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保护区:“碳”路未来,为绿水青山“定价”

2024-05-24 18:41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642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通讯员 谭宁

初夏的灵山岛,满目葱翠,绿意盎然。作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前不久,灵山岛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出炉:经测算,2022年灵山岛的GEP(生态产品总值)为59474.45万元人民币,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为山东乃至全国海洋海岛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新样板。

灵山湾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

如此高的生态产品价值,从何而来?近年来,灵山岛积极推广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家庭清洁能源取暖改造等项目,通过开展文明宣讲、建立“碳积分”“碳普惠”激励机制、评选“低碳达人”等,引导居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海岛逐渐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实现了自主负碳。

据介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通过政策创新、市场创新与技术创新,将良好生态优势转变成为经济发展优势,让生态产品提供者、生态环境保护者获得经济收益,保证优质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作为生态资源权益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算结果将用于开展产权交易,为创新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拓展延伸生态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积累资金、探索经营开发路径模式。”灵山岛保护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李锋介绍。

下一步,灵山岛保护区将持续加强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整治修复力度,推动渔业现代化绿色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海岛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海洋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让灵山岛山更青水更绿。同时,积极对接各大银行及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开发生态产品价值绿色金融产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全力推动GEP向GDP转变,实现保生态和促增收“双赢”,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灵山岛力量。

青岛西海岸新区于2022年8月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以来,积极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认定规范(试行)》,出台《新区金融机构支持气候投融资项目的具体措施(试行)》,通过气候投融资“政金企”对接会等方式,为银行和企业搭建沟通渠道,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目前,已有51个项目纳入《青岛西海岸新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并对外公布,涵盖风电、光伏、氢能、绿色建筑等行业,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