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逐风 从新出发丨骨折26次,“玻璃女孩”再闯直播间新事业, 半岛都市报21年伴她成长

2024-08-09 11:23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822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何毅

先天脆骨症,16年里骨折26次,父亲病逝后独自照顾罹患癌症的妈妈……困难从没有把她打倒!本报曾跟踪报道过“玻璃女孩”姚树玲励志的21年成长路,如今在直播间里开辟新事业。姚玉玲说:“是半岛都市报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可以自信、乐观地闯过难关。”

站着直播的“玻璃女孩”

7月30日,是姚树玲踏入直播间第30天。下午2点,她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面化妆,在化妆包的旁边,一个透明的大号塑料水杯里,装满白开水,里面还泡了几片柠檬。

这间直播间有二三十个平方,她的办公桌靠窗,紧挨着一个电视屏幕,黑色的和白色罩子的打光灯围成一个直播空间,电视屏幕前面有一个摄像机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还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密密匝匝的黑字写着一些资料,比如吃枣的好处等。这张纸相当于“提词器”,直播时需要反复重复的一些话语都被记录在上面。被打光灯包围的空间里,立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包枣,这是姚树玲要在直播间里售卖的产品。

“前几天偷懒,没有化妆,想着反正直播时也会开美颜,但是有几个网友挑剔,直接发弹幕说,主播还是化妆好看。”姚树玲笑着说。

化好妆的姚树玲挨个打开打光灯,她努力踮起脚尖才能够到那些按钮。待负责后台的同事在电脑前就位,她站在桌子前,面前的电视屏幕也显示出直播画面,她身后的绿幕在屏幕里被处理成一堆枣的画面,她站在幕布中间,开始了推销售卖:“这个枣非常软糯,口感香甜......”

桌子的高度是正常高度,一般人坐在桌子前就可以直播,但是姚树玲的身高,站着的高度和别人坐的高度差不多,所以每次直播她都需要站两个小时。偶尔有熟悉她的人走进直播间,问她站着辛苦不,她笑着回答:“不辛苦,我这叫‘站直了别趴下’。”

刚踏入直播行业的姚树玲最头疼的还是直播间流量太少了,“人少的时候,直播间人数就三四个人。”开播一个月她仅卖出去10单商品。

除了做直播,姚树玲还在视频平台上发一些日常自拍,以吸引粉丝,在视频的评论里,一些不明所以的新粉丝问道:“这是个什么特效?”他们以为身高1米出头的姚树玲是用了某种特殊的拍摄特效。

其实,做直播只是姚树玲忙碌的一部分,她一天要打三份工,上午在康居路社区公益岗处理日常工作,工作地点就在自家楼下,对于行走不便的她来说,这是极大的便捷。每天她需要在社区平台上查看居民提交的各种诉求,如养狗扰民、房屋漏水等,然后联系城管、物业、楼长等相关单位或负责人,为居民们解决问题,“多的时候,一个月要处理200多个问题。”

下午她会赶到离家稍远的地方做直播,晚上则和老公一起在夜市出摊,做一些烤冷面之类的夜宵。

“玻璃女孩”在她身上似乎不是一个易碎的人生,而是一个努力地像陀螺一样飞转的身影。

“半岛都市报改变我的人生”

所谓的“玻璃女孩”,简单解释就是,脆骨症患者,骨折是家常便饭。

第一次骨折时,姚树玲还是4个月大的婴儿。在各大医院反复检查后,医生给出了一致的结论——脆骨症,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骼病,其特征表现为骨质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常人不能忍受的断骨之痛,是姚树玲从儿时起就不得不面对的反复折磨。

“第一次有记者拍我,是我9岁上小学时,老师把我背进教室的照片登在了半岛都市报上。”2003年,半岛都市报与姚树玲结缘,很多岛城市民认识了这个自强自立的女孩,她在学校里也备受关注,“课间总会同学都会主动问我,要不要带我去洗手间,因为半岛都市报,我在学校成了被关爱和关怀包围的特殊学生。”

当姚树玲长到16岁时,她已经经历了26次骨折,她的双腿越长越弯,成了S状,站都站不直了。父母于是带着姚树玲前往济南,两年里做了两次手术,“在右腿腿骨的骨髓里穿进髓内钉,把骨头从头到尾都穿了起来,有点像羊肉串。如果发生摔倒等意外,它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减少骨折次数”。

经历过这次手术后,姚树玲逐渐摆脱了拐杖,用七年时间学会了独立行走,这都有利于她将来可以走向自己的诗与远方——走进大学,融入社会,谋求一份立身的工作。

转眼来到2013年,一直学习画画专业的姚树玲已经20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青岛六中美术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卢军,想跟随其学习画画,并以此专业考大学。

“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孩时,我有点担心,她看起来太弱了,艺考强度很大,她能坚持走下来吗?”卢军犹豫着,但在姚树玲的再三恳求下,他还是收下了这个特殊的学生。

姚树玲之所以能在六中顺利学习画画,也是缘于半岛都市报的报道,当时卢军老师向校长汇报要收姚树玲入校学习画画时,校长说:“我多次在半岛都市报上看过这个女孩自强自立的报道,学院愿意帮助她。”在了解到姚树玲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后,学校还为她申请免去了学费。

由于家离画室比较远,每天上学放学需要中途换乘公交车,路上会耗去大约4个小时,等姚树玲晚上回到家,都在10点以后。

2013年11月的一个夜晚,一直记录她成长的半岛都市报记者何毅,用镜头记录下一个深夜背影——画室门外是一个几百米长的大上坡,姚树玲在路灯下爬上那个阶梯,到达上面的大路坐公交车,背上的画夹都超过她半个身体了,她走得很艰难又很快乐。

那张照片印在了半岛都市报的报纸上,很多读者打来电话感叹,“都说这个女孩是‘玻璃女孩’,但她真的很坚强。”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姚树玲如愿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毕业不久后她又回到青岛,因为父母都被重病击倒了。

2022年是姚树玲家庭重担最重的一年,得乳腺癌的妈妈住院期间,爸爸也住院了,爸爸住在城市西头的一家医院,妈妈住在城市东头的一家医院,这可难坏了腿脚不方便的姚树玲,那段时间她每天凌晨4点起床,在两个医院间来回跑,一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

不久后,爸爸的病情突然恶化而去世。姚树玲一边料理爸爸的后事,一边照顾住院的妈妈,还有上大学的妹妹,“那时候已经顾不上崩溃了,没有精力去顾及自己有什么情绪,我就像一个陀螺,只是想把家人照顾好。”

好在这期间,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胶州小伙孙喜武。孙喜武比姚树玲小5岁,手部有残疾,他和姚树玲惺惺相惜,成为患难的一对情侣。

姚树玲的父亲住院期间,孙喜武经常帮她搭把手,“在医院做检查时,他背着我爸爸上楼下楼,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所有的检查做完后才离开。”那一刻,姚树玲被感动了。

无情的命运在考验完“玻璃女孩”姚树玲之后,还是对她展露了笑脸。

2023年6月,她顺利入职康居路社区公益岗,“因为多次被半岛都市报报道,我已是社区的‘名人’,所以我找工作的事,社区李书记一直记在心上。社会岗位发了招聘通知后,她立马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报名试试。”至此,姚树玲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2024年2月17日,姚树玲和孙喜武举办结婚典礼。得知她喜讯的半岛记者再次联系她采访,2月26日,半岛都市报以《“瓷娃娃”的21年》为题,回顾了这个坚强女孩笑对人生的经历,此新闻迅速登上媒体热搜,姚树玲说:“真心感谢半岛都市报,当我看到这份报纸时,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很厉害的,难关一关一关地闯过了,这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

如今又在直播间里开辟自己新事业的姚树玲说,她会带着大家的祝福,在生活的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