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网店客服设套诱导女子贷款 骗走7万余元!这48种陷阱也要小心……

2020-07-17 19:3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91251)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洪智 实习生 逄雪菲

近日,陈女士拨打半岛热线96663反映,自己一网店购买了价值69元的衣服,收货后,一位自称网店客服的女子以“衣服面料可能致癌”为由,主动要求给陈女士退款,岂料在该客服的“指挥”下,陈女士被诱骗贷款并转给对方七万余元。

前段时间,陈女士通过淘宝APP搜索到一家名为“常暖旗舰店”的天猫网店,并在该网店购买了一件衣服。7月14日,陈女士收到了新衣服不久,当天下午一位自称客服的女子用手机号码“17400160946”打来电话,告诉陈女士她购买的衣服面料存在质量问题,穿久了有可能致癌,让女士尽快退货退款,并且让陈女士添加了“客服”的QQ号“2972786885”。按照对方提供的号码,陈女士加了客服的QQ。“客服”并没有直接给陈女士退款,而是告诉陈女士需要先把支付宝网商贷里的钱转给“客服”,之后“客服”再将衣服退款一起返还给陈女士。

按照“客服”所说的步骤,陈女士先将网商贷里的额度提现到自己的邮政储蓄卡里,再将银行发送的验证码告诉了“客服”,之后钱就转账到了“客服”的账户里。然后按照对方的提示,陈女士又先后通过多款APP进行网贷,以同样的方式将贷出的钱转给对方指定银行账户。期间,“客服”告诉陈女士如果不按她说的方法操作,之前转出去的钱就回不来了。直到陈女士接到微粒贷客服的一个电话,客服人员提示类似骗局之后,陈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而此时,她已经向骗子转账七万余元。之后,陈女士多次联系对方要求退款,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过,迟迟未退。

半岛记者查询,“客服”使用的手机号归属地是陕西西安,而客服QQ号名为“理赔客服”,所在地点标注为北京东城。半岛拨打该手机号多次,但语音提示已经关机,记者也添加QQ多次,但是一直没有通过。

对此,记者咨询了淘宝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陈女士的钱是从银行卡转走的,平台无能为力,只能等待警方处理,同时指出消费者网购时,其个人信息可能在网店、物流等环节被泄露,同时消费者个人账号也可能被盗,导致个人信息泄露。17日下午,半岛记者也咨询了“常暖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都是天猫旺旺联系客户的,不会通过电话或者其他任何渠道联系客户,如果有电话联系消费者,建议提高警惕。”

目前,陈女士已经就此事向青岛警方报警。“七万多块钱对我们这种打工者来说,打击真的太沉重了,现在我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意义,希望警方能早日将骗子绳之以法。”陈女士说道。

调查:

假客服诈骗贷款多发,这些事项要注意

半岛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案例在全国各地均多次出现,青岛也已经不止一次发生。

2019年7月16日,城阳的小婷在某电商平台一网店,用母亲的账号购买了一本26元的图书。20日下午,小婷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南方口音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中通快递的客服人员,并准确说出了小婷的订单号和所买图书。该“客服人员”表示,小婷的快递丢失了,现在要进行双倍赔偿。在对方的要求下,她在支付平台添加了一个名为“玉琴”的人为好友,对方发给她一个二维码,点进去后说可以“通过扫码领取赔偿”。小婷扫码后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了母亲的银行卡号和密码,之后获取验证码,但多次输入仍无法验证成功。这时,对方又提出“即贷即还”的方式,在对方的提示下,她进行了多步操作,将自己收到的几个验证码也发给了对方。最终小婷共贷了两次款,第一次贷款700元,第二次贷款69000元,其中的50000元被骗走

2019年7月份,青岛的孙女士网购了一个洗脚桶,一名自称是中通快递客服的男子主动联系她,称洗脚桶在运输途中损坏,,沟通理赔问题。该男子以帮公司走流水的借口,诱骗孙女士通过各种平台贷款11万余元,并将其中的8万元骗走。

青岛反诈中心提醒,市民网购商品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客服交流系统进行沟通,以便保证购物过程完整记录,遇到问题方便申诉解决,并且可以有效提示和拦截站外钓鱼网站。如果出现发货缓慢等问题,一定要通过电商购物平台的官方渠道,直接与所购买的商家确认沟通,不要相信陌生来电,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千万不要向他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

延伸:

谨防这48种常见电信诈骗案件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为有效开展预防打击工作,公安部刑侦局归纳出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其中,使用电话的占63.3%,使用短信的占14.8%,使用网络的占19.6%。

48种常见电信诈骗如下:

1.QQ冒充好友诈骗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冒充该QQ账号主人实施诈骗。

2.QQ冒充公司老总诈骗

通过盗用QQ账号、冒充公司老板等方式,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3.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

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对财务人员实施微信诈骗。

4.微信伪装身份诈骗

利用微信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等实施诈骗。

5.微信假冒代购诈骗

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骗取购货款。

6.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实施电信诈骗。

7.微信点赞诈骗

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套取他人信息后实施诈骗。

8.微信盗用公众账号诈骗

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

9.虚构色情服务诈骗

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色情服务电话,骗取钱财。

10.虚构车祸诈骗

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骗取钱财。

11.电子邮件中奖诈骗

通过互联网发送虚假中奖邮件,骗取钱财。

12.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

冒充知名企业发布中奖信息,骗取钱财。

13.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以热播电视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获奖消息,骗取钱财。

14.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及相关犯罪案件为由,骗取钱财。

15.冒充房东短信诈骗

冒充房东骗取租客汇款。

16.虚构绑架诈骗

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骗取钱财。

17.虚构手术诈骗

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病需紧急手术,骗取钱财。

18.电话欠费诈骗

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为由骗取钱财。

19.电视欠费诈骗

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以有线电视欠费为由骗取钱财。

20.退款诈骗

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骗取受害者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21.购物退税诈骗

以房产、汽车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骗取钱财。

22.网络购物诈骗

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骗取受害者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盗取钱财。

23.低价购物诈骗

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骗取钱财。

24.办理信用卡诈骗

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骗取钱财。

25.刷卡消费诈骗

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骗取汇款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26.包裹藏毒诈骗

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骗取钱财。

27.快递签收诈骗

冒充快递人员送上假烟假酒等物品,等事主签收后骗取钱财。

28.医保、社保诈骗

冒充社保、医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医保、社保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骗取钱财。

29.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发放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为由,获得受害者银行卡号,骗取钱财。

30.引诱汇款诈骗

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帐户汇入存款,骗取正准备汇款的受害者的钱财。

31.贷款诈骗

通过群发信息,以可提供贷款为由,骗取受害者预付利息、保证金等。

32.收藏诈骗

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让受害者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以骗取钱财。

33.机票改签诈骗

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进行多次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34.重金求子诈骗

谎称出重金求子,之后以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35.PS图片实施诈骗

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勒索钱财。

36.“猜猜我是谁”诈骗

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骗取钱财。

37.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

在电话中自称黑社会人员,敲诈勒索钱财。

38.提供考题诈骗

谎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骗取考生钱财。

39.高薪招聘诈骗

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为由,骗取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

40.复制手机卡诈骗

通过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骗取钱财。

41.钓鱼网站诈骗

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让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以骗取钱财。

42.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获取购物网站买家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者汇款。

43.订票诈骗

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骗取钱财。

44.ATM机告示诈骗

通过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骗受害者银行卡密码,盗取钱财。

45.伪基站诈骗

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等藏有木马的虚假链接,以骗取钱财。

46.金融交易诈骗

以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或走势,并搭建虚假交易平台骗取事主资金。

47.兑换积分诈骗

以手机积分可兑换智能手机、信用卡积分可兑换现金等为由,骗取汇款或受害者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48.二维码诈骗

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让受害者扫描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以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