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众防范卒中意识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举行“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

2024-06-18 16:10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7733)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6月18日讯(记者 梁湘 通讯员 吴文召 汪院萍)6月12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卒中中心在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启动仪式。

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黄萍,青岛滨海学院副校长、附属医院副院长杜培革致辞;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院长刘成玉出席会议;青岛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青岛市市立医院脑科中心本部神经内科主任张伟作专题报告;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焕民作总结发言;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院长助理张艳主持。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300余名师生参加。

黄萍首先代表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向参加启动仪式的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她表示,“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是由国家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等共同发起的一项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作为一所年轻的三级综合医院,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和卒中中心多学科诊疗优势,不断推进卒中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新区乃至周边患者提供了及时、高效、精准的诊疗服务。此次活动的启动,标志着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乃至西海岸新区在卒中防治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意义深远。

杜培革在致辞中首先对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以及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她指出,“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活动。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自建院以来就积极推动包括卒中中心在内的“三大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卒中中心成立后,医院各相关学科通力合作,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积极开展动静脉溶栓,患者到院到给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已经达到17分钟(国际基础达标时间为60分钟),各类高难度、高风险的神经介入手术成熟开展,为新区百姓及周边地区的脑卒中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随后,大会举行了“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启动仪式。随后,大会举行了“健康中国 卒中识别行动(青岛滨海学院在行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青岛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青岛市市立医院脑科中心本部神经内科主任张伟就《脑卒中早期信号与症状识别》作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脑卒中、如何识别脑卒中、发生脑卒中如何采取措施、急性缺血性卒中有哪些治疗方法、卒中患者出院后该注意什么以及脑卒中常见的认识误区等知识,让现场师生对脑卒中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初步掌握了早期识别卒中并正确处理的方法。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焕民作总结发言。他说,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识别卒中先兆、及时正确就医、在时间窗内获得有效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卒中危害的关键。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的传承人,希望每一位医学生都能成为医学知识传播的桥梁和信使,成为家人、亲友、邻居、社区居民的卒中宣传员和指导员。

长期以来,青滨附院一直十分重视健康知识的宣传科普,以组建患者群、出入院宣教、外出义诊等各种形式传播健康理念,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下一步,医院还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做实、做细,为新区群众和周边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