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00后”小伙在青岛完成捐献,成为平度市第10例造干捐献志愿者

2023-11-23 10:5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9126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11月20日上午,青岛市红十字会在市民服务中心为平度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隋文康举行欢送仪式。21岁的军人隋文康成为平度市第10例造干捐献志愿者,也用大爱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市政府副市长赵瑞阳参加活动并讲话,市委政法委、市社会信用中心、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红十字会、凤台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宣传部、团市委、人武部、平度献血服务部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我没有理由拒绝,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21岁的隋文康,家住凤台街道,现就读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他是朝气蓬勃的天之骄子,也是胸怀祖国的钢铁军人。

11月20日,隋文康从西安回到家乡,即将赴青岛入院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远方的陌生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捐献成功后,他将成为平度市第10例、青岛市第17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都说18岁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隋文康的18岁,是热血与青春的集结。2020年夏季,刚参加完高考的隋文康,和父亲一起推开了爱心献血屋的大门。他以无偿献血的方式庆祝自己的成人礼,将心中的爱与责任融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实践。拿到人生中第一张红彤彤的献血证时,隋文康倍感自豪,他说:“以我热血,挽救生命,用这样的成人礼来纪念青春,见证成长,我觉得很有意义。”

有了第一次顺利献血的经历,半年后,大学寒假回来的隋文康再次来到了爱心献血屋,当他从志愿者口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的有效手段时,他主动拿起一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多一个人填下这张表格,就多一份希望。”抱着这样简单而朴素的想法,他毫不犹豫的登记、留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从初配回访、高分辨征求意见,每一次隋文康都是如此斩钉截铁的回复:“愿意捐献!”他说:“我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这几率比中彩票都要低,我没有理由拒绝,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父母经常参加公益

父亲献血量累计6600毫升

隋文康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祥和的四口之家,父母经营着一家餐馆,父母的勤劳善良,他从小看在眼里。

父亲隋卫良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我第一次知道无偿献血,还是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到维客北面的献血车上献血,告诉我他的血液会救人性命,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种下爱的种子。”隋文康说,有次大学放假回来在家整理东西,发现了爸爸的一摞献血证,数了数,一共17张,献血量累计有6600毫升。

家风是最好的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不仅让他踏上了无偿献血的奉献之路,让他和弟弟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每年春节,父母带着隋文康和弟弟回老家时,都会给生活遇着难事儿的街坊捎点生活用品。有户老街坊,家里不幸遇上了车祸,三个孩子没了爸爸,又赶上疫情,一家老小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连孩子上学也成了难题。刚刚入伍的隋文康连续三年带着弟弟去探望他们,每年都给孩子留下2000元现金,并且一直安慰鼓励孩子妈妈勇敢克服眼前的困难。

隋文康的父母得知儿子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时,内心忐忑又骄傲,父亲隋卫良说:“虽然提前了解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过程,但是作为家长还是会有担心,可是想到对方患者命悬一线,只有咱能救他,说什么都得帮一把!”隋文康一个善意的举动,让生命多了重生的可能;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爱的奇迹得以实现。

链接

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科学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挽救生命、造福社会的人道善举,是社会文明进步、道德风尚提升的体现。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比例大约为十万分之一。目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采集方式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采集骨髓”,而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无损志愿捐献者的个人健康。

平度市已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纳入见义勇为行为认定、表彰奖励范畴,纳入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成功捐献将获得80分。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的市民到青岛市各献血点,在充分了解相关捐献知识,并征得亲属同意之后,填写入库申请表正反两页,并留存8-10毫升血样,就可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