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乒乓球大的葡萄熟了!每斤20元销往东北

2023-05-16 21:3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4835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5月15日,青岛莱西市张家寨子村的一个阳光大棚内,柴静波从葡萄藤上剪下一串串成熟饱满的藤稔葡萄十分高兴。在人们的印象中,葡萄应该是秋季水果,而在种植方式等技术的支持下,自4月下旬,柴静波种植的1.5亩藤稔葡萄就陆续成熟,对于这类农产品来说,提前成熟往往意味着能卖出更好的价格。柴静波说,藤稔葡萄果粒大的能长到乒乓球大小被种植户俗称“乒乓球”葡萄,这些“乒乓球”葡萄成熟后大部分以每斤20元的价格销往了东北地区。

柴静波从葡萄藤上剪下一串串成熟饱满的藤稔葡萄十分高兴

北张家寨子村在大沽河北,是小有名气的“苹果之乡”。4年前,来自黑龙江的她从因机缘了解到了青岛农业大学刘更森教授技术支持的葡萄设施栽培的项目,反复咨询和了解后来到这里投资建设了两个面积约1.5亩的日光温室大棚,一个种植巨峰系品种藤稔葡萄,一个棚种植阳光玫瑰品种。同年多户村民舍弃了种植多年的苹果林,村中融资200万元,在刘教授帮助下,全村共建起了12座日光温室葡萄大棚。

柴静波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她的两个大棚中,藤稔葡萄为她带来了10多万元的收益,阳光玫瑰为她带来了24万元的收益,这让她十分满意。今年她将葡萄大棚的面积扩大到25亩,期望明见开始产出葡萄后,带来更大收益。

藤稔葡萄果粒能长到乒乓球大小

张旭山是北张家寨子村的村民,4年前他在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刘教授团队的帮助下,毅然从苹果种植投身了葡萄种植,目前他的大棚里种植的全部是阳光玫瑰品种葡萄,按照张旭山的话讲,从亩产收入上算的“十亩苹果也赶不上一亩葡萄”。而柴静波和张旭山作为村里“首批吃螃蟹的人”,经常会有村民主动找到他们参观和咨询学习葡萄设施种植的收益情况和种植方法,希望为自己找到致富的道路。

常年为这些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的刘更森是果树学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市专家工作站入站专家、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会员、 2020年度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长期从果树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在莱西市沽河街道北张家寨子村,刘更森老师负责的设施果树栽培团队,以青岛市科技惠民项目为契机,在村委会大力支持下建起覆盖面积1000平米现代化日光温室,通过技术咨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品种引进外、基地规划建设等方式,从葡萄种植到采收提供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先后帮助引进藤稔、无核寒香蜜、阳光玫瑰、蓝宝石、天工墨玉等葡萄品种,采用集约化促成栽培技术,实现了一年栽植,二年见果,三年丰产的栽培目标。通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村民走上现代果业发展的快车道。

柴静波在葡萄棚中观察葡萄生长状况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刘更森教授带领的科技助农,种植户最需要的时候他在正常的教学研究工作之余,利用自己周末等时间,带领团队几乎每周一下乡几日一进棚。在北张家寨子村设立的日光温室设施葡萄栽培亩产量2000~3500公斤,浆果4月25日前后成熟,阳光玫瑰 等品种每公斤售价40~56元,亩产值8~10万元。1亩半大棚很容易实现12~15万元的产值,农户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在项目带动下,北张家寨子村发展阳光玫瑰避雨葡萄200余亩,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种植户经济收入及村集体收益。

据青岛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服务成果显著。学校是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单位,获批农业农村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综合科研试验基地建设项目,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农力量。社会服务区域实现山东省全覆盖,并延伸到新疆、海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与56个市(县、区)开展科技服务合作,高质量建设了57处示范基地和10处区域研究院,成立我国第一家合作社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等表彰。探索构建了科技特派员社会服务的“1+5”青农大模式,学校作为山东省唯一高校类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2021年获评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

刘更森教授(左)与柴静波在葡萄棚里交流种植技术

日光温室设施栽培棚中温度有利于葡萄生长

成熟的藤稔葡萄挂满枝头

刘更森教授在大棚中观察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状况

刘更森教授(左)和种植户张旭山一起观察交流葡萄是生长情况

北张家寨子村的葡萄种植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