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102岁教授辞世捐献遗体,成为青岛市第1293位遗体捐献者

2024-03-11 16:2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606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薛梅

3月10日,周秉文教授送别暨遗体捐献仪式在青岛大学松山校区青岛市红十字生命奉献展厅举行。周秉文于2024年3月4日辞世,享年102岁。根据他的生前心愿,他的遗体捐献给青岛大学医学院,成为青岛市第1293位遗体捐献者。

周教授的家属及生前好友、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医学会、青岛市立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代表、医学部教师学生代表等近百人送别这位把终身都奉献给医学事业的可敬老人。

据了解,周秉文1922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任职于青岛医学院及附属医院骨科直至退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师从著名解剖学沈福彭教授;留校任教后,历任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助教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助教、副教授、教授。周教授长期从事骨外科专业工作,曾担任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骨科组负责人。他在骨科各种常见与疑难病症、脊柱外科以及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颇有心得,建树良多。他曾主编《腰背痛》第一、二版,《颈肩痛》第一、二版以及《简明骨科学》等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参编《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外科学》《镜关节外科学》《实用脊柱病学》等专著;发表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方面的学术论文60余篇。他曾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和校级奖励,其中,主持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系列研究”课题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脊柱侧凸学校普查与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获得青岛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得青岛大学“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周教授曾在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荣立三等功。他是青岛市骨科学会创始与发起人之一,曾任青岛市第一届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并先后担任全国颈腰痛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全国康复学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山东分会顾问,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名誉主委,第三届山东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等职务。周教授退休后受聘为青岛市骨伤医院高级顾问。2013年,他参加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成立大会,见证了原青岛市骨伤科医院转变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成长壮大。

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彰显人道情怀,承载无私大爱。据悉,1982年青岛实现首例公民逝世后的遗体捐献,1997年起开展遗体捐献宣传发动工作。2007年实现首例角膜捐献,2010年青岛市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试点省市之一。近年来,青岛市红十字会与各遗体器官角膜接受机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过增强人文关怀、争取政策支持、突出品牌引领、促进社会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与众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共同推动了捐献事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青岛市累计登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6万余人,已实现遗体捐献1293例,角膜捐献2141例,器官捐献1304例,捐献登记志愿者数量和捐献数量均为山东省首位,近万名患者重获新生、重见光明。其中遗体捐献者被医学生尊称为“大体老师”。“大体老师”是医学生的第一位手术“患者”,更是医学生们的“无语良师”。 捐献者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身体,供医学生用于解剖、病理学等医学学习和研究,无声地陪伴着医学生成长,引领他们探索医学的奥秘,为高质量培养医学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