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不缺“鲜” 青岛养殖的贝类海鲜迎来集中捕捞季
养殖户在分拣扇贝。
青岛海鲜市场供应充足。
随着夏季的来临,处于海洋伏季休渔期的青岛,市场上“鲜”味十足。随着近几年贝类养殖面积的扩大,蛤蜊、海蛎子、海螺等产量不断增大,在近期开始集中上市,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近日,青岛早报记者探访多处市场和养殖基地发现,青岛本地养殖的贝类小海鲜正在成为餐桌主角。
海蛎子、扇贝成餐桌主角
进入5月,青岛十几种小海鲜大量上市,养殖的鲍鱼、扇贝、海蛎子、蛤蜊等海产品销量增加明显。人们在海鲜摊位前,可以挑选到品种繁多、新鲜美味的贝类海产品。
在市场上,扇贝现在10元一斤。从4月中旬开始,即墨区鳌山湾扇贝养殖区迎来收获季,养殖户忙着搬运、冲洗、分拣扇贝,等待各地商贩前来选购。在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冯家河码头,一位养殖户说,他们每天都要往返养殖区一次,仅这一个码头每天就能上岸10万斤扇贝,因为扇贝味道鲜美、价格低,所以格外受欢迎。
青岛的海蛎子一年中几乎不会“断档”,现在,海蛎子是青岛海鲜市场上的主打产品,自然也成为青岛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随着养殖面积扩大,产量开始增多,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青岛的海蛎子还被销往河北、天津、福建、江苏等地。
蛤蜊每日上岸超百万斤
在休渔期,贝类海鲜成了市场的宠儿,特别是蛤蜊,因为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在青岛,蛤蜊的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这里的蛤蜊肉质特别饱满、口感更出众。
“5月,红岛蛤蜊迎来收获季,每天凌晨养殖户将大量新鲜蛤蜊捕捞上岸,经过分拣后运到各大市场。”胶州湾的蛤蜊养殖户李安国对记者说,最近他每天都忙得连轴转,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凌晨开始下海捕捞,上午在批发市场分拣蛤蜊,他一天捕捞蛤蜊1万斤。像他这样的养殖户还有不少,胶州湾的蛤蜊每天出货量最高能达到30万斤。
一名来自济南的商贩介绍,他们当地海鲜市场上的蛤蜊主要来自青岛,红岛和即墨的蛤蜊占很大比例,为保证新鲜,很多商家都是和青岛的养殖户预订,养殖户根据订单捕捞。据介绍,现在每天从即墨田横运往全国各地的蛤蜊超过20万斤,青岛蛤蜊每天的产量超过百万斤。
“贝类”上岸鲜不断
文蛤、花蛤、毛蛤、沙蛤……每到夏季,市场上的蛤蜊品种繁多。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主要养殖花蛤和文蛤,俗称“沙蛤”的西施舌身价最高。
记者在南山市场、团岛市场、营口路市场发现,除了冰冻鱼虾外,各类养殖贝类小海鲜占据了海产品的“半壁江山”。贝类海鲜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而且以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特点,受到青岛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养殖户李安国介绍,“其实我国沿海各地都有蛤蜊,但最美味的是青岛蛤蜊。青岛蛤蜊产于胶州湾、丁字湾等宁静的海域,因栖息在泥沙滩,青岛人也将其称为‘泥蛤蜊’。它的特点,一是外壳薄、白净,二是肉质肥厚,爽弹鲜美。”
记者了解到,在养殖蛤蜊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养殖地点至关重要,要有平稳的海水环境和合适的底质条件。放苗前的消毒工作也十分关键,这可以保证蛤蜊苗的健康成长。之后,还要根据蛤蜊的繁殖期和生长特点科学地播苗,确保每个蛤蜊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进入休渔期后,养殖户抓住机会开始收获。每天,一艘艘满载蛤蜊、海蛎子的渔船靠岸,这些海产品被分拣后装车运走。再过几天,即墨区丁字湾的渔民将收获蛏子,这种属于青岛特产的海鲜将会大量上市,摆上市民餐桌。
记者还从城阳蔬菜水产批发市场了解到,每到休渔期,烟台、威海等地的大海螺、蛤蜊也会源源不断地运到青岛。“本地养殖的贝类虽然味道鲜美,但产量不能满足整个山东市场的需求,目前,大连、丹东以及南方的贝类海鲜占据了市场的不少份额。”城阳蔬菜水产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