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险一次,保费凭啥涨三千? 市民吐槽新能源车续保难、保费贵 记者调查背后猫腻

2024-05-27 09:28 大众报业·半岛都市报阅读 (5569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吕华

“同级别的油车和电车,后者保费大约是前者的1.4倍。”针对连日来遭到网友吐槽的“新能源车保费暴涨”问题,青岛一位国产品牌4S店销售总监彭女士向记者坦言。“保费贵、续保难”是新能源汽车圈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近年来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增加,“保险难题”愈演愈烈。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因为三电等智能化精密配件的价格高昂,新能源汽车的零整比要比燃油车高出很多,这也是导致新能源车保费贵的主要原因。但业内人士却向记者表示,新能源车保费贵、续保难是因为4S店从中捣鬼。

换了个轮胎续保接连遭拒

“去年的新车竟然买不上保险,自己还被歧视是‘00后’。”今年4月份,宝马i3车主肖女士在为爱车续保的过程中,接连遇到了几次“无语”事件。

肖女士表示,自己是去年4月份喜提爱车并在4S店购买了5000元左右的保险,包含交强险、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和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在购车半年之后突发意外,更换过轮胎,没想到今年保险公司就以此为由拒绝为其续保。“很多家保险公司都告诉我,因为我的车去年出过一次险,系统算出来风险系数太高了,今年买不了商业险。”肖女士表示,保险公司的后台都有一套自己的算法,出险、违章都会被考虑在内,甚至“00后”年轻气盛易激动,都会被认为是高风险人群。最后,在更换几家保险公司以后,肖女士才以超出去年3000元左右的金额续上车险。

保费贵,最核心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零整比太高,在车险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保险经纪人宛瑜告诉记者,以事故中最容易受伤的前保险杠为例,燃油车的设计相对简单,但新能源车的保险杠往往集成了多种电子设备,维修费用相对较高。

根据2023年行业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电池的零整比均值大约是在48.5%~50%之间,相当于占据车身价的一半。而这其中,电池占据车身价30%~55%之间的车型最多。

昂贵的维修价格,也常常是让险企叫亏的原因,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人保财险新能源车险整体的商业险部分综合成本率高于整体大概7个百分点左右。据于泽判断,整个行业的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大概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只换不修等被指幕后推手

听起来,这是一起由于“高科技太贵”引发的无奈问题,但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浩却表示,保费之所以越来越高的原因,多半也离不开4S店的“骚操作”。

王浩表示,4S店和保险公司之间是属于“相爱相杀”的矛盾关系。一般而言,新能源车主在4S店提车之后,会被销售顺带介绍购买保险,事成之后保险公司按比例返佣给4S店,这时候二者属于合作关系。由于4S店掌握着车主的第一手信息,保险公司在合作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因此返佣比例往往不低,“前两年高的时候能达到20%~30%左右,相当于交1000块钱,有300块是交了中介费,保费自然会高。”王浩解释。

拥有17年保险理赔经验的A6工作室创始人魏然向记者透露,尽管监管已经明确禁止手续费返点,但行业内依然以营销费用等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为其掩盖这项交易。而一旦车子发生事故,4S店和保险公司之间又会转化为买卖关系。要知道4S店的收入除了卖车,售后维修、零部件的售卖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4S店不具备维修能力,或者不愿意维修,只换不修已经成为4S店一种很常见的规则。”

记者以大灯剐蹭、前保险杠剐蹭为由咨询某知名品牌青岛售后中心,对方表示,前保险杠如果损坏不严重可修,但大灯剐蹭只换不修,且涉及到大灯的情况一般都是只换不修。但随后记者以同样的情况咨询独立售后服务机构,对方则表示该情况可以修,只是会比较麻烦。

同样的情况还常常存在于电池的售后处理上,王浩以动力电池被撞击后的哪吒V为例做比较,在4S店更换电池的价格为9万元左右,但如果电池能修的情况下,独立维修厂的报价仅为1.7~1.8万元,前后相差4倍多,而这多花的冤枉钱将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因此很多保险公司会拒保,从而出现续保难。

即便车主在这过程中没有承担费用,高维修费到了第二年也会转化为更高的保费。“羊毛出在羊身上,卖车的时候优惠的钱,后期总有办法让你补回来。”王浩表示。

链接:车险“联合定价”有望根治难题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新能源车险发展困境背后,车企和险企存在“数据孤岛”是核心问题之一。而随着更精准定价模式的出现,“好车主”保费有望下降。

日前,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合作,共同研发上线了车险“联合定价”技术。该技术以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框架“隐语”为基础,从“车”和“人”两个维度实现更精准的车险定价,在提升保险公司运营效率的同时,也让有好驾驶习惯的车主投保更便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指出,缺乏“精准定价能力”,这是新能源车险亏损困境的主要原因。此前,车险定价更多是从车的因素来考虑,比如车型、车龄、车辆零整比、保值率等。但是否发生风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人的因素,比如车主的驾驶技术、习惯等。

蚂蚁保车险业务负责人蒋明龙告诉记者,“联合定价”技术综合了“从车因素”和“从人因素”,助力保险公司准确判断风险后,再给出合理报价。运营数据显示,“联合定价”后的车险报价,平均可为车主节省数百元。

太保财险相关业务负责人安娜娜表示,“联合定价”技术让车险风险定价模型更加精准,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也可让不同风险等级的用户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报价,驾驶习惯良好的用户能得到更便宜的报价。

另外,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加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多项规定和新能源车险价格密切相关。例如,定期测算并适时调整新能源商业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优化新车型的定价标准;将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至0.5至1.5区间,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

王向楠认为,在行业政策的加持下,车险“联合定价”等新技术的推出,能够从源头改善车险亏损难题,促进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和车险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