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80后”的说法说开去 ———感悟成长的文化心理学(二)

2018-11-14 17:03 半岛网-半岛+阅读 (113811) 扫描到手机

宋广文

7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买不到;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吃肉要靠票;

我们需要信仰的时候,信仰崩溃了;

我们需要理想的时候,理想泯灭了;

我们需要精神鼓励的时候,我们被物欲世界包围了;

当我们要买房子的时候,福利房没有了;

我们要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生贬值了;

当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要靠自己找了;

我们要谈恋爱的时候,爱情也变成钱情了;

当我们生小孩的时候,小孩只能要一个了;

当我们要孝敬老人的时候,我们上面有六个老人。

“70后”的人除了感叹“吃喝”的水平差外,就业、房子、婚姻的压力似乎没有“80后”大,他们面临的更大问题是:“我们需要信仰的时候,信仰崩溃了;我们需要理想的时候,理想泯灭了;我们需要精神鼓励的时候,我们被物欲世界包围了”。这表明“70后”的人小时候“很想”有信仰,有理想,很想得到“精神”的东西。但时代恰恰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变”:中国结束长达10余年的“文革”,走入“改革开放”的转型社会。如果说“70后”的人尚有着对“信仰、理想、精神”的缺失而感到“遗憾”,那么“80后”的人几乎没有这种缺失的烦恼。这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因为“70后”的人还有着童年的鲜明记忆,还保持着对事物进行“比较”的基本“理性”,他们的牢骚不是更多,而是正以“主人翁”的状态工作着、生活着(正是干活的好时候)。说起他们之前的人,“70后”比“80后”更容易认同。

6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

当我们需要读书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当我们需要就业的时候,赶上了裁员;

当我们要养家的时候,国营卖掉;

当我们需要生育的时候,国家只让生一个;

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

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60后”最小的人年龄也到了“不惑之年”。那时候他们生活的挺难,中小学教育的水平很低,高考更是可望而不可即,他们的父母中很多人还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正因为此,他们会遇到“需要就业的时候,赶上了裁员;要养家的时候,国营卖掉;教育子女的时候,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直生活在农村的“60后”,反而没有多少失落感,或多少遗憾,因为他们的父辈一直就是这样生活下来的,他们至少比父辈还多受了些教育。但城市中的“60后”却更难:他们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更好的运气,便不会有好的工作,也不会有足够的资金置办房子,幸亏有些人赶上了分房的末班车。尤其令他们难堪和不愿去做的就是“到乡下去”,或做类似建筑工人的工作。遗憾的是,面对“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他们不仅节衣缩食,硬撑着为孩子“打一把伞”,而且还要承担照顾老人的任务。如果“90后”继续“不现实”地啃他们,他们能不崩溃一定就是幸运了。

其实再往前推一步,便不得不提“50后”了。除了一部分人之外,最早的“50后”已经退休了,最小的“50后”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如果以“80后”、“90后”的标准看他们,他们的生活算不上生活,他们的童年就不叫童年。

50后的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个样儿;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饿得"三根筋挑着一个头";

当我们需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能跟着父母到田头;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

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小学生都是大知识分子;

当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赶上了大串联;

当我们正上学的时候,碰上了"文化大革命",

我们该工作的时候,碰上了上山下乡,

当我们谈恋爱的时候,还只能靠介绍;

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只能两张床一并靠;

当我们工作正起劲的时候,碰上了下岗;

当我们老了想享享福的时候,碰上了啃老的80后

鼻子一酸,开始叭嗒叭嗒掉眼泪了

我确实不知以上关于“80后”、“90后”、“70后”、“60后”和“50后”的“无奈”出于何人之手。说这些描述或感叹一无是处肯定太武断,说它们很精确也不实事求是。它们确实算不上研究的结果或“科学结论”,但又很值得玩味。我没有查到“40后”的说法,大概“40后”的人不屑参与这样的“人生游戏”,或他们懂得上网的人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如果用“80后”、“90后”的生活期望和标准审视“40后”,或审视“30后”(健在的人仍不少),那么,只能把他们归入“非人”的生活之列了。(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宋广文简介

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招收研究生)

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测评与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原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学术兼职:

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中方顾问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学术期刊《心理学探新》编委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与健康》杂志特约作者

教育部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特聘审稿人

美国索菲亚大学讲座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南方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教授,

澳门城市大学访问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泰山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枣庄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喀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临沂大学等兼职教授

曾任山东省心理学会第一副理事长、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双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

已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翻译专著50余部。

1997年获教育部优秀教师三等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7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主持、参加各类课题30余项,获各类科研奖励30余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