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前落入诈骗陷阱,16.92万元养老钱石沉大海

2024-06-10 17:57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51784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2022年底市民张先生因心梗去世,家属在整理老人遗物过程时,发现了老人与某公司签署的债转股协议和股权代持协议,老人生前遭遇养老诈骗的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家属认为老人突发心梗与被骗存在着因果关系,目前家属已经报警,但是被骗的16.92万元养老钱仍然血本无归。

投资理财、养生保健、低价旅游……近年来披着各种外衣的养老诈骗手段变着花样地出现,在各种销售人员甜言蜜语与头脑风暴的“洗礼”下,老年人晕头转向,甚至一度与亲人对立。 老人的家属对诈骗分子恨得咬牙切齿,也有网络大V公开喊话诈骗分子,提醒老年人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打着擦边球的诈骗分子仍然我行我素。

老人心梗去世,家人发现其生前陷入养老诈骗

2022年10月份,刘然(化名)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了在档案袋里整整齐齐摆放的两份合同,一份是债转股协议,另一份是股权代持协议。“开始我们没在意,后来我们家人一起看了这两份合同就发觉了不对,从合同上分析老人应该是投资了某海一元公司,这家公司违规吸收公众存款,但是无法兑现承诺后签了这样一个债转股协议和股权代持协议。”刘然介绍,了解这个情况后一家人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雳。

“老人走得很突然,之前身体好好的,突然就心梗,我们全家人都认为肯定是老人意识到自己投的钱要不回来了,整天担忧引起的心梗。”刘然告诉记者,这两份合同是2022年9月份签的,老人是10月份没的。“现在想想,当时那一个月老人的情绪一直不高,现在全家人都恍然大悟。”

刘然告诉记者,老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就3000多元,而合同上显示的债转股的总额是16.92万元,这么多钱是老人这么多年一点点攒的。“平时老人省吃俭用的,一下被骗这么多钱,心里肯定承受不了。”老人虽然不在了,但是家属们咽不下这口气。“后来我们在老人的手机上找到了业务员了解情况,业务员说让我们再等等,让我们不要报警,公司的法人代表已经被公安抓了,公司正在想办法。”刘然告诉记者,此时他们家属才知道老人被忽悠投了一个养老的项目,因为考虑到要将钱拿回来,家属商量了一下就没有报警。“今年年初,退款的事迟迟没有消息,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公司做养老项目,欠了不少债务,我们就到公安机关报了案,登记完之后公安机关也没有跟我说什么,就让我们等着,我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老人的钱还能不能要回来。”

说得天花乱坠,“迷魂阵”让老人分不清远近

像刘然家的老人一样,遭遇养老诈骗的老人往往都不会主动跟家里人说,而选择刻意瞒着子女,这一点在购买保健产品的老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们通过各种话术将老年人哄得团团转,让老年人相信他们的,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市民孙女士的婆婆最近被楼下的健康体验馆洗了脑,每天必去听课和体验,还能领回鸡蛋。“一开始我们没有发觉,总感觉老人神神秘秘地像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后来我们发现了她去健康馆的情况。我一个做儿媳妇的话也不能说多了,我对象知道这个情况后劝老人,同样没有效果,反而是落了一堆埋怨。”

“台柳路天怡景园新区2楼门头房,开了一个健康馆,卖各种老年人保健品。通过免费发放小礼品,忽悠老年人高价买温热床垫,两三万一个,或者租半年2000元。”孙先生说,自己的父母最终还是没有经得住销售人员的忽悠。

“一开始我不让老人去,老人跟我翻脸了,说跟我没有关系,我也管不了,后来就不管了,但是也气不过。”孙先生告诉记者,最终自己家老人租了两个,花了4000元钱。“我觉得这就是骗人的东西,报过警,也打过市场监管的电话,但是人家这个店还是好好地开着。”孙先生说。

“发现老人买保健品后,我也跟老人做过工作,老人根本听不进去,一听我不让他买他还生气,最后我发现他把这些保健品都藏起来,不让我看到。”市民栾先生也深受老人买保健品困扰。“真的是不提保健品父慈子孝,一提保健品就翻脸。”

养老诈骗招人恨,网络大V 发声提醒

如今,变着花样出现的养老诈骗披着合法的外衣,将手伸向老年人的钱包,在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引起广大市民的反感。

不久前青岛本地的网络大V@郝开心就发布了一个视频痛斥骗子们的可耻行径,给老年人们提醒。“他那个床好几万,躺上去能接受宇宙能量?他那个盆一两万,泡泡脚身上的病就好了?”“免费做不要钱,钓鱼还给点鱼饵,不给恁点鸡蛋、盆,恁能去了?恁咬了钩之后哪一个不是人去楼空?”

有感同身受的网友们纷纷留言,“都洗脑了,俺家老人买了三四个磁疗床了,说不听。”“老头老太太都可爱去开那种上当受骗会了,那些人嘴是真甜啊!”“你是不是在俺家装监控了?俺妈就愿意去参加这样的讲座,为了几斤鸡蛋几包挂面,最后被骗了20多万,不让俺妈去还和我翻脸。”“你太好了!终于出这期视频了,赶紧让老人看看吧,我们这真是要命了,家里老人全被套路了!”

免费做保健,其实是在收集你的个人信息

老年人认为,我就去做个保健,听听免费的健康讲座,他们又不收我钱,能有什么危险呢?

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一则判决无疑给老年人敲响了警钟。判决书显示,山东省平度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丁某在平度市经营康之源(原康健)、福满多、惠多多三家保健品店,主要向老年人出售保健品为老年人进行健康讲座,并在发展会员过程中掌握了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等资料信息。

2019年3月开始,丁某伙同店内十余名工作人员(同为诈骗团伙成员)以答谢老顾客为幌子,分批组织55岁以上的会员顾客免费到外地某寺庙旅游、祈福。

看似免费的旅游,看似是一场福利,但坑早已经挖好了。判决书显示,与丁某事先串通好的张某、王某等人假冒寺庙内“大师”身份,主动搭讪为老人们算命,利用丁某等人事先套取老年人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等信息,虚构了算命准的假象并获取老人们的信任,后以捐佛消灾为由骗取多名被害人钱款。短短半年时间,就有60余名老年人上当,骗取金额高达130余万元。

作为养老诈骗手段之一,保健品诈骗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组织免费旅游、高价出售保健品等是惯用手法。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四级高级法官赵方昕告诉记者,2015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经营某医疗器械经营部的曹某、钟某为促销“喜来健”多功能理疗床及床垫,打着学习中医养生的幌子,违反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擅自制作、印刷宣传单,通过散发宣传单、到店免费睡理疗床体验、拉新送礼品、体验卡等方式吸引以老年人为主的顾客,诱导老年人购买理疗床,并宣传理疗床、床垫可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严重扩大“喜来健”产品功效,让身患疾病的群众相信他们的宣传后,购买理疗产品,宣传单中的适用症已严重超出了理疗床注册说明中的适用症范围,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曹某、钟某在经营某医疗器械经营部过程中,对销售的产品功效扩大虚假宣传,违法所得数额达100余万元,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以虚假广告罪判处被告人曹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以虚假广告罪判处被告人钟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