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队不简单!攻克纯电动公交车空压机“只换不修”难题

2024-05-23 21:3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616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杨帆

一辆辆公交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接送来往乘客,公交服务在城市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公交车高效运转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维修养护保障。在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公司,有一支“创益先锋”团队,他们将初心使命践行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凭借专业专注不断攻克维修难关,用心用情为广大乘客的美好出行精准护航。

打头阵,聚焦“最棘手的问题”

今年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确定的“质量绩效提升年”。围绕这一主线,市南巴士公司全员快速行动,比学赶超氛围浓厚。作为提质量、优效率、控成本的“领头雁”,技术信息部“创益先锋”团队将目光聚焦到纯电动公交车的空压机坏损问题上。

“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关注到2017年的这批纯电动车将陆续超出保修期,车辆重要部件更换起来费用较大,车辆空压机是其中之一。”团队负责人于福浩介绍,以往,该配件属于只可更换不可修复,更换价格在1.3万元左右。“空压机属于坏损率比较高的车辆部件,2017年引进的车辆达100多辆,想要做好降本增效,就必须想办法把空压机自修问题解决。”于福浩说。

党员打头阵,是“创益先锋”团队的惯例。很快,由部门负责人带头、党员骨干主导的一场降本增效攻坚战打响了。“我们成立了专项攻坚小组,决定先拆解2个坏损空压机,看看内部的故障点是否一致。”党员骨干朱红亮回忆,他们将空压机拆卸后,才发现其中存在着各不相同的3处故障点。

“故障点有的在电源线圈,有的则在轴承,我们的技术必须细化到每一个构件的修复上,由于一开始对空压机的内部构造不熟悉,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朱红亮表示,为了学懂弄通,他与同事们常常是一边学、一边修,大家找来原理书籍,摸透构造难点,边试边改,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

“最快修复的故障点用了2天,最难的则用了两周,是大家齐心协力破解了一道道难题。”朱红亮说,修复完成后,他们又不断复盘总结,逐步形成了针对不同故障类型的有效对策,使方法可复制、可传授、可推广。

当先锋,攻坚“最需要的创造”

掌握了空压机的修复技术,“创益先锋”团队又迎来了新的难题。“空压机修复效果的好坏,无法在车下检验,必须要上车安装后才能验证修复效果。”朱红亮介绍,一台空压机的上车安装、现场检验时间在40分钟至1小时,如果上车检验后发现未能达到修复效果,则要耗费双倍乃至更多的检验时间,不利于车辆的调度周转。

“为什么不能自己造一台检验设备呢!”望着复杂的拆卸现场,“创益”先锋们心中攻坚克难的星星之火,再次被点燃了。很快,他们确立形成了设计方案,决心仿照空压机管路、气路的构造走向,设计一台真正的检测设备!

从自主修复到自主设计,一词之差,难度却是上了好几个层级。朱红亮介绍,前者是在已有的框架之上做维修,只需要弄懂故障点位的局部构造,后者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掌握每一个局部、局部中的每一处细节和局部之间的系统组合。为此,“创益”先锋们学习了大量的基础知识,拆分了空压机的系统构造,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几个重难点问题。“空压机实验台主要分为电频转换、气泵运行控制、漏电保护、气压控制及电机电流检测等5大系统,每个系统各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朱红亮回忆,为了加快设计落地,党员先锋们分别领取了主要问题,各自牵头推动解决。

以电频转换为例,日常用电和电动车用电,在用电频率上并不一致,唯有成功实现频率转换,才能使空压机实验台真正运转。“我们研究了很久,查了不少资料,先是仿照着类似的结构做,再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提升,最终在实验台中成功设置了变频调速器,成功完成了电频转换。”朱红亮说,在“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初步解决-群力细化”这样的思路下,看似庞大的系统设计被一步步拆分,眼前的难题被一个个化解,2个月后,空压机实验台终于上线运行。

作表率,坚守“最炽热的初心”

据了解,自2024年1月至今,“创益先锋”团队已成功修复9台纯电动车空压机,维修成本最低为零,最高则不超过1000元,远远低于近1.3万元的更换价格。在此基础上,空压机实验台使得维修效果检验速率得到大规模提升,未来,随着更多的纯电动车辆陆续出质保期,成本与效益还将进一步显现。

空压机的顺利修复与实验台的成功设计,是市南巴士公司以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推动攻坚提效的生动注脚。“‘创益’团队的党员先锋占比在5成以上,在实施攻坚的过程中,我们会将大难题拆分为一个个小问题,再由党员牵头推进,按期调度情况,确保推进的质量和效果。”团队负责人于福浩介绍,“创益先锋”团队的党员先锋们始终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初心使命践行在企业生产经营、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先后推出了车载设备终端检测装置、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维修“清单化管理”等多项实践成果。

“目前,纯电动车空压机实验台已申报国家专利,我们会根据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不断优化调整,让每一项创新创造发挥出最大效能,真正以信息化、科学化、智慧化手段服务群众美好出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于福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