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大“城中村”破茧新生 崂山区人民医院、第一中学明年开建

2023-11-28 20:4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7999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

11月28日下午,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发布崂山区专场。

崂山区把财政支出的七成左右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今年36项政府实事已经基本完成,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崂山区张村河这一全市最大的“城中村”破茧新生。2024年,崂山区将继续有一系列大动作,让崂山居民生活更幸福:崂山区第一中学开建;崂山区人民医院开建;崂山文化艺术中心、石老人区域元宇宙场景沉浸和文化体验等重大设施项目开建;

枯桃、中韩两个安置区年内开工

发布会上,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表示,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全市最大的“城中村”破茧新生。崂山区完成了张村河片区12个社区拆迁,李家下庄等10个安置区已经在建,年内枯桃、中韩最后2个安置区也将开工。崂山区正在按“水脉智谷”设计理念,高水准做好城市设计,一体推进产业导入、配套完善、生态治理等工作,加快把张村河片区建设成青岛东部的生态之城、希望之城、未来之城。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打通合肥路、同安路等9条道路,提升崂山路、仙霞岭路等7条道路,居民出行更加通畅便利。推进金家岭立交停车场等11处停车场建设,全年新增泊位2500余个。新建成浮山森林公园、海之恋公园等城市公园、山头公园、口袋公园13处,“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新常态。城市管理更加精细。

创新“3+3”工作法,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并在全市率先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行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64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强化13个领域重点问题整治攻坚,抓好城市“微改造”“微治理”,累计拆除各类违建152万平方米,整治缆线90公里、桥下空间2万平方米。海宁路等30条道路完成“十乱”整治达标路创建。

和美乡村底色更亮。以北宅百果溪谷、沙子口流清湾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带动,加力推进“百村千巷万户”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32条,99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3000户居民实现清洁取暖。创建省级景区化村庄6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100%,城乡融合发展更加相得益彰。

崂山区第一中学明年开建

一个区域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这一区域的居民幸福指数。

2023年是“二孩”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入学高峰年。崂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唐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3年崂山区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达到了7300多人,比2022年增加1900人,增长27.6%。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到崂山发展,中心城区的学位需求随之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唐超表示,崂山区聚焦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深入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其中学位攻坚行动是重要举措之一。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已经建成启用,新增学位1200个,引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车宋安置区配套小学、张村河配套初中已经主体封顶,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实验学校改扩建正按计划顺利推进,2024年这5所中小学将全部投用,总计新增学位6700个,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入学压力。

同时,备受关注的埠东片区配套初中,今年破冰启动,学校名称正式确定为“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收回,正在开展地勘初勘、围挡施工、方案征集等工作,12月份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2024年开建。崂山区将按照国际准三代标准,将其打造成为青岛教育的新地标。此外,午山配套初中、中北崂配套小学、洪园片区配套学校也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在加快主城区配套学校建设的同时,崂山区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今年对汉河小学、登瀛小学、宁真海尔希望小学等14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修缮改造,提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2023年,崂山区中考优质普高录取人数和一段线达线率分别比五年前提高4.2倍和3倍,崂山正在成为全市瞩目的教育新高地。

崂山区人民医院将于明年开建

在推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方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崂山区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参照省级示范标准新建成一体化卫生室30个,全区各类医疗机构数量达到528家。

杨克敏特别提到,崂山区人民医院已完成选址,将于明年初开建,建成后将更加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据悉,医院选址在深圳路以东、张村河以北。

崂山区在楼宇、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增设15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为近4000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为近万名适龄妇女开展“两癌”筛查,免费查体、家医签约等惠及群众15万余人。

崂山区还升级文体设施,丰富居民活动。结合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文化阵地36处。崂山文化艺术中心、石老人区域元宇宙场景沉浸和文化体验等重大设施项目将于明年开建。9所学校游泳馆建成启用,深圳路体育公园完成改造,实现开放,新增健身设施45处,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9平方米。推动20家非国有博物馆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8万余张,举办音乐节、定向赛等大型活动50余场次,居民在家门口乐享文化体育“盛宴”。

1万余名老人签约助餐

2023年,崂山区助老服务更上层楼。崂山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迟文涛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3年崂山区建设改造了20处养老服务站,1处示范性认知症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按需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金家岭街道第二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在全市率先实现“一街道、双中心”的服务功能布局。目前,全区共建成6处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5处社区(村)养老服务站,养老助餐实现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全覆盖。

崂山区加大惠民为老政策保障力度。出台《关于明确老年人助餐补贴标准的通知》,对就餐的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按市区1:1的比例,每餐补贴最高达到6元,助餐补贴标准全市领先。目前已签约助餐老人1万余名,总消费9万余 人次、订单总金额100万余元。

崂山区还增强上门送餐服务力量。有效整合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慈善资源,为独居、空巢、失能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同时,开发设立养老助餐服务公益性岗位,补充送餐服务力量。

崂山区发放高龄津贴补贴2700余万元,惠及1万余名80岁以上老年人。

网格化精细治理全覆盖

崂山区持续深化精管善治,让群众安居乐业更有保障。杨克敏表示,崂山区坚持“全周期管理”,积极构建大治理、大安全、大应急格局。基层治理更有成效。在全区划分863个网格,实现网格化精细治理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热线+网格”融合联动,通过网格巡查、主动发现、及时处置的工作闭环,实现群众诉求“未诉先办”。今年以来,“崂先办”平台受理诉求4.5万件,办理满意率超过99%。在100个住宅小区建立“六公开、一机制”,强化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法律援助900余件,索回损失639万余元。深化“一核八翼”一站式调处,5000余件矛盾实现诉前化解。智慧赋能更加高效。建成启用区城市云脑,依托数字化手段,赋能城市治理、应急指挥等场景,实现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城市体征“一屏统揽”、城市运行“一体指挥”。为7000户居民、4400家“九小场所”、200家“三合一”场所安装智慧监控报警器,构建起智能化的远程防范体系。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体系能力建设,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000余个。前不久,崂山区创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县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全省唯一。

杨克敏表示,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崂山区将始终把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持续擦亮“崂有善育”“崂有优学”“崂有健康”“崂有颐养”“崂有安居”“崂有众扶”等六张民生名片,让群众生活更有甜头、日子更有奔头、未来更有盼头,凝心聚力打造“宜业宜居和美家园、精致精美品质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