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寒潮来袭全国掉进冰窖 青岛最低温-18℃减少出行防冻害

2021-01-07 07:23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51878) 扫描到手机

1月6日下午放学时间,南京路小学门口,一位家长用手捂住孩子的头部和脖子,防止寒风灌入衣服。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1月6日,2021年首场雪降临青岛。莱西市吉林路与烟台路交叉口附近,北风狂啸,雪花飞舞。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云天

半岛全媒体记者 鲍福玉

强冷空气的确不同凡响,1月6日上午,从西伯利亚南下的一股强冷空气正式进入我国,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温度达到了-55℃;在1500米的上空,温度也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与2016年1月世纪寒潮时相比还要略强一筹。

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寒潮,无论是西边还是东边,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全国将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受到寒潮袭击。中央气象台预测,在内蒙古等地出现猛烈降温后,接下来随着寒潮大举南下,长城以南将成为未来几天的降温主战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降温会特别剧烈,总降温幅度将达到10℃~12℃。

6日当天,我国各个省区市已经发出了上千个预警信号,包括寒潮预警、低温预警、大风预警、霜冻预警、道路结冰预警等,可见这次寒潮影响范围相当广阔。

1月6日,岛城也开始迅速降温,6日白天的最高气温市区-0.6℃,其他区市最高气温在西海岸新区,为0.8℃;至当天15时30分,最低气温市区-6.5℃,其他区市最低气温在莱西,为-7.9℃。

据市气象台预报科首席预报员江敦双介绍,1月6日上午8时10分,青岛市气象台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本市北风风力逐渐增大,预计内陆地区可达5~6级、阵风8级,沿海地区6~7级、阵风9级,海上7~8级、阵风11级。

同时,市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6日~8日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气温下降明显,过程降温幅度达10℃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7日和8日早晨,市区和沿海地区-14℃左右,内陆地区-16℃左右,局部可达-18℃。

据专家介绍,此轮降温后,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可能在未来10天都会处于气温偏低的状态,除了因为前期基础温度非常低,10日至11日还会有一股弱冷空气继续南下,回暖尚需等待。

此外,“三九、四九”期间(1月8日至25日),往往也是青岛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从历史来看,1981年1月27日出现了全市历史极端最低气温,当天莱西为-21.1℃;青岛市区近30年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5.1℃,出现在2016年1月24日。

对于未来三天的天气情况,江敦双表示,未来三天本市以多云转晴天气为主,7日白天到夜间,本市北部地区有小雪,南部沿海部分地区有阵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7日,全市最低气温-16℃~-14℃,7日白天的全市最高气温为-11℃~-9℃。

1月8日,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在-13℃~-12℃,内陆地区最低气温-15℃~-14℃,8日白天最高气温全市-6℃~-4℃。

1月9日,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10℃~-8℃,内陆地区最低-12℃~-11℃,9日白天,最高气温市区和沿海地区0℃~1℃,内陆地区最高气温为-2℃~-1℃。

岛城中小学寒假 时间安排暂无变化

本报1月6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近日,寒潮连袭,有不少家长关心岛城中小学生的寒假时间是否可以提前。有市民通过青岛市教育局官网“教育民声直通车”提出建议,希望寒假时间能够提前。1月5日,市教育局基教处予以回应,表示目前全市中小学生寒假时间安排没有变化。

有市民询问:疫情反复,寒潮连袭,对孩子们来说这个学期难熬又漫长,这样的恶劣大环境下坚持原定的放寒假时间有必要吗?

对此,市教育局基教处答复,市民的建议已收悉。“我们坚持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密切关注全国、省市疫情防控形势,加强综合研判,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确定是否调整假期安排,提前向社会发布,目前全市中小学的寒假时间安排没有变化。”

据悉,按照市教育局发布的校历时间安排,2021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寒假开始。2月4日(农历腊月廿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寒假开始。

应对新一轮大风寒潮 市应急局提醒减少出行

本报1月6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1月6日,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和寒潮黄色预警。记者获悉,为应对此次大风寒潮天气,市应急局组织区(市)政府、交通、城管、气象、国信、地铁等重点单位召开应对大风寒潮天气视频调度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确保暖、水、电、煤气等正常供应,提前安排好应急抢修队伍,根据实际情况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作业,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等。同时,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在岗值班制度,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调度、第一时间处置。

市应急局提醒广大市民,大风寒潮来临时减少出行及户外活动,注意添衣保暖。随时留意寒潮、降温等最新消息,以便采取进一步的防御措施。

都说气候变暖,为啥还这么冷?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权威解析极寒天气

冷透了!1月6日早上,寒潮如约而至,北京气温-10.6℃,呼和浩特-25.2℃。强冷空气将继续深入,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将创入冬新低。

去年12月底以来,冷空气轮番来袭,大江南北一起喊“冷”。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最冷”冬季?今冬还会有多冷?记者6日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权威解析极寒天气。

今冬是最冷的冬天吗?

平均温度排名“还没进前5”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受寒潮影响,东北地区南部、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的部分地区气温将创入冬以来新低,其中沈阳、北京、济南、上海等地气温有可能创下或接近20年来的新低。

冷,似乎成为今年入冬以来大家的共同感受,还有人说已经好多年没有经历这么冷的冬天了。

宋连春介绍,入冬以来(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我国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云南、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接近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偏低2℃以上。总体上看,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4.4℃,较常年同期偏低0.6℃,为自2000年以来的第6冷,2013年以来第2冷。

很多人对前不久的“岁末寒潮”印象深刻。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我国发生一次全国型寒潮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有321万平方公里,超过12℃的面积有122.7万平方公里,超过14℃的面积有40.7万平方公里。

宋连春表示,这次“岁末寒潮”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部分地区风寒效应明显,但从排名看,这次寒潮也仅仅排在近10年来的第6位。

气温为啥这么低?

“一南一北”两因素合力

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宋连春表示,今年冬天比较冷的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两大因素导致的。

第一就是北极海冰。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他说,海冰少,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冷空气会随之南下。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

从监测情况看,这个冬天北极的极涡比较弱,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空一路南下入侵。极地冷空气南下会有两个走向——欧亚或北美洲。目前来看,今冬北美洲气温并不低,冷空气偏向欧亚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欧亚地区降温幅度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

宋连春说,一般而言,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暖冬概率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

拉尼娜事件会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同时,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冷空气南下。

会不会再冷下去?

一年里最冷的时间来了

眼下是隆冬时节,尤其1月中下旬全国气温处于全年最低的阶段。可以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

从未来预测看,后期还会有冷空气活动,强度达不到过去这两次全国型寒潮的程度,但部分地区的气温还有可能会持续偏低一段时间。

宋连春表示,1月中旬后期开始,部分地区的气温会逐渐回暖到接近常年同期,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较大。

他说,目前冬季还未过半,还不能说今年冬季是近年来最冷的冬季。

从过去几十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来看,整体呈增暖的趋势,并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冬季气温都较常年同期偏高。但这两年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气温都出现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的现象。

寒潮为啥这么凶?

气候变暖≠冬天不冷

全球气候变暖了,为什么寒潮还这么凶猛?

宋连春表示:“并不是气候变暖,就没有寒潮了。”

实际上,气候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其中,寒潮也是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因此,冬季平均温度比常年偏高,极端的寒潮天气过程,两者同时存在正是气候变化典型的响应。

“我们要高度重视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风险。”宋连春说,比如强寒潮会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做好足够的应对措施。

他提醒,全社会一定要树立气候风险意识,要提早防范、提早应对气候灾害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