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山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在青发布

2024-05-22 19: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6148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山东大学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暨山东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发布会在青岛校区举行,期间发布了山大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科团队在生态研究领域的《山东植被志》《山东稀有濒危植物》《崂山生态保护系列丛书》《黄河大系·生态卷》等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最近三年,生态学科团队出了10个系列20余本书,其中主要的是《山东植被志》《黄河大系·生态卷》《山东稀有濒危植物》《崂山生态保护系列丛书》等。”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仁卿说,“中国东南沿海植被书系”之《山东植被志》,该志书约800页、130万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山东省植被现状,包括植被基本特征、类型、分布、动态和保护等,列出了7个植被型、23个植被亚型、135个群系、321个群丛,其中1/3以上群系和群丛都是新记录的;《黄河大系·生态卷》侧重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特征、生态保护等情况;《山东稀有濒危植物》系统收录了国家、山东非常重要的有特色的植物;《崂山生态保护系列丛书》则聚焦于崂山,通过《崂山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崂山生物多样性概况》《崂山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等3册书,对崂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描述。

山东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学教学、研究的高校之一,为我国的生态学发展和人才培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发布的研究成果是山东大学生态学科三代人,一百多名师生七十多年累积的原创性成果,充分体现出研究工作量之大、内容之全、学术价值之高。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山大近年来积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湿地恢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智库支撑作用。其中,以王仁卿教授为代表的山东大学生态学团队陆续出版了相关专著成果,为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

活动现场,王仁卿教授现场向山东大学图书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青岛大学图书馆捐赠成果图书。与会嘉宾还围绕山东大学生态学科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和未来合作方向等进行了讨论,并为今后如何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山大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青岛市、山东省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产出更多的生态科研成果,更好地助力国家战略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