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说唱带火“成都迪士尼” 搞活文旅还是得能抓住人心

2024-04-08 14:31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271065)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评论员 孟祥龙

        成都这城市的确是善用流行乐来搞文旅宣传的。之前是民谣,弄得大家都想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现在是说唱,“成都迪士尼”成了嘻哈青年们心驰神往的新打卡地。

       翻翻此前的例子,榕江的村超,天津狮子林桥的大爷跳水,天水的麻辣烫,淄博烧烤的第一春和又一春,以及这次被快炒起来的“成都迪斯尼”等等,一年多来相继引爆全网的这些“文旅热点”,在受到海量关注之前基本都是不温不火,甚至籍籍无名的冷门状态。

        为什么它们能火?有人分析说这是小众圈子“亚文化”在网上的兴趣共鸣,有人认为这是源于真实生活的“烟火气”在网上的情感召唤,还有人直接解读成了习惯随大流的“羊群效应”在网上的洗脑式传播,但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待现象,又是从什么层面得出结论,所有答案是有相同点的,也就是人情的铺垫和网络的加持,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遵循一定规律、隐藏不少套路的传统文旅模式与老牌文旅项目,其实依然有市场有效果也有影响力,你看北京故宫、上海外滩、西安兵马俑、青岛栈桥这样的景点,什么时候断过熙熙攘攘口音各异的游客?但解不开的症结是,早就被高度产业化、标准化的这类热门文旅,游客们更像是被送上流水线按步骤进行加工的产品,能体验到的大多是历史底蕴的震撼或风光秀丽的陶冶,而这样的感受更像是在看一座城市精心打扮后的舞台表演,而不是跟这座城市推心置腹对饮几杯的真实接触。

       哪儿不能踢场球?哪儿不能跳个水?哪儿不能吃顿烧烤?哪儿不能蹬个跷跷板?但为什么能脱颖而出的是那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城小县甚至是居民区?这的确值得文旅部门和专业院校当成一个严肃又深奥的社会课题来研究。哪儿会火,会因为什么而火,想提前预测仍然难度太大,但能及时把握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就比如这次的成都迪士尼,被网上这通轰轰烈烈的添柴助燃之后,还真有可能把这个梗给深植进舆论记忆中。以后迪士尼真要在中国建第三个迪士尼乐园,不选成都怕会觉得过意不去。那你说,成都文旅算不算成功了一把?算不算贡献了个能活学活用的教材?

       只要用心,成都可以,其他城市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