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繁华的感觉又回来了!春节期间青岛老城火爆出圈,日均客流32万

2024-02-17 22:3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5189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伴随着爆竹声声,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这个春节,青岛可谓年味十足、火爆出圈,让当地居民盛赞的同时,也成为周边城市游客的春节打卡地。

从汇泉广场观新春头彩花灯会,到银装素裹的崂山祈福敲钟,再到老城区的灯火辉煌人潮涌动,整个青岛沉浸在新春欢乐的氛围。

那这其中最火爆的非老城区莫属了,北起大鲍岛糖球会的人声鼎沸,劈柴院的市井烟火、中山路的火树银花,向南直通大海,栈桥上人比鸥多。一路灯火一路歌,演绎出一场历史与现代交织、时尚与传统碰撞的新春盛宴。

“中山路总算彻底火了。”2月16日,记者在中山路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时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

中山路装扮一新

今年是第二届青岛·市南新春逛街里节,主题为百年中山路,龙腾上街里。以中山路为轴线,以游市集展览、赏演艺花灯、品美酒美食、愿祈福旅拍为主要活动内容,打造出活动区域最广泛、演艺形式最多样、氛围营造最沉浸的全新体验。

2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山路,装扮一新的中山路让人眼前一亮。

火红灯笼、五彩灯光为这场新春集会营造了基础氛围。夜幕降临,会看到此次逛街里节最靓的装置龙盘上街里主题彩灯,屋顶上的出云龙脚踩祥云,店门头的守护龙招财纳福,三江里的蜿蜒龙贯穿建筑,劈柴院的游龙栩栩如生。

劈柴院除了有游龙,更有升腾的烟火气,浓厚的市井民族风与喜庆的新春装置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游客。自此向南各种精彩缤纷呈现。

穿梭大街小巷的舞龙巡街,为中山路增添了灵动生气,让游客切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海誓山盟广场更是热闹非凡,森系市集成了文艺爱好者的天堂,这里的国风美学IP龙嗷嗷、龙灯灯成了广场上的明星。

走进太兴里祈福街,仿佛进入了红色海洋。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区,密密麻麻的祈福信签随风翻飞,写下新年期许成了年轻人必打卡项目。

四方路上可以赶场游园会打卡复古街区,各种特色摊位鳞次栉比,东北冻梨也在这里有了落脚之地。钱利淮竹编非遗传承大展、“吴冠中在青岛”版画作品展,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

中山路主街上还设置了文脉展。走进文脉展,仿佛穿越了时空,从老舍到沈从文,名家笔下的青岛跃然眼前,描绘出了青岛的独特魅力。而老照片则与文字相得益彰,让人们感受到上世纪中山路的繁华与魅力。

再往南一路来到海边太平路,色彩斑斓的旋转木马仿佛让人们进入了童话世界。

栈桥喂海鸥成为市民游客必打卡项目,人比欧多也成了栈桥一景。

这条直通大海的街区如今也让欢乐从北直南一直蔓延到青岛湾。

栈桥日均客流6万

在去年“到青岛喂海鸥”的风潮引领下,本就是热门打卡地的栈桥,如今又迎来了新客人。

青岛海滨风景区栈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万波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栈桥景区人流量就大幅增加,每天游客数量有6万多。

暴增的客流量给景区各项保障工作带来了压力。据了解,过年期间,栈桥景区全员上岗,针对沙滩塑料袋、海鸥喂食袋等垃圾较多的问题,在沙滩周边分段增设垃圾桶、吨包,方便市民游客随手放入,并增加沙滩保洁人员巡回捡拾垃圾、加强景区垃圾收运。利用潮汐时间,安排海域保洁力量及时清理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确保水域洁净。

据栈桥保洁员尹梅介绍,她负责的西沙滩区域有100多米海岸沙滩,一天能收集100多包垃圾,每包约10斤重,以塑料袋、鞋套为主。

“初一初二桥上的人几乎走不动,是静止的。”尹梅介绍,这是她工作5年来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

据了解,春节假期,市南区共有180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对全域598条道路进行精细化保洁,日均清转运生活垃圾500余吨。

车流量翻倍,外地游客增多

小时候繁华的感觉又回来

巨大的人流影响着商家、交通等各方面。 “春节假期,中山路附近的车流量是往年同时段车流量的2倍不止,且外地车辆增多。”青岛交警支队市南大队中山路中队范亚楠介绍,初一至初四,车流量主要集中在海边,每天上午9点车流量开始增加,10点出现大面积拥堵,持续至下午4点。“根本跑不动,太平路几乎成了大停车场。”

初五之后,糖球会、逛街里节等活动火爆,由于中山路封闭,所有车辆通过安徽路、河南路进出,安徽路每天从11点出现饱和,车辆通行缓慢,持续到晚上9点左右。

据了解,前期中山路活动方案出台后,市南交警对辖区所有停车场进行调研,确定好指示牌,但车流量是在太多,停车场全天饱和。

“我们中队假期期间实行全员上岗,每天出动警力200余人次,从早8点持续到晚上10点以后,引导车辆通行,根据车流量进行临时封控。”范亚楠说,工作了11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火爆场景。

而人流量的增加,最直接的受益者当属中山路上的商家。2月16日下午2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中山路上的一家快餐店,此时店内依然座无虚席,点餐显示前面排队还有10位。店主介绍,最近几天“简直要忙到飞起”。

悦喜客来副总经理刘森介绍,过年期间,商场一楼临街快餐店上午一开门客流就很多,中午达到爆满,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多,“由于顾客太多,有的商家会在下午闭餐一段时间,让员工休息一会。”刘森介绍,他们预计今年客流会增加,但万万没想到会增加到如此地步。作为中山路附近比较大停车场,350车位的停车场每天满负荷运转。

家住中山路街道的王其凤今年75岁,从家里厨房往外就能看到百盛,“前天做饭的时候,看到楼下人潮涌动,火红的灯笼伴着人流绵延到老远,非常感慨,多少年没有过这样的景象了。”王其凤说,她和姊妹们都感叹小时候那种繁华的感觉又回来了。

人流量成了活字招牌

在中山路所有街区中,劈柴院的火爆值得一说。

经过此前的改造,去年10月份劈柴院迎来首批商户,今年春节是劈柴院改造后的第一个春节。

张灯结彩的街区里,烟火气十足,烤串、锅贴、老坛子肉、铜锅涮肉、脂渣……各色富有青岛特色的小吃琳琅满目,记者发现,每一家店面前都排起了队。

“此次改造,我们尽量把青岛老味道找回来,做成吸引本地人来逛一逛的街区,一年四季全年开放。”青岛海源里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佳介绍,此次劈柴院共开业31家店面,主打特色餐饮、小吃。

赵佳介绍,食材管控上,他们实行公司统一供应,保证食材品质,实现可追溯,并且要求肉类、海鲜类不过夜,实行每天配送。

记者在一家新疆烤肉店看到,他们实行现切现串现烤,新鲜的食材也使得店里排起了长队。

火爆的人流量超出了赵佳的预计,这也给他的招商工作带来了巨大主动权。“此前我们洽谈过三四次还在犹豫的商家,过年期间主动呢找过来想要入驻。”赵佳说,经历了春节,他们的招商更顺利,选择好业态的空间更大。“火爆的人流量成了我们的活字招牌。”

据了解,正月初五,中山路单日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32万左右。

让历史与时尚在此碰撞

中山路,贯通南北,如同一条川流,这条直通大海的历史川流,在青岛人心上已流淌了百年。所以中山路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岛城人民的心。

从此次登上央视、火爆出圈,中山路似乎找到了激活自己的合理的方式。

“在青岛近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山路有不可替代的标志意义。我们看一个城市的灵魂,需要有一个着力点,中山路就是这样一个着力点。”历史学者巩升说。

青岛是一座东西合璧的城市,这在中山路街区得到深刻体现,在东西方文化碰撞对话交融中,中山路见证了青岛的历史文化脉络发展,从工业化、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再到城市文化底蕴、市井风俗等,这些在中山路都能得到不可复制的百科全书式的展现。

“中山路是一条接连海路、贯通今古、汇聚中西的历史文脉。”巩升介绍,青岛开埠以来,伴随城市的风雨历程,中山路走过百年沧桑历程,它把城市的文化性格、文化气质完美呈现出来。100多年来,行走于这条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带有不同文化气息,如100多年前活跃于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华商、各种著名学者不胜枚举,老舍、闻一多、王统照、王度庐等,中山路成为他们生活创作的磁场,天然带着有深厚的文化时代性。“随着时代变迁,中山路还具有独特的时尚性、先锋性,古典与现代文化在这里相互成就。”巩升说,映现了青岛100多年的历史,古文化的包容性、当代生活的时尚性、对中国文化和域外文明的独特见证,这些元素的相互融合,正是中山路的生命力所在。在春节这个时间窗口,市民来此体验历史温度、感受文化气象,让时尚和历史更有活力,这也是让人感动的一面。

巩升说,经过这几年,对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中山路开始找到激活自己的合理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场域,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也有多元生发的丰富性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应该多方面多元化尝试,先让街区火起来,在总结规律中,不断完善,找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巩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