企执法人员管理,规范涉企执法标准,优化涉企执法流程,深化涉企执法监督,发布涵盖29个执法领域、374项执法事项的“不罚”“轻罚”清单,努力为经营主体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坚持以惠企利民为导向,全面精简入企检查,将涉及省级40个部门的130个监管领域、222个监管事项纳入部门联合检查范围,全省联合检查比例达到47.7%,最大限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吴承丙认为,对企业减少检查频次,还要提升监管精准度。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机制,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对高风险企业“重点监管”,平均问题发现率达到53%。“下一步要深化综合监管与企业风险分类融合机制,创新完善智慧监管方式,进一步整合监管事项、优化监管流程、提升监管效能。”吴承丙表示。

政策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企业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是政策供给的着力点。我们强化政策供给,去年以来推出6批政策清单、415项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580亿元以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说,大会提出在打造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上持续用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快速兑现政策。省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构建完善全省统一、市县联动的政策兑现服务平台,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在干部、在作风。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进作风转变。这就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坚决革除作风顽疾、扫除营商环境乱象。“省纪委监委连续两年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下沉督导,选定涉企奖补资金、涉企行政执法、建设用地审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今年以来,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900余件。”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范晓丽说,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查处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治理一个领域的综合效果,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