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最高卖3块!地头开起科技小院,学生与“老把式”携手开辟新农业

2024-07-31 22:15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3635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以前种植普通玉米按斤卖,一年一亩地能卖一千多元;改种鲜食玉米后,生长周期短,一年可种三茬,而且按个卖,一年亩收入过万元……在青岛即墨移风店镇,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玉米科技小院,研究生、本科生到田间地头学习、写论文,同时带来了最新的种子和技术,将鲜食玉米的成果率变成90%以上,农户收入翻倍增长。近日,记者来到即墨玉米科技小院,探访这群00后大学生如何与农村种地“老把式”携手开辟新农业。

学生到田间地头学习。

一根玉米最高卖3块

7月3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即墨移风店镇黄格庄村的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其他农户的玉米才刚长起来,他们已经在大棚里开始今年第三茬玉米的育苗了。

合作社理事长姜波说,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强降雨,地里的玉米不少遭遇了洪涝灾害。如果等水排干了,还得等半个多月才能种植。于是,他们在大棚里就开始了玉米的育苗。最近几天,他们打算将玉米苗移栽到地里。

这会种玉米,还能来得及收货吗?姜波说,他们种植的是鲜食玉米,生长周期大概是70天到90天。而普通玉米的生长周期大概120天。这个时间段种下鲜食玉米,10月初就能收获。

“预计到时候的价格也会很不错,最低1元,也有可能卖到2元。”姜波说,鲜食玉米主要以煮食为主,包括黏玉米、水果玉米等等。每年从5月份开始,一直可以卖到10月份左右,玉米都是论个来卖。“5月份刚下来的时候,一个能卖到3块。”姜波说,此前种植普通的玉米,一亩地产量1200斤左右,玉米的收购价是1元左右。而鲜食玉米,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2500个到3000个,都能卖到1元/个以上。而且,因为生长周期短,每年从3月份开始种植,一年能种三茬,仅是种玉米亩收入就可以过万元。10月份收完以后,农户还可以种上大白菜,相比于种植普通玉米,收入要翻了好几倍。

姜波成为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践指导老师。

科技小院带来专家团

多年前姜波就开始试种鲜食玉米,但是这两年才迎来了转机,产量跟收入双丰收。

姜波说,这背后离不开青岛农业大学开设的玉米科技小院的功劳。从去年开始,他们进行了合作。依托科技小院,农大的教授精心选育了6个优良品种,还带来了最新的管理技术,让农户的成果率大幅度提高。

今年3月份,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全国批准设立196家科技小院,青岛即墨玉米科技小院等5家成功获批,这也是即墨区首家。此前,莱西的胡萝卜小院,在莱西店埠的胡萝卜产业发展过程中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恩盈说,学校不仅要求研究生一年之内要在小院里待够180天,还把科技小院打造成了本科生的学习基地。他们通过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收集一手的信息。同时,他们依托整个农业大学的专家团,第一时间帮农户解决问题。

“玉米好不好,良种很重要。”姜波说,农大教授提供的种苗有自己选育的,也有从市场上求购的最新产品。而且,学生在一线,教授在线上,两者一块帮忙解决问题。

比如,以前农户用肥都是粗放式管理,一个扛着肥料袋就撒在地里。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都实行了水肥一体化,成本降了效益高了。而且,他们施肥的节点都是估摸着,从教授那里得知了按照生长叶片的数量来计算时间等等。

目前,农户种植玉米的成品率全部达到90%以上,一亩地都在2500到3000个左右。仅在移风店镇,鲜食玉米的种植就超过300万亩。

田间地头学知识

同样受益匪浅的,还有来这实践的大学生。“今年暑假的报名人数鼓了,20多个人争抢7个名额。”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辅导员刘宁说,他们都是自愿报名来农场,而且自律性也非常强。

“有些知识在书本里学不到。”青岛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张桐硕说,比如机制化育苗,从课本里只是学到了概念,到田地里亲自上手才发现,有很多东西不掌握。新的技术越来越多,迭代更新也非常快,只有实践才能了解更多。

不仅如此,下地干农活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更珍惜每一粒粮食。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恩盈说,此前科技小院只有研究生,后来加入了本科生。一方面,农科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更好学习。另外一方面,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青岛地平线蔬菜合作社跟全国不同的高校都有合作,而且对接农户以及商贩等。他们培育的种苗,能卖到全国各地。在这样的农业一线,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继续研究深造或者毕业以后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土办法将写进教科书

“这是一种双向的学习。”姜波说,这些学生都是00后,思想活跃,给她带来了很多的帮助。尤其是在一些会议文件、日常管理工作中,他们操作都很娴熟。

而且,在种植一线摸爬滚打了20多年,她总结了不少土办法。“现在就希望能将这些知识系统化。”姜波说,由科技小院的学生帮忙归纳整理,一方面,这些知识可以交给村民们,让他们一学就会。同时,这些经验也有不少具有科研以及教学价值,还将会纳入大学教材。

她还希望通过科技小院,能发掘出高素质人才甚至是合伙人。 姜波说,前段时间,一名老员工辞职了,公司又成了她跟对象的二人转。农业企业大多远离市区,他们即便开出上万元的工资,也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但是,企业的发展又恰恰需要年轻人。

“我们想打造自己的玉米品牌,发展自己的电商团队,但是没有人。”姜波说,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保障销路是关键。有些网红主播从他们这里进货,一晚上就能卖出几万个。如果有自己的电商团队,将来的销路各方面更可控。

姜波说,现在她就迫切需要有能力、感兴趣的人才加入进来。通过科技小院这个平台,青岛农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都过来参观实习,如果遇到合适的人才,她愿意发展成合伙人,一起把育苗、育种做大,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