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 触手可及 随时可享

2023-06-02 07:1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731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通讯员 王平

打造红色社区特色名片,促文明新风助力社区服务蓬勃发展;建立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织密新时代文明实践网;走进社区开展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居民带来一场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如今,在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有温度、有热度,逐渐成为群众触手可及、随时可享的生活方式。

兴隆路街道

志愿“暖风”吹拂文明之花

文明实践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志愿者队伍。如今,在市北区各个社区,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他们深入街道、社区,为居民送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致周到的服务。

“谢谢心暖花开志愿服务团队,孩子终于重回学校,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兴隆路街道居民于女士欣慰地说道。2022年年底,她的孩子在摸底考试中成绩下滑,原本自信的孩子突然产生厌学情绪,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也很少,心暖花开团队负责人石永梅多次上门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两周之后孩子高高兴兴地重回校园。

“我们团队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工作者,进驻兴隆路街道以后,我们对青少年等重点群体,逐一建立心理服务电子档案,提供精准服务,引导矛盾纠纷化解。目前已对社区居民开展专业心理辅导1296次,其中对青少年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的专业辅导968次。”石永梅介绍说。

心暖花开志愿团队开展公益课堂。

石永梅既是心暖花开志愿服务团队的负责人也是一名母亲,与孩子打交道是她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的事情。她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心理问题,只要及时疏导,‘对症下药’,都能健康成长。”

目前,市北区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17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800余个,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近500万小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大港街道普吉社区

用红色阵地凝聚社区力量

打卡铁路科普馆、听一堂理论宣讲、做一次心理沙盘、玩一场乒乓对决……在大港街道普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们可以体验各类文化活动。

大港街道普吉社区居民参观海军博物馆。

“普吉新区是铁路职工小区,居民大部分为铁路职工,许多居民退休之后仍然怀揣着‘铁路梦’,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我们打造了铁路科普馆和‘红色胶济’专题文化长廊,圆居民们的‘铁路梦’。馆内以铁路文化发展为主线,集展示、收藏、教育、研究、科普功能于一体,居民们可以随时来参观。”普吉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褚艳妮告诉记者。

穿过二楼的科普馆和文化长廊,记者看到早早预约好的居民正在活动室里运动健身;中央大厅里排满了每周的活动课程,居民通过小程序便可提前预约,十分方便;心理咨询室里布置简单舒适,定期开展心理课堂;走廊的展板上更是贴满了居民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可以延伸更多服务,比如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医生、上门送餐、便民大集等。我们不断引入各类优质资源,为居民搭建一个可以多样化选择的服务平台。有选择就有竞争,最终的受益者就是居民。”褚艳妮边走边说。

这仅仅是市北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做深、做实的缩影。今年以来,市北区已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000余场次,参与居民30万余人次,为居民打造了一个个集理论教育、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

洛阳路街道

非遗“蝶变”

焕发传承发展新活力

5月19日,青岛郑州路小学操场上,闫家山地秧歌的演员们边扭边舞,步履轻盈、动作诙谐有趣,把棒槌、铜钱棍、花鼓、扇女等人物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精彩的表演赢得学校师生阵阵掌声。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闫家山地秧歌2016年入选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口路社区作为市北区特色非遗社区之一,深挖非遗文化,在继承中求发展,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走到居民身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焕发出新活力。

周口路社区居民运动会。

“非遗既要发展也要传承,我们将与青岛郑州路小学共同打造闫家山地秧歌艺术学习实践基地,6月8日正式开班授课。建立起常态化、系统化的非遗项目教学模式,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闫家山地秧歌继续发扬光大。”周口路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李静告诉记者。

闫家山地秧歌队员和同学们现场互动。

闫家山地秧歌队员为学生现场授课。

近年来,市北区创新思路,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打造了诸多“非遗在社区”的优秀案例,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绘文明画卷,看一树花开。放眼市北,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成为一个个传播文明的“加油站”,也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